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书本网【烟雨豆豆】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本人学佛十余年来,幸遇南老佛学著作之启蒙与接引,一直拜读至今,如获至宝。颇感南老之法缘殊胜,特别是法相唯识这门尤其重视。自听闻唯识与中观录音一年有余,受益良多。美中不足是网上只能找到录音,一直找不到文字记录。觉得不便反复学习。故本人将自己听译笔记的文字初稿发表在此,一者与佛友共沾南师语言文字般若之法益,二者因自己才疏学浅、听译笔记时间仓促,有些语句同音不同字,虽经反复聆听仍然辨别不清,借此机会,讨教于诸善知识,听误之处,恳请大家不吝指出,以便及时修正。 南无阿弥陀佛! 唯识与中观(卷一) 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十日?星期日南怀瑾先生讲演(共四十卷) 听录音笔记(2006/10/12) 有两个原因要讲这个课程:第一个原因,就是今天我们整个的世界科学的发达同神秘主义、神秘的思想几乎已经到达了并驾齐驱了。不但是跟我们这个地区-台湾,全世界各地的文化学说的没落,人们的好奇心,想追究物质世界之外的东西这个思想趋向,越来越浓厚。 因此各种宗教各种修正的这些学识也越来越发达。比如讲,以佛教来讲在世界上现在最流行的两个宗派两个方法:一个是禅――禅宗;一个是密宗。尤其是近几年以来,所谓在我们这里还不就这样:我们这里很乱的密宗不谈,在国外象美国、欧美,对于这个密宗的研究、爱好趋向也越来越严重了。 那么,人们对于真正求证佛法、佛法的正见-正知正见,以及一个人求生命超越、求生命自己怎么样能够证得,令一个超越这个物质思想世界的这个知见,也越来越分歧了。 那么由这个道理,我们看到佛法的正法实在是越来越衰弱了。如果说今天不是末法时代,那无法说这话是正确的,换句话说是不正确的。怎么说呢、实在是到了末法时代。正知正见几乎完全没落了。因此我们对法相中观所做的研究,不能够不作一个重新的提倡、重新的整理。 过去有很多人注重唯识法相这一门的学问。所以在这个世纪中间,所谓从欧阳杨仁山去世以后,乃至于他的弟子欧阳竟无先生。乃至于欧阳竟无先生之下的跟他老师相反――反对他――象怨家对头一样的熊十力,再由熊十力之下目前也许有人认为是熊十力先生的弟子,年纪也相当大了,我们都不便说了。因为熊十力先生乃至于他的老师欧阳先生在我个人来讲都是朋友辈,忘年之交,当然他的年龄跟我们差得很大。但是我对这个走的路多一点、经验深一点。这些老前辈们我都很熟,他们有这一类的、这一列系的唯识中观的学问。在过去已经发现问题太多,到现在来更加是混乱了、更加错误了。因此,唯识中观正见,我们是不能够不重新讨论。 在我们讨论这个法相唯识中观这两门正见的学问,请诸位同学在座的诸位先生、女士们特别注意。这是佛法里头的一个真智慧的法门。不是只作普通的佛法、或者三归五戒吃素拜拜就能够了事。这不能够只作信仰方面来听,真正摸到佛法的根基,绝对是要学问的,有思想有智慧。如果光作信仰,如果光这样听是没有用的。希望大家特别注意,必须要特别地注意!所以大家只当成形式化的信仰,或者听经就有功德,这是我所反对的。听经不一定就有功德,也许你听了迷信加重了。没有正知正见,同时等于不带耳朵来听没有用,带了耳朵没有带脑筋听没有用。带了后脑没有前脑没有用、后脑管记忆前脑管思想。 所以这个课程,在我个人今天为什么要开这样一个吃力不讨好的课程。在我个人的观念,的确是基于一种悲天悯人,觉得这个人类的思想太混乱。尤其是佛教的正法太凋零太没落了。因此不得不讲。 实际上在我个人讲这个课是很痛苦的,很吃力的。就像我现在昼夜讲课的时间占了大部分,差不多一个礼拜,都没有时间,加上事务性。可以说自己没有一点时间休息了。 那末尤其这个分量非常重的课,是希望大家听了,以自己的修证真能够修证到一点成果来。如果说普通的学术演讲,我是不愿意讲。原因是什么?那叫浪费时间。 一个人讲一门学问对别人没有利益的,对自己光造成讲学威望的,那是犯菩萨戒的,那是不该的。所以一种课程的说法讲出来,是希望别人能够得到利益的。因此我对这个课程看得非常严重。 过去我们曾在这里开过《瑜伽师地论》。当然《瑜伽师地论》的课程要把他一百卷全部自习研究完,而与自己修行证果证得菩提,有准确路线的,恐怕于我们研究的方法,那么的精细那么的周到,恐怕那要十年以上的课才讲的完。因此,《瑜伽师地论》我们避免,为一般同学开短短一点,只提到小乘证果的主要法门。但是我看同学们接受的程度接受的能力特别差。在一个人等于说要拿出大量的黄金珠宝要布施出来的时候,却遇到一批乡下的老百姓,他对黄金不知道是什么东西,珠宝对他们没有用,这就丧失它那个价值,这个课程就赶紧要结束了。这个讲课在宗教的立场讲是说法。对象很难,听课的对象也很难。并不是讲课很难,当然有好的听众对象,像我们过去的经验也发现,真实施得很难。所以我们再来实验,试讲这个课。希望诸位自己不要浪费这个时间,希望我们这次的研究不是白费的。这个是第一点,为这个正知正见而说明这个原因。 第二点我讲这个课的动机:为了今天全世界的人类文化也是到了末节了,今后的世界物质文明的发展会不会再进步,势必比现在比今天还要严重,还要进步还要发展。因为物质文明的发达科技的进步工商的发展,文化――人类的精神文明一落千丈,不但我们国内如此,全世界都是如此。乃至属我下面的年轻一代――学生辈,现在在国外都当了教授,他们已经感觉到一代不如一代。而发现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非常需要,例如:在国外的各国我们很多的年轻人,在那里稍懂了一点打坐,稍懂了一点太极拳,稍稍懂一点乱七八糟的阴阳八卦,在国外现在都是大师了。那么他们也知道自己不足于真正领导人真正教化人。所以回到国内再向我――这个用商业的一个笑话――我说回来进货。这类的情形越来越严重。 这样有两个看法:一个看法,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是看涨,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才开始看涨,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三大系统的儒释道。我们佛法的正法是不是在世界文化前途里头看涨?这我不敢说了,问题不是佛法不好,佛法是绝对第一。就是我们研究佛法学佛法的人,不足以领导这个世界了。被世界所领导了,被社会所领导了。个个发愿本应度众生,事实变成反被众生度。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这两个因素的实际,我们看到全世界学识人类文化的思潮。在未来,现在是二十世纪最后了――1981年至1999年是最后了。马上二十一世纪要开始了,我们如何凝结这个新世纪的思潮,使科学文明科学的思想如何归到哲学的路线,因为哲学是可以天然的给一切科学作结论。 那么哲学的最后必须要走入形而上学。形而上学的最高处,全世界学识文化,据我所知除了正知正见的佛法以外,便无第二法门。也许我说得不对,但是在我今天的立场告诉诸位,据我所知是如此! 可是我们自己站在正统佛法的立场,把佛法真正的正知正见如何弘扬到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中心去,如何告诉世界人类的人们:人――活着,全体应该如何走我们人生平安、安定、和谐的路线,死后或者是现生我们怎么样可以证到与天人合一,超越天人证得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形而上道的佛净土。因此向你们诸位大学毕业或者研究所拿到硕士甚至拿到博士的,这个路线是为了使你们有非常大的前途。 可是没有这个本钱呐,一样地没有前途。今天这些个学位只是专家的一个代号,不是一个通才,更不是一个通达学问的一个名称。所以自己假设被目前教育的学位捆住了,那是很可怜的一个愚痴人。因为今天的学位在整个人类世界的学问来讲,沧海之一粟,九牛之一毛的知识,不值一提!又有我们在座的同学,我们平常有接触的各种专长的拿到学位的很多,为什么我们一讨论的时候我一问到你那一方面就不知道了。其原因为什么呢?因为你没有根本智慧。 所以佛法有个东西叫根本智,这就是道!得了根本智的人,五十二智通,而且一通而百通。这个是佛法的正知正见的道。 所以今天开始开这个课程,为了大家配合现代科学的思想,为了开创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乃至东方文化的真正精神要建立起来弘扬出去。必须要大家了解这一面的学问,而且不允许一般随便讲唯识,把自己没有深入的错误的观念参进来。这是两个动机需要讲这个法相唯识中观的道理。现在因为我有这两个动机,所以开这样严重的课。 在我这几天跟在座的几位老同学来谈,我说一边想开这个课,一边还没这意思。我们不知道大家听受的能力,真能研究的这个能力到什么程度,这还是个问题。要我个人讲课的经验,也许我这个是偏见,我每次做到都是白费的,所以自己对自己很难过。现在我把这两个动机讲完了。 我们现在回转来讲真正佛法的衰落,为什么今天我们不得不承认开始到末法的时候,因为佛法的一个中心,佛教的中心就是修持证果证道。可是我们现在真正从事修持从事证道的人多不多呢?不少!证得没有?很少!为什么?因为缺少了正知正见。大部分所走的是偏差的路子。所谓偏差的路线,我们用现在的名词,用古代的来讲这就是学得是邪魔外道!佛法的正知正见没有,所以证果的人自然就很少。那末何以证果的少呢?理不通! 尤其从现在开始,乃至说我们现代的在教育普及之下,科学文明发展的思想传播的快速,以及物质文明的发达,科技的进步帮助我们了解形而上道许多的方便,应该求道证果比古人要快,不会是慢的。我们不要轻易看不起科学文明,科学文明发展的确帮助了修持许多的方便。可是因为世上的人没有真正修持的正知正见,盲目的轻视了科学,也不晓得科学对修持有那么大的帮助,是因为自己理不透,知见不够。 现在我们转来讲法相中观对佛法正法的发展需要。由历史上就知道,好像大家研究佛学的人,真正了解这一方面不太多。也有许多佛学概论的著作,也有许多印度的哲学的著作,但毕竟是外行的多内行的少。所谓内行学得写佛学概论,写印度思想是概论,自己没有证果,没有修证。碰到真正证的地方就不懂。 我们晓得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大家如果研究佛的传记,我常常说,一般人写佛教史佛教概论都写些不相干的事。什么释伽牟尼佛十九岁了,今天出东门明天出南门后天出西门。出了四门看了人家死,看了人家生病他就感觉到:哎呀,生老病死苦!这样讲得这个青年人好糊涂。十九岁了生老病死苦随便提一句都懂。他还非要到外面看了肚子涨了生孩子,才晓得是苦。有那么笨吗?把佛描写得好笨!是的,以古代经典是那么说。相距三百年也是在印度教育普及说历史故事小说是那么说啊。 研究佛的传记从他十六岁以前,一切世间学问,文的武的都学好了,没得老师,全国没有一个老师能教他了。他的臂力能把大象甩到墙外去,那个武功练的多高!知识学得多高的程度,结果十九岁还不懂事,唉喔看到棺材还不懂,这是干什么的?这是抬死人!还问人家人为什么会死啊?经人告诉说人生来就会死。哦,那多没意思!你说这释迦牟尼佛多笨,给他们描写的!看一般佛教史佛学概论都是这样呆板的写。现在中国文化就是说,他的幼年少年对人生生老病死都有所了解,这不相干的事拼命写。 相干的是,因为他觉得即使到了当了帝王,使这个世界太平了,根据历史的经验,一个太平的日子不会超过三十年!你看人类的历史,没有说十几年没有战争的,没有说十几年没有变乱的。虽然不出大事,小的不断,东区冒火西区冒烟。所以他想即使作了统治世界的帝王,不足以为人类谋得永恒的福祉,不足以解决人类永恒安乐和谐,也更不足以解决人生生老病死的问题。因此他就出家落发,他求这个!为了追求这个释迦牟尼佛从十九岁出家,他遍学了印度所有的外道,都学完了。所有法门他样样都学。 我们也注意到他在家从幼年到少年,世间一切学问成就了。第一流的数学家教他的时候最后答不出他提出的问题。所有的学问都成就了。所谓婆罗门教的嗣典,婆罗门教的圣经哲学,他也研究完。 他学各种各样的修持的方法,然后自己经过十二年苦修实证。学了种种外道之后,他并不是像我们大家,比如传记上说的修无想定三年,他修成了。无想定打坐在那里什么思想都没有,整个脑子停摆着。他修成功了三年。无想定,你们注意了,如果以为什么思想都没有就叫做定,是个大外道修法――无想定。但是虽然是大外道修法,我们试试看做得到吗?你把脑子摆在那里完全停止了思想,试试看做得到吗?做不到。你没有实验。而且你也做不到。释伽牟尼佛做到了修到了。所以经典上面四个字:知非即舍,他认为这个不是道,抛掉了。 这什么道理呢?这是跟我们讲课要观的,因为你做到无想是意识的境界,唯心的力量。第六意识加强了控制自己思想的力量。第六意识加强了把自己进入到无记的状况。还是第六意识的境界。 所以许多人因此研究错误的禅宗思想。六祖所讲的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一般人看六祖坛经看错了,认为不思善不思恶就是禅。那是死人,那是属于无记,无想。六祖当时接引不是这样讲的,你们翻开六祖坛经看,六祖坛经是当时白话的记录,六祖教慧明:你从现在起,不思善不要想好的,不要想坏的不思恶。好事不想坏事不想,你把脑子清理扫荡干净一点。扫荡完了,好了,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哪个是明上座的本来面目?这句话是问号。唐宋人曰:那个,唉,就是说你这样,你的本来面目在对――闽南语讲,我的闽南语不标准,你在哪里?是问他的。可是后世人看六祖坛经呢?说哎呀,不思善不思恶,六祖说那个是你的本来面目,完了!统统错了。这一错啊,把外婆家都错到底了。完全一路错下去,把开天辟地的老祖母那里的本钱那里的思想根源统统搞错了。 所以,我们晓得无想定含的意思,因此佛“知非即舍”,他实验过了把它抛掉了。另外又去学,一切外道学完了他还学这些,去实验“非想非非想处定”。呵!非想非非想定,你说这个是什么想?非想,这个不是思想,非非想,不是不思想的那个想。你说这个怎么想?黄鱼想还是白鱼想。这是什么东西?非想非非想,不是不在想。还是想或不在想呢?你想想看,我们大家光读佛经看佛经都看过去了。非想非非想,非想,这个名不是思想,中间这个非是动词,不是――非想,不是不思想。那末换句话说就是思想,可是又不是思想。这是什么境界?你们有去研究过吗?这是一种功夫,一种定的境界。最高的目标达到这样。达到了非想非非想定境界,那已经到达了欲界天以上色界天天人的境界。拿现在的观念说:不是物质的不是生理的,也不是精神的。那现代人很会套些名词,超什么,超生理,超冥想,超执着,反正给它来个超字就是了。超字将来用讨厌了,再来个超超执着。啊,这是个什么东西?可他也去修了三年。修到了,知非即舍,抛掉了。他知道这个是错了,这不是道。因此走了,所以后来又雪山苦修六年。 苦行里头有很多哩,凡是我们今天你认为不吃饭,饿饭,拜佛夜里不睡觉哇,不倒单啊,一切一切都在苦行以内,他都去实习了。最后六年下来共十二年,苦行非道!走掉了。但是要加一句话,苦行虽然非道,可是苦行是助道品。换句话说你证得菩提以后,不但苦行是助道品,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定都是助道品。没有证得菩提以前,你纵然学得大乘知见还是外道思想,有这样严重。因此唯识中观不能不了解。 可是,释伽牟尼佛过世以后,他的弟子们在三五百年出家弟子在家的弟子证果的还有。再过四五百年就很难,可是那个时候,我们晓得,唯识的道理,除了大乘经典一辑。我们要想修持,尤其你们出家的同学舍利子所著的,佛的大弟子舍利子所著《阿毗达摩论》不能不研究。要想修禅定证果《阿毗达摩论》不能不研究。可是我讲出这个经典的名字,恐怕许多同学是听到《阿毗达摩论》摸摸鼻子不知道,那真是“阿鼻达摩了”。 那是舍利子的著作——舍利坲著作的听佛所讲的笔记。如何修持如何解答。另外比如达摩连经的,有神通第一的阿毗达摩论诸论不能不看。阿毗达摩韵诸论,目连尊者所著的不能不看。所以你看我们佛教佛法,而这些经典,我们今天现代的青年僧,现在的法师僧,僧众几个去摸啊?几个去看?甚至我们提到这些经典的名字觉得茫然。尤其你们在座的高级班的同学更要留意。讲修行唯识法相中观正见同这些所谓小乘证道证果的经典有关联没有?绝对的关联,基础就在那些地方。 我们晓得小乘的经典讲唯识中观,不是说舍利子目连尊者反对大乘,不要搞错了。他们当时只讲小乘修证,证果的重要,大乘的道理没有加以新的发挥。所以他们的弟子们对于大乘的经典是否认的。所以讲我们南传佛教,缅甸泰国南洋所有巴利文的佛教根本就不承认大乘佛学的思想,绝对不承认,认为是假的。那末他们自己巴利文南传佛教所包有的小乘经典,绝对靠得住吗?又是大问题。 所以我们晓得佛法在修证,在佛过世以后三四百年之间,除了禅宗单传一脉,一代只传一个人,正统只传一个人。其他虽然说了证果了也不能传正统的。单传一脉维系这个文化的命脉之外,就靠这些大乘菩萨的修证,同时也是禅宗的住持。所以五百年后马明菩萨出来著作了大乘起信论。这大乘起信论同唯识宗五经十三论,必定要研究的东西。唯独净土宗三经五经一论,最重要的一论――大乘起信论。有马明菩萨出来澄定大乘的思想欣起。从此以后,在唯识中观揭露自性,妄想进入这个道理。可是这个时候的修持,佛教佛法的修持已经走入了另外一个方向。印度固有文化的婆罗门教――瑜伽术等等风起云涌。使一般佛弟子不及估计他们,因此佛法的威势慢慢的受影响。 所以跟马明菩萨以后,就是马明菩萨禅宗的第十一代祖师,跟着第十四代祖师龙树菩萨出来建立了密宗。密宗这个系统就容纳了印度当时古今中外一切修持的方法,乃至包括正道邪道都把它堆到一个炉子里综合一下。这是借助般若中观的这个法门树立在这里。方法所有的密宗经过龙树菩萨的整理,然后密宗变成正统的佛法。使佛教重新光大振兴起来,在扩大。 龙树菩萨以后不到两三百年,大乘的佛法还是赶不上时代的需求。所以在修持的方法上,外道的修持方法超越了佛法正统深入。所以我们要注意,大家上早晚课的时候,无量法门誓愿学。因为要负责挑起如来正法,弘扬如来正法的人,一切世间法的学问,一切魔道外道的三教九流都会。那你弘扬的方便――有没有?我们看这些佛以及大菩萨诸位祖师他对一切都通达。所以到了龙树菩萨以后又衰落了。 那么,所谓弥勒菩萨这系统――法系,世亲无着菩萨出来整顿这些个佛法,建立中观建立唯识的法门。无着菩萨听弥勒菩萨的教化记录下来《瑜伽师地论》可是这门学问在印度当时弘开也很难。因为佛教渐渐在衰落。再过四五百年以后碰到我们中国一位青年法师――玄奘法师――唐三藏法师,到印度留学。 维系中观与弥勒菩萨这个系统――唯识法相到了一位学者居士――胜军居士手里,去亲传《瑜伽师地论》传给玄奘法师。那么龙树菩萨的中观正见呢由戒贤律师一位老和尚活了一百二十岁,自己快要死了,夜里梦到文殊菩萨托梦要他慢一点入灭,尽量拖拖。因为印度的法缘完了,他说正要枕躭,就此瘫了。要等待中国有位着朝服的奉命的年轻和尚要来,你要把这个法门传完了才能走。他听了文殊菩萨的劝告,所以他一百二十岁遵命等待,玄奘法师一到他高兴得眼泪都掉下来,说我责任可有交代了。在这个时候玄奘法师集中了典籍回到了中国。这正是离释伽牟尼佛一千四五百年的时代,但是在中国的佛教正是开放,正是黄金的时代。这是唐代的唐太宗的时代。 现在我们关于这个课程的研究,正式采用古定的课本就是楞伽经,成唯识论。为什么用这两部经典来研究呢?第一,也是针对现在各地都流行禅宗与密宗的道理来。现在很少有真密宗,很少有真正的密宗,假定有真的密宗没有不通唯识的教理。你们大家充满了神秘的思想,这也密宗那也密宗,现在密宗特别多。反正我不跟你讲,我骗你一下我这个是密宗呵嘿。就变成这样了,笑话!而真正修密宗的人没有不通唯识的。就是说《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如果没有通,没办法修密宗。华严经一百卷和法相中观的理论,于这些理论配合不起来,你没办法修密宗。那换句话说你修的是外道,这里我可以大胆的负责的说这个话。 此外如果你说你是修禅宗,唯识中观《瑜伽师地论》一百卷没有通,楞伽法华经等等没有通,你不要随便谈禅宗。我们知道禅宗的初祖达摩祖师到中国来传禅宗的时候,他是以楞伽经印心。楞伽经就是唯识宗的五经重点的第一部经。是研究法相唯识不能不通的一部经。换句话说也是修密宗不能不通的一部经。那么研究唯识的人更是不能不通楞伽经。因为现在我们这里印的楞伽经附有加上我自己用白话翻了一下,前面放上玄奘法师八字律的《八识规矩颂》也使你们看起来方便,好研究。 第二点,我们晓得《成唯识论》是玄奘法师综合融入了………把世亲菩萨以下研究的诸法及印度个教派大师的唯识的理论和高深的思想都把它糅合在一起。这是玄奘法师著成的《成唯识论》那么以这两个了解了以后,你们以自修求证,就对修持之路应该认识的很清楚了。那么你去修禅也好,修净土念佛也好,还是学密也好,知见可望不会错了。至少朝这条路上走,前面指示灯的亮灯方向是准确的。至于能不能走到那个目标目的地,那就看个人自己的努力,至少向目的地这条路上走前面指示灯不是暗的,头脑是清楚的,这样纵然这样纵然这一生不证果吗,至少在佛法知见上中下很清楚的种子,他生来世再出世间作人一闻正法,一闻千悟,不至于迷失了。 因此,我对这一次的重申叫你们研究这个唯识法相中观正见,是好多种加上许多新陈抓拢来,希望你们诸位在这方面努力用功,不要忽略自己。你们觉得忽略了师长,实际是自欺的事,是忽略了自己,欺骗了自己。 上次我提到过,假如讲唯识中观以前,我问你们诸位读过研究员的同学们有没有上过《八识规矩颂》的课?你们有几位勉强的举手好像上过了。我们这里是研究佛法,千万要打破什么面子啊人情啊,那个妄想不要管。哪几位上过举手啊,好像现在都溜下四楼去听扩音去了。呃都在那儿!你还背得来吗――法承师?呵你们几位?是不是上来学讲一下?你别觉得认为老师在整我,你错了!就是要你在大众前面,你讲对了自然得法喜,讲错了是应该,因为你在当学生。如果我都对了还来做学生呀?!这个是当然的没有关系。这是锻炼自己的一个最好机会。还能记得到多少?甚至你照这个本子来讲,好不好?我是跟你商量,不是命令。好不好?试试看?你到我这里来,我跟你分半座。试试看?好不好?因为麦克风拿不过去嘛。有没有用别的,可移动的?有没有?那你就来吧。来试试看。你想呵,我们顺便先提一下: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这个就很好讲哇。试试看,好不好?呵,你素来胆子大,来来来。你素来很勇敢,快来,讲讲看。但是不勉强你呵。好不好,来报告一下看。或者是别位同学,呵。这个道理呃,我是希望你们今天讲学问,你把唯识的道理学会了,在家居士们乃至在座法师们,了解了现在的,了解了现代的先进医学的发展,你出去找世界上,决定保险你是吃香的一个大学者。这个固然非常需要。因为现在欧美各国思想没人领导,痛苦在这里。唯心的哲学思想搞了几千年,比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马克思的唯物思想没有打垮。………现在世界战争还是两个唯心同唯物之间的战争。可是现在唯物思想,因为欧美的经济发展,工商业的发展自然把唯物思想看不起了。再加上科学发展下来,从爱因斯坦相对论以后直到今天,唯物思想站不住了,没有基础了。但是唯心思想也拿不出证据来。所以今天心物两个思想不足以领导人类文化,一个新的文明世纪产生不了。你说我不唯心也不唯物,我是唯识!好,我听你的,你来讲!非常需要。可是你看今天世界上,欧洲美国有一个敢讲不?站不出来啊!而人家非常需要。尤其在今天新历史的发展上急需要。 今天心理学的进步,几乎同原子能的发展同样进步得快。你看现在心理学用到治病的方面去,已经用到政治方面的领导指挥。心理学用到这些范围去,已经领导了工商业打入到它的中心去了。 但是心理学依我们看起来并不高明,不及唯识的周详。可是你唯识学拿不出来,没有人讲得出来,还在老套的那个外衣里头转来转去。它无比的知识学问之财富而埋藏在最古来的草堆里头。要特别的注意,我现在要求大家的,你们认为最普通的玄奘法师《八识规矩颂》一定要把它背来。那就希望你们背,《八识规矩颂》在我们的手边拿着,在这前面这本书――《楞伽大义今释》之后,《八识规矩颂》在序页之后,这个希望年轻同学要背呵。其他居士们男居士女居士,善男子善女人,诸位肯用功更好。我更希望的了。 在我们这里,不管是高年班的同学与硕研同学千万注意,不是为我读书哦,每一个我们学院的法师,现在要解释呃,奇怪四个人围一群,“围吾的哲学”所以佛家最后来一个“唯识”,而且更奇怪,佛经上提出三个字,你看禅宗祖师经常讲,教你参话头:离心;意;识参!这个要了命对不对?你们虽然没有去过禅堂听祖师们说法,常常老前辈们说:离心,意,识参!这个不是活见鬼吗?呵我要心意识离得开了我还参个什么呢?!那就不要参了是吧!他还要你参。这就是禅宗的教育法――离心,意,识。 不过你要注意阿,你们看禅宗语录都把三个子连起来了,这个就不是呃:离心――意――识参!你瞧不是一句,祖师禅师在禅堂的说法那个威风大,把眼睛一瞪,比那个古代大元帅大都督带部下要出兵的那个境况还要严。谁都不敢动一下,你要是犯了就立刻处死那样大的威风,他命曰:离心,意,识——好久不出声然后来一字——参!走了。他自己下座走了,是这样念的。 所以语录是难读啊。那像你们现在拿到语录本读:离心意识参。那等于南无阿弥陀,这有什么关系啊。他们当时在那里说法的时候:不准动妄想,离心,意,识――不准动――然后来个参!自己走了。你去参去。是这么个训导。 于是有一个人,夹在我们中间,很调皮修禅,嗯老师千万不要讲这个话,你说离心意识参,我站起来就走。我离心意识了还需要参个什么!那就罢参了,我不要参了!就是因为心意识离不开,所以受你的骗,只好在这里参。我心意识离开了一切大解脱还在这里参个什么?叫作罢参,不参了。这就是大彻大悟了嘛。心意识都离开了,立地成佛。那还参?参个什么?你来参我差不多,参我慢慢走路了,我也做老太爷了,还使那个参? 所以阿,你们注意,现在为什么使………好!那么接着问题来了。心――意――识怎么讲这三个部分?现在我们晓得心――佛法讲一切唯心,什么是心?不是心脏也不是脑神经,不是脑筋更不是我们的思想。我们现在这个人,把他分开两部分:一个知觉;一个感觉。 比如昨天一个朋友来讲,讲现场的话――这次远东航空公司失事。嘿,他说这次真惨!害惨了!我说我也晓得你嘛,一个朋友,他的最好朋友,就是讲出大概你们大家都认识――曹开阶,七十多岁海军的老长官,战务局的局长也做过――死了。死了以后阿,大儿子从美国回来,这个朋友也是他的拜兄弟,也是他的老部下,也是海军老同事。这个几十具尸体摆在那里,他说老师啊这一回我呆三天呐在那里头转,被憋的啊,他说那个味道熏得难受!那个气味,人烧焦了啊,他说嘿呀老师过去听你讲白骨观没有什么印象,现在才晓得佛阿真聪明,这么教人们修白骨观,到这里头一看这不都是白骨啊,那人烧焦的味道不能讲,可是老师你说怎么每个都变成罗汉了?被烧的人的每个手都这样,像那个木雕的罗汉一样。你说什么心理?你们学佛的,这什么道理?这次烧了一百多具尸体都这样。他那真难看!再说人那个肉阿,烤干了,他说你看那纤维都穿出来,就像一叠一叠树叶干,那个纤维一片一片的啊………唉他那个肠子啊黄的液流,哎呀不能看了!这个问题,你看学佛的人,你们讲修道,思维样样问题,为什么烧了会这样?你再到殡仪馆去看烧了一个人,好好躺在棺材里,这火一烧,烧了以后,动起来了,大家讲迷信――哦起来打坐了。什么道理?你们诸位同学都是高阶层的,你答是什么道理?我这个话告诉你们,注意哦,将来的时代出去当老师法师讲佛法,每个问题都得答复,不是乱答复,这是学问问题。这学问怎么来呢?就要你心通哦。他们为什么这样慌?为什么殡仪馆烧的坐起来又不是这样?唉什么道理呢?心意识关系。人遇急难的时候,蹦一下下掉,又听到爆炸,人在急难的时候都想跳出来,都想向上抓,就在刹那间烧死了。人在急难的时候都是那么伸手抓起来,但是很快就死掉,被炸跟火烧了,所以每个人变成罗汉了。是这样的哈,都要抓个东西,那几秒钟。后来他说怪了老师这一回出了奇的,他说认了老半天找不出那个尸体是他,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也分不开了。结果呢我们就叫唤:唉!曹大哥啊,我们很幸苦哎,你儿子也回来啦,你显个灵嗄!你赶快显个灵啊!显个灵使我们找到你的尸体。哈!他讲了之后,你想烧完了,人都烤焦了,那里有血呢!而且过了三天了,哎…。结果他鼻子流血出来了。可鼻子流了血还不算,你看这个鼻子流了点血,哎都烤焦了嘛!而且过了三天,我们就祷告,他儿子也祷告:爸爸你要显个灵啊,我们人不出那个是你啊。没办法每个都翻,那边有人跟他建议说:这个东西没办法,谁都人不得,最好把嘴唇掰开看牙齿来认。唉我这个朋友讲嘎,我得天哪,就憋着气,只好去掰牙齿,没办法,这回他说他流血了,正好旁边有人说笑话:说我们还没注意嘞,这会儿看到哎,哎这个流血,怎会出血呢,奇怪,旁边就有人讲笑话也是一起来的:嘿曹局长说我们笨死了,明明显灵给我们看了,是我们这些笨蛋都不认得。右旁边有人说:哎,那个流血的是不是啊?那他儿子又给他祷告:爸爸你再显一次灵给我看,哎,哎,哎这个又流鼻血了。就这样断定这个一定是!就把衣服拉开看,噢,噢,噢这个是。因为这件汗衫,是老汗衫啊就这个是,把这件又撕开,然后又看到名片烧焦了,还有影像,他说那就怪了,还真有这个事,真有灵啊!跟我讲了很多。 现在我们讲唯识这问题就来了。我现在问你:那个现象是唯识所变,还是唯心所造还是唯物所生。这就是问题是个话头。而且这个人在空中失事烧了,炸了,掉下来三天了。当然烤都烤干了,那里来的血?!结果还有血挤出来。这许多问题,这几个人的头脑都是不相信的,找不到最后只好祈祷很诚诚地求,求了以后有这样的事。这些问题在唯识学里头,在《瑜伽师地论》里都很详细告诉你。涉及人生来死去,生命的来源,生死的关系都讲得很清楚。所以你们诸位想想看,这个作用属于心意识那一种关系?不是心脏的关系,己经烧掉了,死掉了,更不是脑神经关系。那么这个心就包括心物一元,普通所谓讲灵魂,好了!灵魂。灵魂是属心啊?还是意?还是识?这就问题来了。 那么讲识。识――什么是识?认识的识,在古文里边注解,只有一句话:他分别的是识。分别心,有思想。不分别的是智,智慧的智――般若。我们用妄想分别这个就是识,唯识的识。不起妄想分别那个是智――般若,得道的智慧。但是这是明朝憨山大师讲的话,分别就是识,不分别是智。 憨山大师讲这个话,学理上,在唯识的范围你们注意哦,他讲的话叫什么?叫观待道理,观――观想的观,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对待的待――道理。这是证成道理――证果的证,成功的成。唯识要注意哦!唯识有些学问啊,属理论上逻辑的,哲学的。换句话说直观――观待,这要看清楚分辨清楚,一点不能含糊的。有一点含糊,你所证果证的道不对。 但是有些人可以证果了,观待道理不清楚,证的果位低。他不能证得大乘菩萨,只证小果位。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二不知其三。 所以憨山大师讲“分别是识,不分别是智”我们可以说,这两句话,在唯识学里常常被应用,认为是了不起的名言。不然!不一定是了不起的名言。这只能属观待道理的说法。证成道理的说法,并不太承认这两句话的说法。 好了,我们晓得《华严经》也经常提到心识的问题,比如我们常常念的……(“一切诸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四句话是《华严经》如果现代人不了解心意识的心,请问你们面前没有一杯茶,你们现在眼睛闭起打坐想一杯茶泡的好好的放在前面,想想看,想的出来吗?想不出来,就不是一切唯心造。你早不出来嘛。你心想发财,偏偏亏本。心想飞起来,偏偏爬不动。心想病好了,偏偏加重。怎么一切唯心造?那么说佛法的哲学是骗人的了?可是佛是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会骗人的。 那么一切唯心造,这个心是什么心?这要搞清除了。对不对,这个是实证问题啊。等于我当年年轻的时候,跟新领导学一个心理系主任,叫李清源老一辈都知道,我们两个谈,谈的时候,他就谈,你说他反对佛学不?他拼命在研究唯识正在开始,后来他就证成道理他说没办法求证啊。他说我们现在讲,当然他是老牌的美国留学生,他对我们谈话争论,在大学里面他就把桌子檫净,一面讲啊,好像很实际,书啊什么都拿开了,桌面清得光光的“唉!请你们是修禅的,你跟我坐在旁边打坐,想一个金的鸡,黄金的鸡,这个鸡子哇生个金蛋,一天给我生一个在桌子上。我桌子是空的,你这无中”真空生妙有“,你给我一切唯心造,造一个出来。大家都没法子,好嘛,科学就是这样求证啊。嘿,一切唯心造,造一个出来嘛。你说哎呀我这样想一个事情,这样想很相信,想得哭出眼泪,你说这也是一切唯心造。他说那是普通心理学作用啊,何必要你这个佛法呢。唉,你说我痛的时候念一句阿弥陀佛,开到的时候不痛了,越是专心忘记了,他说那是精神统一了,忘记了时间的感受。心理学很容易解答嘛。他说何必要你这个佛法呢。那么我们当年学佛法是碰到这些都是答案上的问题,不是说信就好,怎么个信啊。你信,你这个门关着什么东西,打开给我看看好不好?我不进去,让我看到门缝了,我知道有东西我就信啊。你不能乱讲啊,佛法是讲求证的。假设求证不到,那跟普通看小说一样,武侠小说一样:一道白光嗬就飞到那个山头去了,他的头就掉下来。那我都可以想,那有什么用啊。 所以这个心,是什么心?嗄,刚才也提了,说这个朋友找尸体的事,就是心意识的大问题啊。哎,那么你可以解答,他有个大问题。他死了刚过三天,尤其是这个横死的,他中阴身没有离开,在中阴身就具备了五通,尤其他儿子朋友在旁边,就这个真诚的,藉这个心物的力量,他就可以发挥作用。如果他平常修养高一点,岂止尸体上可以流血,实际上还可以起别的花样。这中阴的道理。 那么这个问题啊,将来唯识学里头都有的,现在我们要回过头来,这个心物,是个什么心?第一我们晓得,现在我们思想的,所讲的心脏的,脑筋在想,脑力在想,只属于感觉,统统是属于意识的状态。这不是心,这是意识作用。第六意识作用。乃至我们身体内外,这个两手一举,身体,人体学上科学说周围有个光圈,这个时候所达电感光圈范围,包括脑子的思想,心理的感觉知觉,统统是属意识的范围,第六意识范围。所谓现在心理学讲的下意识,不是第八阿赖耶识,是第六意识。你们要特别注意呃,只要心理学讲的下意识,当作佛法的第八阿赖耶识,那你是错到外婆家里去了,大错特错。我看有许多新的佛学文章就这么写。那真是哎呀,恐怕三副牙齿都笑掉了,这是完全不对的。这是意识范围。 所谓心的范围呢?第八阿赖耶识范围,这范围就包括三界宇宙心物一元形而上一体的,最难研究的第八阿赖耶识了。还是我们这次研究,希望大家能好好的深入。打坐学佛想做功夫的,你们想念佛往生净土的,这个理通了以后,必定往生。 这个心――意――识,识是什么呢?没办法比了。只能作个什么东西比呢。第八阿赖耶识当作是大海。啊大海你们看到过没有?明光法师你看到过大海没有?没有。我都没看过,我年纪比你大。那周围水就在这表面,我们是看到海面这个水,海是个抽象的名词,由许多咸水累集起来就是海,海是个名称。只是个名,这名是代表这么一个相――一个现象。实际上我们船走在上面,不是在水皮上走,这船在海面上走,在因明的观念是错了。在文学观念是可以,对不对?你懂了吧?哈,你学科学的应该懂了,对吧。所以你说真的用逻辑因明来讲你看过海面?谁都没看过海面。唉,看过那么打个地方用水堆积起来,说我们人类假定个名词叫海,是这么个现象,是个名相而已。对海我们了解了这个名相。 这个海,我们看到海上有浪,对不对?看到浪上面有浪花有水泡,对不对?这个都有呃。你看到海动过没有?这话你不敢答了唉,嘿,我可代替你答,因为你没有研究过海洋学。海水深部根本没有动,只是上面的表层波浪在动。海水深处也没有涨落,看到了对不对?上面波浪在动,假设把这个波浪当“意”,思想就是那个波浪的“意”。那么还有波浪下面的小浪花那个东西就叫做“识”。这个叫做比方,在因明里叫中意喻,这是喻的作用――我现在这个说法。学因明逻辑学这是个比喻。因为没有办法把这个话说明,只好拿比喻来说明这样就叫做“识”。心意识所谓“唯心所造,唯识所生”啊。这个是识。 但是,我们晓得,唯心可以造成这个物质境界,正所谓“境风吹识浪,怎么会造成这个境界,怎么会造成物质。我们今天拿比喻对我们很多帮忙。你看一个海水的浪花,居然构成了一种石头,你们看过没有?海边的人都看到过。海水上面的海浪比喻作”意“。浪的上面有浪花还有细浪花,就叫做”识“。(卷一终) 唯识与中观(卷二) 南怀瑾先生讲演(共四十卷) 录音记录(2006、11、6始听录) “境风吹识浪”,能够成就一切东西。所以我们的业力,构成生命的根源,生死的构成,把心意识这个道理非要彻底研究通不可。比如我刚才叫这位同学出来讲,成唯识论的“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这样我们就要作实验。 怎么叫合三离二?我们的眼睛看东西,照唯识来讲要五个因缘才能看东西,缺一不可。有眼睛,有眼神经,有眼识,再加光、上空间,要有距离――空间嘛。这样才能看到有个空。这个空是有限的虚空――空间。如果这样没得空间,眼睛就看不见。这里面要空。 耳朵只要八个因缘,耳朵不要空间也能听得见。那,把耳朵蒙起来人能听到“唝,唝,唝”。哪三样要合拢来才起唯识作用。呼吸,鼻子,鼻识要呼吸,纵然给鼻子碰到合拢来,(耳朵?)要空间,哦,刚才讲错了,鼻子合拢来,因为耳朵不需要光,要空间。眼睛要光。所以这个鼻子要七个因缘。嘴巴要吃东西要知道味道,也要七个因缘。身体的感觉不需要光,不需要空间,有了空间反而没感觉,必须要挨着才有感觉。身体就是说,陈教授坐在这里,这时我说我撞你一下,因为我们之间有空间他不会有感觉。必须要撞到身上才有感觉。 所谓“离二”,眼睛跟耳朵必须有空间。鼻识,舌识――嘴巴要“合三”―― 合拢来。“合三离二观尘世”。你看世上的人们只晓得我会想我有感觉,愚笨他不懂。“愚者难分识与根。”唯识这个识字在那里?难道那是我们感觉作用吗?既不是神经又不是细胞,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我们感觉神经反映、细胞反应?这是根源。这六根六品的根,不是识。 识,它起作用靠社么?是靠神经啊、靠细胞啊、靠生理机能?靠那个后面有个东西,叫做“净色根”。那,像洪医师在这里跟你们上医学的课。我从扩音器听到洪医师跟你们论辩,再三告诉你“净色根”是什么东西。这个“净色根”。 “五识同依净色根”。“净色根”?俗话说神经、细胞也不是了。这微妙的很呐。“五识”靠这个起作用。等讲到这里再讨论。那么今天我们没有进入正题哦。 识,首先跟大家讲,我们这一次动机,为什么要研究唯识,和中观?中观又是一个问题。求证的,修正的功夫。唯识是唯识,中观是中观。发掘唯识法相的学问是世亲菩萨、无着菩萨、弥勒菩萨这个系统。中观般若是龙树菩萨这个系统。这两个综合起来才好修持、修证。 因讲了这个序论――为什么这次要研究这个。然后对于现代人类文化衰落,等于现在人类对中国文化是个空白。我们怎么样对时代文化思想挑起一个良心上的责任。自己如何来求证它,验证对佛法的正知正见;第三我们才顺便讨论到研究的方法要把《楞伽经》还有这两天我找我们管出版的这些人赶印,赶快来印这个《成唯识论》单行本的原文。大概下个礼拜可以印出来。我们这次大概方向是走这个路线。 下面呢请诸位把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背来。前五识,把它注释,这三首偈子,每一个识都是三首偈子。前面两句偈子是讲识的作用。后面一首是讲怎么样修证到证道的境界。比如我们前面前五识的颂三,翻到第二页。前五识就是我们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这首偈子就是玄奘法师作:“变相观空唯後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请你们注意,我们都在这里打坐。为什么身体没办法忘掉,丢不开?是受这个肉体的限制。肉体的作用,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整个的身体,前五识。你要能够修持到变相,色身都转变了,整个肉体经修持变空了,要到证后的智。菩萨到八地以上才能转。“果中犹自不诠真”,果位上的罗汉没有办法把身体变得了。但是这个身体不是另外的一个物质哦,心物是一元的。可见果位上的罗汉转了内在的意识心,而色身实际没有转啊。还是没有转过整个的身心。这“果中犹自不诠真”啊。他对真如道理还不知道。如果大菩萨的境界,初地菩萨到十地菩萨立刻把肉身就转了。全部是“圆明初发成无漏”证得无漏果。 三类分身,然后这个肉体可以千百亿化身出去度众生。“三类分身息苦轮”,可以化身在地狱、化身变畜生、化身变恶鬼。然后才能够度一切众生。“三类分身息苦轮”每第三段偈子都是讲那个识证果的境界,都告诉你了。这就我们大家一般讲唯识啊,因为谁讲唯识不敢讲给后面作解释啊。韩老师讲不要说没修证,就连修定打坐都不会,打坐两腿翘起来还可以顶住下跁,他还敢讲“果中犹自不诠真”啊?。唯识法相是讲求证的,不是空洞讲佛法理论的中信。 重要的颂论我想诸位要讨论,先作报告,不过后来经过再三的考虑研究,我们这次要想把唯识学得,这个颂论对大家研究的熟悉、熟练的程度,好像还有困难。因此,我想放到中间或者放到后面我们来做讨论。现在发现我们同学们,甚至外来诸位居士们关于唯识的《八识规矩颂》还不清楚,还不深入啊。成为我们这次学习《成唯识论》的困难,增加了很多。所以我们现在只好牺牲一两次的时间,把这个《八识规矩颂》摘要简单地讲一段。至于这里住院的同学们,在这次《八识规矩颂》讲完了,希望学得非常仔细哦。不但将来这个口试虽是能够答得出来,笔试都能背地出来,不是为了学问,是为了自己修证的有极需用的道理。 总之关于唯识方面,有两个观念要认清楚哦。佛学里头确实有唯识这一门学问,就是佛过世以后八九百年之间,等于我们中国历史的东晋时代,梁晋这个时间,整个的完全与昌明,再加上几百年的修习研究,以前多年就是中国唐代的初期,唐太宗唐高宗这个时代。经过玄奘法师细心的翻译,把它构成为唯识宗的一个大系。这个也是整个的佛法显教密宗甚至说各宗各派,包括世间法必须要知道的学问。 尤其是现在整个文化没落了,甚至说中外各个宗教都在破产的状况中。几乎人统统被唯物思想,尽管不懂唯物的思想、科学的发展,工商业和科技的发达,人自然迷惑在唯物的环境中。少数各方面将精神全球的乃至精神科学的如何脱离物质世界,而能够找到人的生命的本来的,都在摸索,但非常混乱。 所以不管在那一方面,对唯识的了解都非常的重要。为此有两个道理:我们晓得要研究唯识,一个要依据主要的论著,所谓《瑜伽师地论》这部论著,在佛学里头、在佛经论部里头是很重要的。所以这个课程,说一般讲修持的丛书我希望都不要放过《瑜伽师地论》等十七地。瑜伽就是现在一般讲巴利文后代的梵文翻译。在英文里称yiu gan.所以一般人以为学这个动作啊,打坐啊,练身体这个就是yiu gan(瑜伽)。这样瑜伽的意思,那是身瑜伽,作各种姿势是身瑜伽。还有念咒语是声瑜伽,声音的身瑜伽。印度本身的有心瑜伽。所谓心的瑜伽,是真正的瑜伽,都到中国来了,都在佛学里头――这部《瑜伽师地论》。 讲到这个说明,我们要注意的,瑜伽――我们为什么翻译成“瑜伽”?在古代的梵文里头,这个一般人修持,拿中国话来讲:修道的人。这个道不一定讲道家的道、佛家的道或者那一家的道。这个道是个代名词。在印度来讲一般修出世的人,都称修瑜伽。拢总叫修道叫瑜伽。那么真正一个人,专门修道有功夫的,就叫瑜伽师,不叫瑜伽,叫瑜伽师。如果译成中文就不叫“瑜伽”叫“喩茄”,两种念法。俗话说“瑜伽”就叫yiu gan了。这是一个总称、统称。一个是修持,有所成就的,就叫瑜伽。瑜伽师就是说在修持有所成就的人。由一个普通人修持而到成佛。要证佛法,它把整个的佛法,由人到天,由人天之际,到如何证罗汉及声闻缘觉的果位,乃至大乘菩萨道的果位,如何成佛,他的著作里头分成了十七章的范围。所以称作“瑜伽师地”,一地一地的,就是一层一层这个层次,这个“地”代表层次。一共有十七地。那么假设你学佛的观念不要搞错了。大乘菩萨分十地啊,为什么《瑜伽师地论》分十七地。不是的他这一部的著作里头是分十七个步骤,说明了由一个人如何到达修持成佛,要成就的阶段分十七个。 那么,唯识宗――《瑜伽师地论》他的一部基本的大论。把印度的佛学,从释伽牟尼佛显教密宗各个教派修法的大原理以及方法统统拢括在内了。所以今天要研究佛学必须要研究这部书。他是真正的佛学大纲,也就是真正的佛学概论。 所有的唯识道理《瑜伽师地论》的前面“五地”最重要的说明是唯识。前面“五地”说的是哪“五地”呢?前面第一地――第一章,就是五识心相应地。就是人的五官,五官这个作用――五识心相应地。“相应”就是“瑜伽”。怎么叫相应,互相感通感应,这个是一地。 第二是意地,意之地在《瑜伽师地论》包括的最多了。我们特别注意这一句话。就是意,我们能思想后面还有啊,我们能够思想的意就包含了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就是第六意识地这个唯识所形成的,唯识唯心。 那么后面三个地,“有寻有伺地”,“无寻有伺地”,“无寻无伺地”。这“寻伺”的道理,这两个字古代的翻译……,还有“有余地” “无依地”“有余依地”就是证得涅槃,叫“有余依”“无余依”这样合起来,这几地啊?谈唯识讨论这最重要。所以说中间,只讲到“三摩四多地”,如何真正的定,会在黑板上写了呃。“三昧四多地” “非三昧四多地”一般人打坐走错了的,不是定境,他以为是定。也有思寻,找错东西的很经常。“有心地”,怎么样叫有心?“有心地”,禅宗经常说无心,怎么样叫无心?说涅槃,“有余依涅槃”“无余依涅槃”的道理在哪里?那《瑜伽师地论》一共十七地一百卷,好像古今以来研究唯识很少有人把一百卷《瑜伽师地论》不要说研究的滚瓜烂熟,把他好看完的就很少,几乎看你看得不懂,是因文字的关系。因文字版语特殊。 第二太科学化了,逻辑的层次太严密了。尤其是我们中国人的头脑不大喜欢搞逻辑,大致上酱油跟醋差不多啊。所谓指头一指就开悟了,这个中国民族很欢迎,究竟悟了没有悟不知道,反正当成悟了。啊这个很好。是那么分析诊察是不大欢迎的。不大欢迎的原因一,就是说这个民族缺乏了逻辑科学的头脑。也就是刘教授前天也讲的缺乏,我们大家惯性并不是我们没有。没有经过这个教育严格的训练。数学的头脑科学头脑太缺乏。第二呢,我们确实有点马虎所以很少有人研究完。但是我们真正想修持,尤其是现在这个时代、未来的时代《瑜伽师地论》是更重要。 这个《瑜伽师地论》十七地一百卷与华严经一样的多,比华严经八十卷还多。华严经的翻译有两种,一种叫六十卷的华严,前期的翻译,后期翻译完毕的叫八十卷华严。可是《瑜伽师地论》是一百卷,讲卷数本论更多。 那么《瑜伽师地论》这部书道理重点在那里?讲修持。修持名词在唯识里叫做证成道理,上次有提到过。不过这些名词希望大家要记得证成道理。证明的“证”,成功的“成”,修正完成,这个道理――怎么样证道,那个证道的道。不是观待道理。有连带着观待道理,就是唯识学的名词。 什么叫观待道理,观就是观察,待就是相对的。换句话说,证成道理是功夫,观待道理是思想。讲唯识学有些是观待道理,在逻辑上分别得非常清楚。但是要修持做出功夫来,这个观待道理配合证成道理,事跟理两个相合起来,是非常难了,非常非常难。因此我们一般后世以来研究唯识学多半落在讲观待道理上。所以能够把唯识学配合或者是念佛或者是修密宗、修禅修什么。观待与证成道理配合起来几乎很少。比如我们晓得有两个东西,一个是修禅,禅基本都晓得达摩祖师吩咐之依《楞伽经》为印心。《楞伽经》就是唯识宗的主要一部经,也是禅宗的主要一部经。换句话说,各宗各派都离不开这部经。重要的是在证成道理,修证完成。那么同时密宗呢?修密宗的人对于《瑜伽师地论》楞伽、华严等等都非要彻底了解不可。不然密宗修起来很危险,多半修成外道,修成魔道,说修成外道是很客气,实是修成魔道很容易。 为了这些道理,所以我们把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一定要先弄清楚。这是初步的,等于学唯识学,它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玄奘法师因为唯识学,将唯识有那么的困难,所以他翻译了这些经典以后,以自己的心得了解再把唯识大纲的纲要,简要地不是详细地以简单要领归纳又归纳,所以他作了《八识规矩颂》…… 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他把八个识分成四个部分。前五识、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四个部分。每一个部分给它作三首偈子,分三部分。 我们晓得,第一要了解玄奘法师为什么把八识分成四个部分来作偈子。这个就是学唯识首先要了解的。唯识学认为一个人普通人成佛,普通的人,凡夫的心,结果成佛。不讲别的宗派说,比如说我们普通人都听到禅宗是讲空的,或学佛是空的,空了就成佛,这个观念很错误的。空了就成佛啊?是什么人的见解,是我们一般人下的注解,不是佛下的注解。佛经上找不到说“空了就是佛”,没有这个话。这是一般人对佛学错误的见解相传,况且你还空不了。怎么样能够空?这个空这个问题,依逻辑来讲,什么叫做空?空有很多种啊。比如说虚空也是空。比如讲,现在拿唯物的思想讲一个东西没有了,没有了就没有了,没有了就是空。人死了死了就没这个人。那末这样这种叫做空啊?这个空在佛学上叫“断见”。断掉了,这个东西没有就没有了。这空有很多种。拿般若经来讲,空,一路连下来有十八个空。你说“空了就是佛”,说的是那个空?那我们来讲空间也是空。理性上讲这个东西没有了也是空。没有了就绝对否定了。没有这东西就是没有。那么我们意识境界闭起眼睛来,就当脑子不大思想,清清静静,迷迷糊糊地,那个自己认为也是空,这是你意识境界,是你第六意识的现状,并不能算是空。如果认为这是空,那就大错特错。如果认为这样是空,打坐下去呢脑子就会越来越呆滞了,太湖涂了,想什么东西都不会想。这依佛经说的果报,坐起来迷迷糊糊,什么都没有,也没有什么感受,坐在那里,自以为是空,这样坐久了,他生来世是变猪。变成头脑没有思想。不要说假使一个人通通以为这样空坐久了,两三年以后你连文字都不会写了,什么都想不起来,思想非常迟钝。这不是空。这是意识啊停留在无记位。丧失了记忆力。你意识可以把自己记忆丧失掉。所以偷懒的人不肯用脑筋的人,往往智慧出不来。这脑筋是越用越灵。那不用了以后慢慢变得什么智慧也没有,整天是懒洋洋的,就会导致这个结果。所以人到了整天脑子灵光出不来,慧力出不来。可以说前世你就是这样枉空境界打坐惯了。所以脑子会笨。思想会混乱。啊我讲脑子是借用名词哦。所以佛法不承认这些乱讲。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说后来又批驳。 所以唯识告诉你成佛是转识成智,只有这一转。是一个东西,把你转过来就成佛。凡夫也是人,佛是圣人也是人。转凡夫为圣人,这一转。所以转识成智。八识转成四智。前五识转成成所作智,在凡夫是识,在圣人得道是智,智就是般若――成所作智――前五识;第六识意识转了,转成妙观察智;第七识我执的这个作用,转成平等性智;第八阿赖耶识转成大圆境智。这叫四智――转八识为四智――这凡夫就成佛。转识成智。这唯识的道理。所以成佛得了,不是功夫得了,是智慧得了。阿褥多罗三妙三菩提是智慧的成就。不是功夫的成就。智慧成就,是转八识为四智,转识成智。 所以玄奘法师以八识分成四智为四部分,每部分写三首偈子,他写了八识规矩颂,颂是佛教文学,非诗非词,又像诗又像词,是印度的文学韵味与中国文学诗词韵味的参合的一种变体。所以在佛经里常有颂。偈――是印度文学、佛经文学与中国诗词文学参合变体的一种作品。八识转四智呢,我们晓得顺便提到禅宗里头,说六祖到底是开悟的人,六祖就讲过,转八识是转其名而不转其实,还是这个东西转了。转其名,这个理上转了、名词上转了、像相上转了,这个实际的本质还是这个东西――转其名而不转其实。啊这个道理。 我们现在先把这个《八识规矩颂》了解一下。第一首哦,“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所以有些同学我要你们背啊,觉得很痛苦。别说你们觉得背书痛苦,我的记忆力背书方法比你们都高明,当年背这颂也花很多时间。因为它不是诗很拗口。但不论用什么方法,必须把它背来。这个不像诗或好的文章,可用情感去背,很容易就背来。这个要用理性去背,要分析去背,你就背来了。所以往往看到似诗八句,你也像读诗一样……用感情去背,绝对背不来。 现在看下面注解。性境,比如现量,前五识哦,通三性。我们先拿现量这个名词来讲。唯识学有三量,这个“量”有三量,必须记住哦。“现量”、“比量”、“非量”。这三个量要记得。实际上还有个名称,三量以外还有“圣教量”。这圣人的圣,教育的教。这是三量。 我们晓得现量,量是个什么东西?量是逻辑上的一个观念,量是逻辑上的观念。勉强拿现在观念来讲――范围,也可以说内含的义数。拿逻辑来比方,量是这么个意思。这个是眼睛当时的现量。等于照相机备好了个镜头,哦照相机会全显出来。这个叫现量。现量境。这个就呈现出来。好了我们晓得现量是这样。 现量在唯识学上的名词,用处最多是意识方面的比方。意识方面这个三量比方较多。因为我们这个意识的现量,意识比如讲我们打坐吧,我们拿证成道理来讲,作功夫求证,一个人打坐,坐起来六根一摆,身体腿一盘,缩一缩,这个时候也不要念佛哦,也不要修气功、也不要念咒,什么都没有,这一刹那一摆的时候,心里头什么都不会去分别,这一刹那之间,就是六根的现量摆在这儿,里头没有思想。可都知道,这是意识清净的现量。意识呈现的现量。 所以说我们参禅的或修密宗的,或者是修净土的,比如净土宗经常讲一句话:念佛念到,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话念到阿弥陀佛都没有了,念不起来了,想不起来,不是想不起来,是没有阿弥陀佛这一念了。可是你说我睡着了?不是睡著,很清醒。那么心里有别的杂乱思想吗?没有。连阿弥陀佛也没有,他这个时候就是意识的现量。那么这种现量的境界在参禅的修密宗的,乃至念佛的经常有这情形。实际上普通一个人或者是个文人写文章的,艺术家也经常碰到这种境界。一个文人,思考一个问题,想写文章,写写写着,有时候下笔啊,笔握着呆住了。好像都没有思想了。可是,前面来一个人知不知道?知道啊。街上有车通过也知道啊,什么都知道。知道以后他好像停住了,也可以说这个时候很清灵,清净很通灵。这个情况是意识的现量。 一般学佛的人,乃至哲学家、心理学把这个第六意识的现量到达了这里加强自己意识的比量。比量就是比较性的,哦,哎呃这个就是道。这个是比量。怎么比量?比量不是你那个原有知识,比较性相对地来下注解。所以世界一切的学问、一切的理解都是属于比量,没得现量。现量来得时候没有比量。免强拿逻辑来讲,这个心理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 那么现量的境界,就是以第六意识这个现量境界,就是我们普通讲,六根大定,六根清净,不过是现量而已。“一念不生全体现”意识的现量而已。像西藏的密宗无上瑜伽的大手印这么一拍外面皆空,认为这个是大手印道,这个实际还是第六意识的现量而已。不过有许多人在这个地方常生误导,认为就是悟了。这个时候叫悟了,大家没智慧的比方,他就错了。这个是现量中间你起了一个比量的念头――唔这一下是空,这个就是道,这个是本来面目。实际上这个是比量作用。 所以现量在第六意识用的最多。我们第六意识,平常我们所有的思想,任何的学问都是比量。比量就是分别意识,就是意识在分别。那么意识的分别习惯性,比如我们一个学哲学的人经常他讲话、他的动作,乃至做人,因为我们也教哲学经常我就笑那些哲学系的同学,你看那个细胞已经都变成哲学了,那个样子都是哲学味,形成神经嘻嘻样子。他那个比量意识己经形成意识形态了。就是说每个思想他构成一个习惯,所以我们心里头一般的反应,在意识形态,这个习惯性的意识,这个比量的作用,已经变成了一个固定的形态。这是凡夫境界的心理都属于比量。 实际上我们这个现量――第六意识,我们假设唯识学讲到这里。我们现在讲的唯识――我的唯识就是告诉大家,经典上所有包括那些太麻烦了,简单明了告诉大家,一般人讲唯识都在观待道理上说到这样已经了不起了,况且满到达。如果拿证成道理来讲,你这个现量也就是比量。这个意识的现量就是比量。在我们住院的同学听唯识,要非常非常注意了。如果真好好地听,在这个课程下来,你们的思想智慧要开了。不用心是没办法的,必须提防处处。所以要跟你们开逻辑的课,就训练这个思想观待的这个头脑习惯了。 刚才因为我讲到这里,我说严格地讲是意识的现量,也属于比量,有位同学坐在后面点头,因为他已经领悟到了。那个当时一念形成,你只要小看这一念轻易认为:你那就“是的!”,这个“是的!”已经落入比量了。这“是的!”那对待道理出来了。 说这个现量的,比如三量境界至“非量”的。“非量”有几个解释。我们一般普通人不论你学问有多好,乃至于拿唯识的道理,一般哲学家没有悟道、证道以前,你哲学家、逻辑学家、不管你什么高明,统统是比量的境界。没有得道。意识的现量都没有拿到。比如我们举一个例子呃。西方著名哲学家琵格尔讲一句话:“我思即我存”――因为我有思想,所以我存在。这句话拿唯识道理他在比量上玩。意识的现量都没有看到。意识现量看到的时候,意识现量那个时候不起分别,不是为我思了。所以有我在思想,这个思想是意识作用,这个意识是比量境界,不是现量。那么至于乱七八糟的思想,乃至于说有精神病的,神经病的那种思想,一个人或者受情绪影响,思想想歪了的,一个人想到无缘无故情绪心理情绪变化影响受它牵其走,或者心里非常高兴、非常悲哀乃至想自杀,或高兴起来:几度心欢尤上天,美怀可饮四大海。这种境界是“非量”境界,非真实――可以说是幻想。幻想的境界说轻点属于“非量”。我们拿这个三量先作介绍。这个三量,我们是讲唯识名词介绍,有个范围啊。这个三量很重要。 但是唯识学进一步讲,我们现在介绍的是拿第六意识这个目标来说明三量。可是唯识所告诉我们的整个的这个世界,宇宙万有这个世界、物理世界以及我们的身心,一切摆出来,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这问题来了。这整个的世界,这个宇宙万有,太阳月亮星星,山川人物草木,乃至云怎么样飞、风怎么样吹,水怎么样流,乃至我的身心怎么样活法,这一切每样外相是第八阿赖耶识所呈现的现量境。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先插进一个问题。所以学唯识宗的批剥《楞严经》批剥其他经典。那么其他经典也一样,《楞严经》上佛告诉阿难:“虚空生于心中”,整个的虚空在你的心里头,“如片云点太清里”。 整个的虚空、整个的宇宙、无边的宇宙在你心体里头,在我们的心性里头,不过是万里虚空里头的一点云那么大。你看佛讲我们的心量有多大:“虚空生于心中, 如片云点太清里”。何况其他的世界,十方世界,还依虚空所生。整个的十方世界还在虚空里头。就是说这个文章反过来理解:整个的比如地球、月亮、太阳在这个虚空里头。但是,不是整个的虚空在你的心中整体里头,不过是万里青天里头一点灰尘而已。就是说我们的心量有如此之大。 那么,这样看来《楞严经》所提出来这个要点,也是唯识所讲的:这个山河大地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同一道理――现量境。了解了这个现量境,我们晓得了。现在我补充出来给大家讨论,本来这个课程像我们这样上是要给佛学打基础,不敢说很有基础,但可以和相当有造诣的人讨论了。也许我这样讲大家有的吃力,大部分的听众需要多留意呃,也许以后这种机会还有没有不知道哦。 这个现量,山河大地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那么好了,我们晓得这个道理,所以不要走小乘人的路线,并不讨厌这个物质。小乘人的路线有两个:一个是讨厌世间,讨厌物质,要离开外物好像才证得内心的清净,才能得道。实际上都是在玩弄意识!对不对?!第二点小乘的见解呢,把外物、外面的世界,与精神的心分成两个世界,像西方哲学的分类法――精神世界和物理世界这两个世界,实际上非也!就是说整个的三千大千世界,心与物这两方面都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等于我们现在所谓心物一元,是一体的。既然了解了是一体,那小乘的修法,是空外界、空掉心、抛掉自他,而证得清净的这一面,认为是究竟涅槃是错了,所以说是外道。 我们看第八阿赖耶识的颂,“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这些以后会谈到,现在只引用一句说明这个道理。“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後来先作主公”。什么根?前五根是我们身体――眼耳鼻舌身,第六根――意,意是思想。身就是这个肉身呃。身,特别提出了这个身,加重叫根身。因为根呢是生理上的机能。前五根。身呢,把机能包含进来,整个的身,合在这个身子;还有这个器,是物理世界,都是阿赖耶识所呈现的,所变出来的这个现量。这样我们晓得现量是这么个东西。在一般的唯识讲解,大家忘记了,它这个现量范围说得很少,多述于第六意识。 那么现在的问题来了,我们要进一步啊。对大家我经常有个感叹,这一百年来,这个唯识学,乃至民国以后被他们搞的范围缩小得一塌糊涂。 我们人――凡夫为什么有思想?思想是比量,这个比量也是阿赖耶识的现量。这是我特别提出来告诉你们,这是很严重问题。但是过去唯识学家前一辈欧阳境无先生,我们是忘年之交的朋友,在这里听得一定很蹊跷了,他一定会跟我来论辩。还有马意夫先生是忘年之交,他是蒋界石先生的舅舅呃,在他的著作里有一句话:“灵光独耀,緃脱根尘”是果位上的事。我说马先生,你讲过这个话?他看我这么质问,他就说:我现在很后悔著作,很想把他烧了,我就不讲了。前辈的谈话高明的很。他晓得我这么一问,里面一定有问题,他马上警觉到说:“唉!过去的著作,很想把他烧了”。因为我要提出:“灵光独耀”不一定是果位上的事。凡夫都有“灵光独耀,緃脱根尘”的一面,圣凡不二。 刚才最后一句,告诉大家,是我提出来的哦。再加一个范围说明,一般讲的唯识是以观待道理,是用唯识学原来的名词观待道理,拿现在的话讲叫逻辑思想辨别的范围而说意识的现量、比量、非量这三量的差别。如果进一步,由阿赖耶识的道理讲,即使非量、比量也都是阿赖耶识的现量。但是要加一个注解:这个现量是讲阿赖耶识呈现出来幻有的、幻有存在的这一刹那(这一刹那又要加注解:这一刹那――就是万古千秋也是这一刹那)等于佛经说“一时”,你看每一部经都是“一时,佛在哪里” 万古千秋无前后际,只有“一时”。这个道理要了解。 刚才刘教授也来谈讨论过,给他一提他当然就懂了。后来有同学要来问,我跟他说我刚刚想下来休息会儿,你去问刘老师。你要来问我就会把我休息的现量打破了嗬(一笑)所以我不肯用比量嗬,你跟刘老师去比量一番。后来又跟着有位同学来问,他说:老师啊,思想思维的意识据他所听的意思说也是阿赖耶识的比量是吗?我说你这个问题也去请教刘老师。到刘老师那里听了一下跑回来跟我说,所讲的意思跟我稍有差别。我说那你先抄出来这个问题大家都可以讨论,我答复你一个人也是答复,一千一万人一起答,这都是佛经的办法,你看佛经上有许多人所记录的,问题他一个人懂了,还希望大家懂,这也是慈悲心。像阿难、文殊菩萨还要再提出来问,不是为自己问。所以我说你写吧,他一写出来,我说那你自己已经有了答案。他说,思想思维也是阿赖耶识所呈现的比量,这个意思是否是由于我们的身心物质等等都由于阿赖耶识所生起的这个道理这个逻辑而来的?对不对?好。我说你本身就是答案,对了!我说那就不要我来解释了。但是要注意哦,在这里文者自负、言者自负,这是我说的,我负这个责任。 不过又说回来,回到一般所讲唯识道理,多半把这个前五识:“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鼻舌身识是现量境界,不是比量,也不是非量,你注意哦,眼耳鼻舌身这前五个识,你注意哦,我再说一遍,我们的眼识,不是眼睛,眼睛叫眼根;耳识,不是耳朵,耳朵叫耳根。眼睛是视觉器官,耳朵是听觉器官,鼻子是呼吸器官,舌头是味觉器官,身体是触觉器官。简单的说,拿现代的医学观念身体这触觉器官是九大系统,包括骨骼系统、生理系统、神经系统。所以今天研究学佛讲修行非懂科学不可。当然我也不懂,但你要非常留意现代科学常识,这很重要。我看许多同学连基本常识都没有,今天谈修行讲学佛,太可怕了,不可能。比如,细胞是个系统,霍尔朦又是个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所以医学分类、科学分类那么严密。这位是肠胃研究消化系统,他是非常专科的医生,他几乎走错路了,最后是钻研到佛学上去。那么这许多的学问知识在唯识学里都属于“身根”。今天你们青年同学要承先启后,弘扬佛法的文化,乃至古今中外学问,希望要比我高明,我已经很差劲了。因为我还没有时间争取和学过。我相信我又这个头脑,因为很多学科学的同学面临重大问题解决不了,结果问我,我有这个经验,问我,我什么都不懂,我说你把你那门给我上课讲,讲完了,你的关键在哪里,这个地方我怎么做实验也进不去,我说你这样做一次,哦,他成功进去了。他问老师你怎么知道,我答我也不晓得。因为你告诉我技术,我是跟你学的。这个地方就给你证明,一个思想、学术,我们人,生命里的慧力智力是无穷的。只要你晓得去应用。这是附带说的呃。 现在我们讲这个三量的道理,再提出来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是属现量境。那么我们眼睛为什么,你看,因此告诉你们,像前面说――现在我讲给你们就是传法,照密宗就是传法哦。那不得了,每一个法,你不知要磕多少头要多少钱才传呃。我现在都做科学道理,所以密宗有许多修法,现在研究佛学,要想证得身心道理,的确的确可以设计物理机械,帮助人容易升华超脱。 密宗瑜伽,you ga是后来脱出的一支。乃至中国的道教很多是利用光修持的方法。假使人对着镜子对着光,眼睛再一定好一对,自然就空了,一刹那就空了。但是要明师指导呃,不指导很危险。变起疑人就精神分裂了,一变,人就走了。这一刹那空了,他是利用什么?这个眼识现量,眼对着迷。你们大家可以作实验呃,把眼闭起来,突然将开灯对准前面,意识不加强分别,也不管前面是个人也好什么,这一刹那是眼识的现量,等于那个照相机,我们把它一架上,对准那个景象,照相机后面有个人,这个人不按快门,这照相机永远对着那个景象,我们的眼根(眼睛)就是那个照相机,外面景象就是照相机所对准的相像。那么眼睛看到东西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个好看不好看,那是第六意识加上的分别。第六意识不加上分别,眼睛所看的那是现量。所以你说好,意识的现量,有许多人比如禅宗的参话头、净土宗的念佛、密宗修念咒子啊又加手印又要铃鼓又加观想意识忙得很啊,修密宗,那意识忙些乐得,又念咒子轰隆轰隆,又要手印这个指头湾过来那个指头湾过去,搞了半天,又要撒花上供这个茶啦给佛了、忙得很,又铃子铃铃、咚咚咚,脑子又观想,整个法坛忙完了那个意识累到极点,一下来以后啊,意识疲劳了(嗬)就摆出意识现量。意识现量一摆出,呃嚯,呈现了,禅宗也如此,那么一般人认为是:“哐啊”悟了!空了。实际上我们晓得,许多修禅修道,这里空了以后,所以清朝的雍正皇帝他是修禅的,他就说,禅宗有三关:所谓破初关是第六意识打破了,有道理,没有错。一般禅宗破初关,初步开悟了――参破了――第六意识现量境。这还要修,这不算数的。所以初关破了没有什么稀奇。 那么我们现在讲,我过去的经验,随时要你破初关就破初关,把你引到空的境界很容易。因此你们也懂一个道理了。比如我们这个身体打坐以后,气脉发动,有个观念很重要,你们有两个同学日记都写出来很严重的问题。任督二脉、奇经八脉打通了,你要晓得任督二脉、奇经八脉打通了没什么稀奇,这不是道呀,还句话说,这是身上面身根的现量而已。因为一般人觉得任督二脉、奇经八脉打通了了不起,这与道不相干呀。你们是听了武侠小说上乱讲,任督二脉、奇经八脉打通了他不死吗?还是要死;他不病吗?还是要病。不过少病、满一点死。气脉通了,生理正常。生理保住脉的老化,有这个效果。说气脉通流不过是身根与身识达到某一种现量的境界而已,不加意识破坏。比如我们每一个人气脉都在通的呀。你注意哦,每个人的任督二脉都是通的呃,在座的人,凡是活人,不通它就死了。那么你说我怎么没有个东西在流动的感觉呢?那是因为你的意识用在某一个追求观念上非常紧的时候,影响了身识的神经也紧张起来,紧张起来自然感觉不到有个东西在转动。这个东西一转动反过来影响你的意识――啊这个东西好!意识进入另外一个现量境界上,是诱导性的一个进步。就这个道理。不是不对,也是对。但是,你认为任督二脉、奇经八脉打通了,密宗讲,三脉七轮通了就成功、就得道,不是的,错了!这个将来再讲到这部分再详细告诉你们。所以第六意识的现量是这样的。 因此,我们看古人,不要说现在没有一个禅师,古代的许多禅师充其量只是破了第六意识的悟,不算究竟。几乎历代的禅师没有几个大成就的。因为教理不通,唯识非通不可,有这样严重。所以现量的道理懂了哦。 前五识,你看玄奘法师在偈颂第一个,性境,几乎只说性境,它属于现量不属于比量。因为比量、非量是第六意识的境界。前五识是现量。所以你假设一个人修持懂了这个理,不管你坐起来傻拉瓜讥坐着都可以。你的意识或起比量、非量或起分别的作用,你的身体坐久了这个现量自然其变化。但是你要注意哦,身体起变化,奇经八脉、任督二脉乃至身体内部到了某一气脉到了某一步功夫,你坐在这里,身体内部是亮的,发各种彩色的相光。假若你理不通呢,认为得道了,你这一观念错了,就属于外道,虽然不是魔道,却不是真正的佛法。但是这功夫呢,外道也好,佛法也好,一样(身体)内部发亮,至于这是个什么境界呢?这是五蕴里的“受阴”境界。“受阴”是什么呢?就是感觉。还是感觉范围,这个感觉的东西哪里来呢?感觉就是第六意识的分别。懂了吧?这样懂了吧?尤其是明光(师呼人名)呀,你要特别注意呃。你走科学的(路)哦,所以这个课你要器重哦,我希望你特别注意哦。要挑起这个担子来。这个都属于这种境界――这是受阴。那么五蕴与唯识关系太严重了,将来再说。现在暂时把现量的讨论到此为止呃。 第二关于性境,要注意哦,唯识有三境,这是名词。三境,哪三境?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境三量”是名词哦。刚才上面“三量”介绍了。对这个三境的研究啊,我们要引用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明显的告诉你,直接告诉你。是直至人心见性。他说我们这个身体是性境,不是独影境,也不是带质境。 性境是阿赖耶识所呈现的,阿赖耶识的功能所变出来的。换句话说,进一步说,我们这个四大所有的身体,前五识这个作用,是它的性境本身自然的功能所形成的。 所以我们要死以前,把这个眼睛好的装调的时候,这口气没断,脑神经没毁坏,赶紧就装了。当然有一点痛苦,这是菩萨道,牺牲了,给后面人用,这个好的眼睛挖出来马上冰冻。这个就是说一个死人的眼睛,为什么接到活人上面还起作用?一个学科学、学佛的问题,这是什么逻辑?讲唯物哲学、讲物理学,因为它细胞在眼神经没有死亡前先把它保留。那么请问,所谓灵魂、心性、这个意识作用哪里去了?在哪里?马上告诉你哦。这个禅宗、唯识学里面都有人问这个问题,古人也已经问过。一条蚯蚓、一条蛇呃,把它鏩成三节或者两节。那个蚯蚓把它剁成两、三节,它两头都在动。请问本性在哪一头?把一条蛇剁成三节,它的头、尾巴和中间一节都在滚动,尤其是毒蛇,很灵的蛇,你把它剁成两节,那个头马上跑了,那个半节的头它会去找药,找到草药之后,它会回来接起来,自己把它兜拢来就好了。云南白药就是这样发现的。那个云南人到山上采药,因为割草药把一条蛇割断了。结果他看到那半截的蛇头拼命跑啊,不久嘴里含着草回来,自己把草药往两节截断处抚草药,哦就把两段身体接起来了,不一会儿就能跑走了。奇怪这是什么东西啊?那个采药的人啊,脑筋一动,好,又去找到这条毒蛇,一刀就把它砍断,它那个头又去找药,一找回药他就把他取到,发明云南白药是这么来的,这是个真实故事。讲这个道理,唯识回答很简单。这叫做余命未断。余命,这个时候阿赖耶识还没离开。或就说物理吧,叫余力未断,我们把电风扇开关关了,电风扇还会转动好多圈才会停。一个东西旋转很厉害的时候、生命活动很厉害的时候,突然把它停掉的话,它仍然在转一会儿,最后才能完全停止。这是余力未断,物理的道理。生命意识道理是,余命未断。所以人一死了,别的地方意识死亡,我们人要死的时候第一个迷,脑子迷糊了,意识先死亡。前五识性境还死得比较慢。尤其这个时候他的余识还在――他的性境,性境是阿赖耶识存在。阿赖耶识,我是这个阿赖耶识,你也是这个阿赖耶识。他也是,万物共一个阿赖耶识。所以(别人眼睛捐给)他接上可以起作用呀。 当然这一段还要详细分析。所以真正的佛学是个大科学。你们要注意,光是在那里办刊物,我反对办佛教刊物,意识十八界、六根六尘。倒来倒去的,就是那几桶水。不要再讲了,讲了几十年,已经够烦啦,听都懒得听了。现在要向科学里头进军,要懂得这个。 所以前五识性境。阿赖耶识也随着显变。好!我们懂得了这个,普通显教讲四大皆空,一讲了四大皆空啊,我们下一个注解:就是很讨厌,很讨厌的东西。对不对?再加上小乘的白骨观、不净观,更是把它看得一毛不值。到了大乘的见解不同哦。所以大乘说:自己把自己伤害,出了一点血,是犯菩萨戒的。因为你这个身就是菩萨身。假设你一旦悟道成就,它就是个肉身菩萨,我就是肉身菩萨。我自己出我的血也是犯戒。所以修密宗的,自己那个洗澡水不能马上倒,自己还要喝了三口才倒掉。你们觉得很可笑,一点也不可笑。第一,是不垢不净,第二,你本身那下来的东西,它是坏的?也不是坏的。为什么它做肥料能帮其他生命成长?朽腐就是生气,化朽腐为生气,生气也就是朽腐。所以大乘道的四大,四大不错呀,六尘也不祸啊。所以禅宗祖师讲,“六尘不恶便同本助”。六尘六根有什么坏。用不着空哪一面,取一面,舍一面。不取不舍。六尘尤同本助。它自性所变性境。所以依菩萨道来讲,等于中国的《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你看曾子著《孝经》你看起来那么愚夫。还句话说,你爱惜自己的生命,也就是爱惜父母,也就是爱惜菩萨。它是性境所呈变,也是你生命功能的一部分。为什么四大皆空,这四大是不值钱的啊?非常值钱!所以他是报身佛啊。因此要保持报身,好!性境。 怎么叫“独影境”呢?“独影境”有个翻译名字叫:“独头意识”, “独影意识”也叫“独头意识”。我们现在西方文化神秘学所研究到,“下意识”也叫“潜意识”。现在的心理学只到这一步。实际上于第八阿赖耶识和第七识它都不懂。现在的心理学所讲的“下意识”或“潜意识”不过是只懂得“独头意识”而已。怎么叫“独头、独影”呢?他不靠前面五官,做梦的时候那个意识,那个梦就是“意识”在变化,但是做梦的境界叫“独影意识” 也叫“独头意识”。为什么独一个头,因为只有意识在动。因为你眼睛没有动,这个眼睛还闭着睡觉,耳朵也听不见外面的东西。可在梦中你也听见其他声音,那是梦中的声音,梦中的看见、梦中的感受、梦中吃东西味道也很好,梦中的前五识都在动,跟第六意识配合起来,这叫“独影意识”。 第六意识单独放出来,而不靠我们现在的前五根(五官)也不靠前五识起作用,所以叫“独影、独头意识”。我们在梦中,这个“独影意识” “独头意识”你们要特别注意哦。(卷二终,于11月19日录毕) 唯识与中观(卷三) 南怀瑾先生讲演(共四十卷) 听录音记录(2006、11、20) 搞清楚了?说前五识已转,所以第八阿赖耶识功能一起转。这个道理,你们年轻啊,你们在日记上提问题,我懒得答了。就是年轻资历不够,问题又多。其实给老人家看不是问题。像大人提的问题,那很好回答了。问题问到中心来了。不是你们问问题不对,太多太罗索。等于一个幼稚园的小学生向研究所的老教授提的问题。你说怎么办呢?只好摸摸他的耳说:孩子你乖吖,先吃糖唵,明天告诉你唵。只好如此嘛,怎么办呢?!不然我一个礼拜看那么多日记、批那么多日记,而且你们有些问题好像卡片或者条子夹在里面。让我坐下来写文章答复你,我要写一个礼拜了。这不是要了老命了。所以你们年轻同学多看看多学就懂了。 我现在简单答复我们这些年长一些道友的好几个重要问题。有一位道友提出来:所谓现量是不是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所呈的直觉?直觉的境界?不是的、不是的。现量境,我们常常看到啊,现在有许多人把西方哲学里的“直觉”这个名称,来解释禅宗的第一步开悟,这是错误的。那么同样的现量境,第一个条子写的:所谓现量――我们现在讲因明、讲逻辑了――是不是相当于心理学所呈的直觉?这个问题本身我们就要讨论。所以你们学了佛要懂得因明,实际是非常细腻的。现在我们要晓得那一种现量?是要指出范围。所以我们要改这个题:所谓意识现量是不是相当于心理所指的直觉?那么答复很简单。如果照原来字条上写的:所谓现量是不是相当于现代心理学所呈的直觉?那这问题就大了。刚才讲过,山河大地一切皆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那么就不是心理学所讲的直觉了。这个懂了吧。就等于答复了。我补充一下,要你们注意华严经为什么说:山河大地等等宇宙万有都是第八阿赖耶识所呈的现量,那它的证据呢?好我告诉你们:你们光看唯识、成唯识论或看看马逸史论,充其量你到了熊十力、欧阳境无先生这个境界。当然杨仁山不走这个路子。他最后还是归心净土,他修持得很高明。那你们问,我说唯识宗第一本大经华严经,我提出华严经你们大概就会懂了,悟进这个道理,不是禅宗的开悟呃,是悟道理。华严经重要的话,很多重要的:一切皆从法界流,法界代表自性――自性真如――阿赖耶识的清净面。“一切皆从法界流,一切还归于法界”。你就懂了,不用再说了。你看唯识学家,都抛开了华严,啊,华严境界讲的这你懂了哦。 现在我们回转来,这个条子所提的,大的现量,一切、宇宙万有都是自性的流露、天然的流露。但是,可以加个名称:如来自性的流露。是凡夫自性的共业,如来真性的流露。好这两句话要紧的,是我做的文章,不能要半边的。不敢用古文写,我就顺便讲出来了。有些学理高深的道友们已经懂了这两句话。 所以啊,直觉,心理上的直觉,是第六意识的境界。第六意识的什么境界呢?你翻开《瑜伽师地论》前五识都有论述。所有心率,第六意识十二心,乃至一般心理学所讲的,第六感、冥感都属第六意识范围。与第八阿赖耶识的影子都不相干。所以啊,八个心所的知觉,这是第六意,唯识里头的十二心而已。这个是直觉。问题是它属不属于现量呢?当十二心起的一刹那,不加分别的时候,那也是意识的现量。加分别了,就不是现量,那叫分别心了。那是意识的分别,分别的境界。所以讲唯识啊,它的逻辑范围严格得很。要懂得了唯识,你的修行路线不会错。你就有资格去学密宗,有资格去学禅宗了。所有心、所有性。直觉是所有心的一种。啊这个问题答复了。更精彩的在后面。 还有人提出问题,假如从第八阿赖耶识――还有个名词叫种子识的相分来看,当然就有所谓现量、比量、非量、圣教量等等名词。相分,这是从相像来讲。如果从证分――悟道,证了道,最后一着,用禅宗的话,从证分的最后一着来看,就是彻悟了――悟了道了,那么就无所谓现量、比量、非量、圣教量。他在字条上说,此种见解是否恰当?请指教。 你所问的问题的实际,问题本身用得习惯!禅宗问法的习惯,“最后一着”了不可得。“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什么八识!十六识都不管。这是禅宗的。叫做“拢统径入,蛮函合境” 是从教理来讲。修禅宗的容易犯这个毛病,修密宗大手印的也有这个毛病。这个道理引用佛教里常说:通宗不通教,开口就乱道。通教不通宗,好比独眼龙。教也通、宗也通,这就叫禅悟。…… 这个问题本身是从“相分”来讲,实际上我们用正思维,当我们证得大彻大悟、证得菩提大智慧的成就。大智慧成就了,一夜之间就具备万法。那么这个各种相,果然说证得了自己自性的相分亦然、能变所变同时具在。所以当他要发表演讲的时候,一样可以讲相分,而他当时的境界里头一样也有相分。何必说相分没有呢?!懂了没有?这个道理就是如此。再明白告诉你禅宗道理:一夜之间具备八万四千法门,难道相分不在八万四千法门里面吗?!懂了没有?好。 另一个问题,依照一个基本事实,说第八阿赖耶识我们生命带来的种子识里头,各种量的呈现、显现总不一定要在现在这一生中――我不照你这文字读了,你的文字读出来恐怕人家也不懂,因为这要逻辑文理。你的意思是说:我们生命带来的有种子――过去生带来的种性,诸位要知道,我们的种性,比如天才儿童,为什么不是他父母遗传,父母遗传四个因素里头一个因素:他本身阿赖耶识过去生带来或者倾向某一点,那么这个种性起现行、种子发生现行,我们这一生所作的行为――现行啊不仅作来生的种子,所以啊,种子发生现行、种子起现行;现行显(过去生的)种子。所以三世因果就建立在这个地方。我们“若问前生因,今生受者是”,看这生的果报便知前世所造的因。若要知来生事呢,我来生是变猫、还是变狗、变老鼠呢?还是升天呢?或成佛呢?“今生作者是”由这生的行为而定。这个是真知识的道理。 因为这位提问的先生也是教授。他晓得这个道理。种子识的现量,给我们带来这一生的生命。不要这一生的现行有了经验,他的种子也会呈现。他提出一个事实,也是每个人啊,个个都有经验,个个不敢说。要学好佛法要敢把虚妄的讲出来。他提出青年的时候,男女都有哦,都有男女相恋爱的经验,也没有犯过性犯罪的经验,不要说没有男女两个性关系,也没有犯过手淫,也没有遗精。他说,可是当第一次犯遗精做梦的时候,有梦遗。梦到有对象的,是有女性的。而这个女性啊,并不认识。而且这个时候,并没有后来的性行为。好像一接触一看见了,就有遗精的行为来了。这是第一次的遗精。而且平常在梦中这个女的经常出现,究竟看清楚,没有看清楚。比如有个同学告诉我说:老师奇怪,我总是梦中遗精,又不是我的恋人、又不是我的太太,梦得奇怪,始终是个穿黄衣服的女性。只要我一看见,就非遗精不可了。他说也没动欲念啊。有,男性女性都一样。还有人梦见第一次性行为的经验,在梦里有。这是真正要批评的。这种事啊,人人都有,个个不肯说。表面假装起来都是道德。 如果研究佛法,这个地方就值得研究了。所以人学佛不能伪装,这就是妄语,伪装我没有、我没有,而实际自己犯了,对自己犯了妄语,是犯了菩萨戒。不一定给别人知道,你的心里是假的。这叫盖覆,在心里上把自己缺点拼命遮住,这个叫盖覆。盖覆,就是把自己所犯的错误遮起来、盖起来、掩饰起来。这是犯戒的。比如讲这种心理行为大家有。 还有比如很多人,假如在外国我就说了,在中国我就不好意思,我也有点盖覆了。为什么呢?比如许多人,梦中的性经验的对象,这同婆罗夷讲性心理学,也牵涉到心意识的关系。但是他不懂第七识、第八识。但是婆罗夷的性心理学,在唯识学中有很小一部分道理是对的,并没有错。可是他自己没有进一步啊,所以婆罗夷最后自己也发疯了、神经了。他解决不了问题,如果到东方来,一学佛他就可以得救了。 很多人梦遗的对象,梦中性交的对象是父母。差不多这种成分,如果做调查的话占了十分之六以上。我所讲的,可以负责的告诉你,是经过调查的。有许多同学碰到了这许多问题,他跟我来谈得很坦白。那么我就告诉他从那个地方下手啊修行,把自己的根本习气才能够转过来。但是这不是习气的问题。这是前生种子问题。所以这位道友问的,他说是不是我梦中第一次那个异性的对象,是我前生业果的种性、种子起的。不错!是这样。这就是阿赖耶识业果的种子。所以佛经上说:“纵使经百劫,(一个人纵使经过了一百劫,我们所作的行为、所作的事)业果终不失,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一切起心动念一个行为,相当之重要。纵使经百劫,业果终不失,所造的业丢不掉的,你说我证得空了,你以为把业也空了?果报不空呀。所以有时候你遭遇的因缘,比如假设你上街,到马路或巷子里过,人家楼上洗马桶的水,咚,一倒,好,你淋了一身。你说这是什么因缘呢?嚯!是不是?为什么刚刚淋到你呢?“纵使经百劫,业果终不失,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所以有时候,刚才一个同学告诉我,为什么我梦中碰到梦遗了的那个异性对象总是穿件黄的衣服?我说你想看她的面孔一定看不清楚对不?对了,老师你怎么知道?我在梦中的时候你是不是用神通看到我做梦啊?哈哈啊。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也有人很清明地梦中这个对象看得很清楚,乃至可以跟你说话,乃至把你害得病。那么你迷信啊,以为是狐狸精了什么。这是你多生累劫以前,你以淫欲的事情害过人家死掉的,现在“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照样,照受不误。所以梦中的因缘很多都是前生今生种植的。 有道友提出来说,一个问题:不思善、不思恶,与么时(是唐代的客家语意指这个时候)哪个是明上师的本来面目?(“哪个”是个问号)六祖坛经上。后来有许多人讲禅学的,把“与么时”就是这个时候,不思善,“哪个”也变成肯定语了,说这个就是本性。这个完全错了,禅学这样讲很危险。 现在这位道友提得很明白就对了,他说:不思善、不思恶,“与么时”――这个时候是哪一种“量”?是哪一种“证”?是现量啦?还是“比量”啦?还是“非量”啦?是“性境”啦?还是“独影境”啦?还是“带质境”?而“不思善、不思恶”是“无记性”呢?还是“无念”?这些问题。我告诉你,学员部、研究部的同学们,你们注意,想问题、提这种问题,我答复起来比较起劲一点了。提的问题也比较简明扼要。就要懂得逻辑了,罗罗嗦嗦、缠了一大堆王大娘的裹脚布,我懒得开水龙管来洗了。然后洗了半天,没人明白。 不思善不思恶这个时候,你要晓得,如果有一般人认为这是得道的境界。刚才指出了,这是错误的。不思善不思恶,你所问的问题本身都有。什么都有呢?当我们不思善不思恶,你就要看自己,有时愣住了,也没想好的、也没想坏的,这是属于“无记性”的。 你说无记性是属哪一种“量”呢?那就不定论。怎么说呢?若拿“三量”来讲,意识境界――不思善不思恶是意识,停止作用一下。不,不是“停止一下”这个话有语病。讲唯识讲因明就不可以乱讲个名词啦。不思善不思恶是意识暂时――用唯识学的名词三个字――流注住。这个留驻一样、停留。流水的“流”,注意那个“注”。停住在那里。我们意识之流留驻。象一股流水在流。不思善不思恶并没有把两头切断,不是“三际托空”。这个时候啊,愣住了的境界是“无记性”。那么“无记”当然不是意识清明的现量。如果说这是意识糊涂的现量啊,这个“现量”可以用。但是“现量”几乎限制在清明。那么它是属于非意识的现量。那么这个时候,不思善不思恶,无记性不是无念。这个“念”,是念什么?念无记。 所以啊,我们宋朝以前,有禅宗的大师到西藏来传禅宗的佛法。那禅宗以什么为宗,无念为宗。把六祖的无念拿到了一半。《六祖坛经》自己有解释,“无”他把这个名词分开来,“无” 是无妄想、无一切妄想。“念”是念真如。这个叫无念。《六祖坛经》自己有解释。那么一般人把无念当做什么都不想。不思善不思恶,那很糟,那是无记性。无记性当然不是“性境”。可以说是性境,什么性境?糊涂的性境。它不能说是“独影”。 它也不能说是“带质”。 所以啊,这个无念要注意。所以一般人的学佛,以为打坐学佛,到达了无念什么都不知到是入定?很糟糕的,你们许多打坐学外道也好、学佛也好、学密宗也好、学显教也好。认为什么都不知道,目的也想达到自己什么都不知道,没有感觉、没有知觉以为入定,你恰恰到了“无念定”,即无记性。你这样修持来生的果报走入畜生道,资格最高的是变猪。变成动物,吃饱了头脑没得思想。 不要说这个,我可以告诉你,我本身的经验。我修无念定整整半年以后,我所有的文字忘记了。拿起笔来不会写字,一个字写不出来。我马上可以做到,通通丢光了。马上自己警觉到这不是道。所以宗格巴大师也晓得,大批驳西藏人,汉人没有佛法,佛法在西藏,就是这样来的。这个无念怎么是佛法?无念是无记性、大昏沉。所以它是这个道理。 那么六祖接引慧明禅师呢?注意呃,六祖打着这个,是个教育方法。他不是追赶六祖嘛,从那个大余岭,江西大余岭翻过就是广东境界了。爬上那大余岭气喘得很急,才赶上来,这时六祖被看到了没办法,六祖把衣钵一丢,扔在石头上,人躲在草堆里。慧明是军人出身,是个将军,出家以后他武功很高。他比很多师兄先赶到,看到这衣钵,一边急喘气一边赶紧取衣钵,却衣钵拿不动。这问题来了。他当过军人,武功那么高,一件衣服一个钵提不起来,难道手麻痹了?怎么样也拿不起来。他就叫了,叫六祖啊,说:能上座呀,说“我不是为衣钵来的啊,我不是来抢衣钵传位来的,是为法来的”。六祖这才钻出来,是真的?!真为法来的。那么你想在那气喘嘘嘘的时候,大汗一身流,六祖在这个时候,六祖的禅宗教育方法来了,人在疲劳劳累到极点的时候,人的妄念自然少了。那文人不运动,思想永远停不了,脑子越来越灵光,身体越来越差劲,如果眼睛有病,那度数会越来越高,那缺乏运动嘛。他那个运动之下想来,然后叫他,唔,这个时候,好,你站着!没有叫他打坐呃。想象当然是站着,你看书上记载,不思善不思恶,你什么都不要想,那么一个就听他的样子,就站在那里什么也不想,那么六祖大声棒喝:“与么时,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哪个“是问号,提问题给他参究思维。什么都不想,不想的时候,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虽然不思善不思恶,你知道自己不思的灵之自性还在呀。是这个时候,啊!悟道了。不是说”不思善不思恶“就是禅呐!大错特错,哪个是猪禅。那个闽南话叫”嘀唝禅“,那还叫禅吗?!。 所以啊,不思善不思恶,再进一步说,真达到无念境界,不是不思善不思恶。所谓禅宗的语录上常见:善恶路头,相似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路头”两条的路。相对的,相似的。觉也,那么当中的空灵、自性灵明现出来了。所以这个要注意哦。 所谓不思善不思恶,唯识教了你的,研究《成唯识论》无想定就可以做到这样。无想定不是静定。外道定,没有悟道。所以无念无想特别注意。所以你看通宗不通教,很严重。佛法教你三十七菩提道品,四念处开始。念是中国的翻译。所以念佛也是念。这个念实际上代表什么?你研究了唯识,也是代表心量。整个心量的统称。心的量。这个叫做念。这一条我想答复到这里差不多了。 第二个问题,真“带质境”与“性境”,那么怎么样区分?真“带质境”与“性境”,这两个唯识学的名词,都把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辟开而对阿赖耶识来讲的。第八阿赖耶识真“带质”。 所谓带质,有两种:真带质、假带质。 假带质象给大家讲过。比如我们走黑夜的路,看见茶几当成狗,看见树影当成鬼。这是假带质。什么鬼影幢幢,没有鬼影幢幢。你学了唯识学以后不会怕鬼了。什么鬼影幢幢,你深山隘路里头没有什么鬼影,也没有什么鬼声。众生的生命到了夜里出来活动的生命比我们人类不晓得多几千倍。昆虫细菌很多都喜欢夜里那个黑光的。所以我们看到那些影子啊,都是那些东西,那么加上我们意识,呓哦,有鬼。把它变成鬼了。没有鬼,是你意识境界错会为鬼。这是假带质。 真带质可以说这山河大地、我们这个肉体是第八阿赖耶识种子变来的,业报变来的。这就是真带质。带这个肉体过来、业报变出来。那所以真带质啊,是第八阿赖耶识的性境。带质啊,带第八阿赖耶识的本质来的,不是完全是带物质的解释哦。带物质来千万不要用这个文字解释哦。带第八阿赖耶识的本质来的叫真带质。那么你可以解释,我们物理世界、物质世界乃至这个肉体也是第八阿赖耶识业力种子变现的。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带物质来的。这样加注解可以,不加注解这就在因明上逻辑上不许可。含糊了。注意嗄。 那么真带质与性境怎么区分呢?性境等于说,我们借用一个名称啊,借用啊,这个名称不对的呃。“直觉”的呈现,这个是性境。这个性境就是“能”变的本性。能变的这个功能变出来的。真带质啊── “所”变出来的,带阿赖耶识本质的道理。“能”“所”的差别。搞清楚了吧?不晓得我讲清楚了没有。我这个嘴巴很笨,辩才有碍,表达不高明啊。听不清楚不是你们的错,是我讲的不好哇。不过你们也要努力一点,努力一点、慧力高一点,我讲得不好你也会懂了呃。慧力差一点就很难懂。 第三个问题,在观想的时候所现的境界这一生从来也没有经过的,有时候啊呈现了,这是现量还是比量?是性境还是独影意识境?观想境界,你正在打坐,如果你不带观想,打坐里头看到什么东西,这有两种,我现在给你们讲证成道理了呃,不是观待道理。照唯识的道理,我们晓得定中所呈现的境界是独影境。因为独影境三种情况下出现:心理错乱、神经病的时候出现;梦中出现;定中出现独影境。这个是独影境嗄,不是性境。从来没有经验过的境界,没有见过的人,在打坐的时候出现是什么呢?阿赖耶识种子的爆发,也可以说,这个里头有差别,这是定中打坐里头的境界,与梦中境界差不多同一道理。你从来没有经验过的出现了。这个人看过了。比如我告诉我的经验,像我年轻的时候,我没有见过的人,我没有经过的地方,我早就经过了。因为我梦中都看过了。所以我十几岁出门,坐车坐到前面,唉唉到那个地方要转弯了,转弯了就有个桥,因为我们梦中来过。所以我到了峨眉山去闭关,那个寺庙还没到,我爬山上一看,先看到一个小土地庙,唉唉唉,我说我知道了,前面是什么、什么、什么,到了寺庙我给当家师讲,我说这边左边是个山坡,那边下去是悬崖,还有条小路,那个当家师问,你怎么知道?我说你别问嘛,你告诉我嘛,他说这条路我们已经封锁了一百多年了。从来不让人走,木栏杆钉掉了,你怎么知道?我说哦是这样啊,那我是幻想出来的嘛,我故意不跟他露底。我是梦中来过,后来把木栏杆打开了,那条路我还自己下去走走,走到某一个山峰,我常常躺在那里玩,那很舒服。一条小路,两边都是悬崖,掉下就没命。可脚踏在那个路上啊,那很舒服啊,就像踏在沙发上一样。几百年那个树叶草烂了的,就像沙发棉花,嘿,这一脚踏下软的,一路上草味还挺香的,很多的花草都埋在里头。然后过了这条山路有个山顶,下面是尖的、上面像莲花,人坐在上面躺在上面。大概天人看得见我啊,鬼就看不见我。唉那舒服得很,要是脱得光光的晒太阳,四顾无人,除非空中的飞鸟,或者天人从上面过才看得见。比方在这种境界,阿赖耶识的种子呈现。 做梦分五种,一种是病梦,比方有这个题目连带讲到梦,生病做的梦,比如说,梦到被鬼压到了,被人赶了,跑不动了。肠胃不好,或者有风湿、关节发炎,就会发这个梦。比如身上水多了、水大肿了,会梦涨大水,某个地方发炎,会梦到起火了,这个是病梦。还有一种想梦,日有所思,白天想多了,夜有所梦,两种作用。一种是思梦,这个思梦啊,你觉得没有想,但你对一件事爱好得太厉害,如爱钱,表面上不要钱,心里非常爱钱,牵涉钱财的梦。还有一种呢证真梦,你看每一个人几乎做的梦,你所看的东西、所经历的,没有一样你不知道,都知道的。你第六意识都有的。你总不会梦过一个东西啊,头是长在脚上的,手是长在头顶上的,你们看到过没有,那个名字叫“含包拦”,你知道你这个梦绝对没有做过。唉你这个意识里头没有这个东西呀。所以梦都是证真的经验来的。离不开意识的经验。 但是呢,有一种是阿赖耶识种子爆发的,引起梦。就像我的经验,年轻时候,未来的事情、未来的人还没见过,唉看到这个人,我心里我晓得了,啊,这个人见过的。哪里见过的?一边跟他谈话一边在想,喔,梦中见过。这个人好或坏,对我怎么样我都晓得了,这叫引起梦。就是说,我们本身里头能知过去、能知未来的作用,这个(阿赖耶识)本身的功能,阿赖耶识种子功能,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所以呀,定中的境界有许多是这个东西来的。 但是你注意哦,有许多定中的境界,刚才讲了梦,你都懂了。有时候境界的形景,不是阿赖耶识种子,也不是独影意识,是你心里的刺激变化来的。有病。与第六意识上,独影意识上反映出来,两个方面配合。比如眼睛容易看到东西在定中,是你气脉通过这部分,学过生理的都知道。这里有位大医生蔡博士呀,是我请他来上课的。当气脉通过眼睛这部分(刺激到眼球神经而引发与),梦中独影意识作用。所以梦,为什么变成梦那是另一个逻辑。梦有好多种,以后再说。那是独影意识的作用,独影意识在梦中呈现。 还有呢,神经病、精神病的人,他是看到东西啊,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啊,真的!不是假的,是他的独影意识起作用。他的明了意识、分别意识坏了。这是他好的思想意识不坚强,被独影意识所支配。所以独影意识就看到,唉噎哦有个人跟我讲话啦,他的境界。所以我常说,到神经病院看病人,到台大,唉呃好多呀,站久了,我马上感觉到,不知是我神经还是他神经都搞不清了。因为那么多的神经病人看我一个人与众不同才是神经,实在是我不正常,按逻辑讲。在我们认为他是神经,很难分辩。你要懂得这个道理。本来这个世界上谁是神经谁不是神经都很难讲。独影意识两个地方出现,梦中出现;入定的时候出现。嘿,所以你们打坐有时说看到什么,哦天眼通天耳通。通你的鬼呀!那是神通的弟弟,叫神经。实际那是独影意识出现。 但是那个独影意识有没有灵感作用?那是另一个问题了。真正学佛要把范围搞清楚。我并不是说独影意识是不对的。对与不对我没有下结论。懂了吧,学唯识是处处用逻辑哦。你也不能把我的话随便下一个结论。你们常常听了别人的话、看了佛经听了我的话。我经常听你们同学说,唉老师这么讲的!我说我几时说过的?!所以,我说一句话,你们自己去下注解,然后说是我说的。结果倒霉的是我。传出说南老师那么说,我说我没那么说。你们没用逻辑头脑,听不清楚。所以常常有同学问我问题,我很难答复你,不同意你意见,不愿意让你面子过不去,我就说:好嘛好嘛,再说再说。很多同学外传说,老师说好吧好吧,已经答应了。我说几时答应?后面还有个再说再说,再说呀,再说就你现在不要给我讲,慢慢来啊。好嘛好嘛是客气话噎。不是对了对了、可以可以。这就是逻辑头脑问题。独影意思懂了啊,独影境。 还有个叫带质境。带质境是什么叫带质境?带质境分两种,有真带质与假带质。真带质因地把阿赖耶识整个的山河大地、我们这个身体、宇宙万有,是真带质。什么是真带质?我们这个生命怎么来的,因为依业的果报,业力所生,带来了我们四大这个身体,这个是真带质。那你说我这个身体生来怎么这么多病?我的脑筋怎么那么笨?你既然学佛,你要追究三世因果,你前身不肯去用心、不肯去参究,或者现在迟钝一点,慢慢开发了就懂了嘛。这是带质来的。所以每个业果不同,所带的四大的质就不同。第八阿赖耶识山河大地,像我们众生的共业,这个世界――我们的阿赖耶识的共业所形成的。是我们的真带质。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同等愿力、同等修持所造成的极乐世界。药师如来的世界是药师佛的那种同等愿力、同等修行造成的共业的世界。这些就是真带质。 真带质,阿赖耶识的种子,种子造成了那个现行。种子造现行。要注意哦,这个名词。种子造这个现行。现在现象这个行为。所以我们人生的过程,一切的遭遇那是种子变现行的业报。现在这一生的作为带来来生的现行跟未来的种子。种子变现行,现行变种子。 这个带质啊,还有个假带质是个什么意识境界呢?依唯识上讲,比如我们走夜路,或在黑暗的地方,如果我们门一开进来,这里桌上是摆一个扩音机。假如在黑暗时,突然进来不知道那是什么,猛一看以为有尊菩萨有几百个手哟。这是幻境,就是说独影境,非量的境界就出来了。这种独影非量的境界。这种非量的境界出来,叫假带质。把茶几看成老虎,我也常讲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我以前三十九年在基隆住过,有天夜里,那个建筑屋子也是这样,有两个热水瓶摆在那儿。有个小老弟给我当会计主任,铺着两张床各自睡觉。那是随便用木床竹床,还会摇动,睡到半夜,我正打坐完了刚躺下,我忽然听他睡着怎么发出咔咔咔声响,有规律的哒哒哒。我注意听,看他在干什么?我越听越不对就叫他,喂某人,灯是关着的。我听他牙齿在使劲咬,呓呓不得了,不要得了什么急病吧?我及忙叫某人某人,他答:哦、哦。我问什么事?他说有鬼啊、有鬼啊。我问鬼在那里?压到你了?没有啊,你看,鬼在叫啊。我说在哪里?哦是有个鬼叫。听到嘘嘘嘘啤呓地响声,是很吓人。我听了半天,我平生有个愿望,鬼现给我看看吧,我想这下有机会看到了。听了半天鬼在哪个方向,我非把他抓住不可。后来啊,我终于知道鬼在哪里。我啪嗒一下把灯打开,好了我抓到鬼给你看。灯以开了,他还在抖啊。我说好了,你睁开眼睛看看。哦一张被子弄湿了。我说鬼被我抓到了。鬼在哪儿?在这!热水瓶没盖紧,水烧开了,发出嘘嘘嘘啤呓地响声。就把他吓得啊。我说鬼在这儿咳嘿。这不是鬼吗。他说原来是这样的?我说还是那样的啊?我说,你这个年轻人一点出息都没有!我说现在让鬼不要叫,这样就好了。他的这种景象叫假带质。懂了吧? 有个东西,比如有时我们做梦,突然梦到一个人,或者一个东西掉到地上,你梦到打一个雷,这叫假带质。 做梦境界按过去讲唯识的认为,梦是独影境,不能说是带质境。过去有一次我讲这个道理,有位学佛的老居士,悄悄的过来跟我讲,唉先生啊,你那个有问题吧,我说怎么呢?他说,根据唯识道理,梦境这个这个只能是独影境啊,不能说是带质境,你讲梦境也是带质境恐怕讲错了了吧。我当场不好意思他好像给我留面子,我说是是是,因为他是老先生嘛,我说谢谢、谢谢。但是我也只讲是是,我也没有答复他。我说你是老前辈了,这个还跑来讲。讲的有道理,一般唯识是那么呆板,他没有参通透。就是整个的《瑜伽师地论》没研究完,通不了。 梦境,有些梦,大部分梦是独影境,有些梦是带质境,不一定。所以有时候做梦眼睛动啊,眼神经,眼识眼根己经有点醒,眼球滴溜溜在转,那样转眼睛没完全张开,但是眼睛以开了一点逢啊。已经看到某些东西有点影子。那么还有个意识在独影境的行阴。第二有些病,比如说人生有一种病,夜游症,梦游症,夜里睡着了还起来做事呃。梦游症严重的起来开车子的,自己会把汽车打开,到外面兜风一圈,回来以后车停在车库,然后关门睡觉,睡到第二天早晨自己不知道。这种属于梦游症。梦游症当然更是属于带质境的非量境界。因为它不是比量,是非量境界的带质境,可它也是独影境,有些属于独影境。因为他在梦中有过幻想,另外有个幻想。 可为什么醒来忘了呢?所以要小心,每一个人,没有人没有梦,人人都有梦。因为你几乎醒来己经忘记了。所以修行修得好的,梦境啊,醒梦一如。那不是带质境也不是独影境。第六意识现量境,永远清明明了。那么自己在梦中能够作主。作主的成分看多少,这个里头有差别,这所谓三境。这三境现在了解了玄奘法师《八识规矩颂》前五识性境。 那么我们严重来讲,这前五识也是阿赖耶识共业所形成的独影境啊。现在我说我的唯识。要证实弥勒菩萨传的要他自己作证明去。何以故呢?娑婆世界形成的现象与他方世界每个星球不同,共业不同。每个独影构成业力不同,带质不同,从阿赖耶识讲,那阿赖耶识说来的道理。 所以啊,我们要把唯识因为共业所生或者所生的别业与共业不同,带质不同。别业的不同,独影和带质不同。那是意识的业力的结果。阿赖耶识种子所形成的共业,这个带质境、独影境不同。所以形成各个世界的业报不同,现状不同。这个是我们要特别了解、特别要注意的。 所以三境、三量啊。现在我们再看第一句,前五识属于性境,不属于带质境,也不属于独影境。严格的分别啊。因此,我们上座打坐不管你修那一派,神智一定,意识不加分别,你本来就清净嘛,你何必再去求个清净。性境现前了嘛。你懂了吧? 那么你自己在这个前五识、前五根摆好的时候,偏要自己求一个清净境界。你第六意识破坏了前面性境的清净。所以,般若告诉你“不增不减”。一般人用功啊,不是走“增”的路线,就是走“减”的路线。“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懂。性境现前,你为什么不知呢,你理不通。 所以前五识性境,前五识也就是现量。阿赖耶识现量。所以前五识生的我们这六根,六根六尘不恶啊,还同本左啊,它有什么对错啊。你硬要把它抛了,厌弃它,那么痛苦干什么啊?这不是凡夫自造愚蠢嘛。当然它也不是非常值得你酷爱和宝贝。酷爱和宝贝那是意境的差别念。不要加意境。 “性境现量通三性”,三性,哪三性?三性有两个东西哦。普通所讲三性哦,善、恶、无记――三性。唯识还有个名词叫三性。可加这个三无性,以后再说呵。所以学了唯识更加要知道。我们讲善恶,转识成智啊。这是“去恶为善”,那是儒家的道理。所以真正的佛法就是八个字,没有什么。你不要以为打坐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转恶为善”,这是佛经道理。不过善恶这两个相对中间,还有个路线叫无记。我们说这个无记等于是中性。我们讲人性不是讲本性的哦。阿赖耶识后天的人性染污以后,我们这个思想心理不属于善的,就属于恶的。善恶都有。 昨天我在下面听我们显明老法师讲法华经,很大胆的告诉大家一句话,是法华经的道理。他说一切佛还有恶法,不要搞错了认为一切佛没有恶,也有恶,我在下面听着,呜哦,好这位师兄不错,也是很大胆的,也是真正佛法道理。不然的话,佛的种性就不具足一切种性。具足一切善,也具足一切恶。但是成了佛的人,崇善不恶,念念恶起来他就转,转成善的一面。等于善恶是阴阳面,把阴的一面转过来,它就是阳面。凡夫是翻不过来。但是当中有中心的一面,阴阳面之间是无记。 无记我们很多,常常有时候我们思想停留住,脑子楞住了,发呆了。看花也好读书也好,你们读书经常你看搞了半天看不进去。有些年轻人看书记忆力没有,记忆力不好,所以看不进去,年轻不是都造无记业太多,脑子是昏的。畜生道,猪牛就是无记多。无记生昏沉、昏谜状况。所以我们记忆力不够,容易失念。失念也是过错。无记业,因此大家不要搞错了,打坐啊学佛啊求空啊,你拼命求空,这就是无记呀,这是不得了的。所以诸佛菩萨慈悲,邀请弥勒菩萨吩咐无着菩萨著《瑜伽师地论》把这个本体告诉你,把修持道理非常清楚。你们往往把无记的境界当作入定。很多很多不计其数的人这样修下去,很严重。 佛者,觉也,觉性清明,不是无记。呆住了,停留不起念头,正在无记中啊。要注意啊。但是修持的境界经过呢,有时候必然要让它这样一个经过。不经过这个又不行。理由很多,所以说,真正的修持要依师而修。当然要找个明师。我们的明师只有一个人释伽牟尼佛,可是他老人家过去了。我们现在只好照他的遗教来修啊。不然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修行一步之差,一个见解之差,就遭无穷的业果。见解上的差别就会遭无穷的业果。这个道理哦。 今天,下课引磬敲了?(台下答敲了)喔我无记。 我看了华严经,不敢接触了。现在我们重点还是归到华严经来。至于十三部大论,比如《成唯识论》这次我们要讲。真正的唯识一部大论,包括了一切经,还包括《瑜伽师地论》因为大家对这些经论没有下过功夫。 我们目前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几十年,可以说是一百年来,瞒清末年,到民国以来的这七十年代。这当中差不多有一百年之间,杨仁山居士之后,这一般唯识的著作,尤其现在人看唯识著作很严重。还有日本的唯识著作更严重,问题更多。你们要特别注意哦。这不是对日本人有一种片面的反感,不是的。没这意思,学术就是学术。杨仁山居士下面的大弟子。唯识学大师是他的弟子。梁启超是杨仁山后背后背的弟子。梁启超还跟过欧阳境无先生,师友之间。他两位唯识的大弟子,一个是南欧北韩。南方是欧阳境无先生,北方就是我们刘教授的父侄,就是他父亲的结拜兄弟韩清净,这位大师。跟着下来欧阳境无之下,比较专门研究唯识的汪恩洋,熊十力还是其次的。这以后啊,越来越不同了。熊十力已经是对于唯识论,自己又转入儒家易经,把易经与唯识两个配合起来,所著《新唯识论》后来很多人剥他不对,这中间很麻烦我们暂不去讨论。对与对?当然不对。那么他等于犯了一个错误,易经没搞通,唯识也没搞通。但是你看熊十力的文章很难看。他写的文字大家都看不懂啊。越看不懂啊,越高了。学问就是这样的,看不懂文字就高了。等于马克思写的资本论,大家越念越不懂,文字的别扭,就是他本国人都看不懂。熊十力先生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学的文字,连欧阳境无都有这一点点的文学上的毛病。学的是《瑜伽师地论》玄奘法师的翻译体的文章。玄奘法师两分化,佛法很高明,可文学不高明,翻译的东西很差劲。所以《瑜伽师地论》我们读不懂啊,除了唯识学本身学识很艰难以外,玄奘法师要负责任,那文字翻译得很老实。就像现在人翻译一样很老实。“吃饱了没有你”,“吃饱了我”。等于这样。我们说“你吃饱了没有”中文汉语是这样问。答复是“我吃饱了”。照外国文翻译:“吃饱了没有你”, “已经吃饱了我”。就是这样翻译的。唉,这个翻译要命。所以你看玄奘法师的传记。他想把佛经翻译啊走什么路线呢?走鸠摩罗什的翻法(意译)比如说大般若经六百卷,嘿呀,我们当年看大字的佛经,结果我看了几十卷之后,接下去我只翻阅过去,六百卷很快看完。这是什么道理呢。翻译的经典要三个重点。信、达、雅。要很老实、很信实、不能变了样。要很忠实地翻译。但是啊,要把道理说清楚啊。外文跟中文是倒装的。要通达,两方面,达,还包括中文好,还要梵文好,不只好,还要达,两方面文字都很高手。然后翻译的文章要雅致。文学要高。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维摩经,那没话讲的,那个文字多美呀。可玄奘法师不行啊。比如鸠摩罗什翻译的心经,两百六十个字。把头尾去腻,不重要的拿掉了。把中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话,下面还有“受想行识,也复如是”。就行了。如果要信的话,要怎么翻译呢?“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不异空,空不异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识不异空,空不异识”。反正一大堆。那么玄奘法师翻译啊他本来要走这个路线,“也复如是”就过了。正这么想,夜里做了个梦,很糟糕,不敢了,白天起来照原来翻译。所以就“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不异空,空不异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后面啊六根六尘十八界给他翻完了,看了头涨得斗一样大。这是翻《般若经》六百卷浓缩了。所以古人对玄奘法师以前古人翻译《般若经》重点叫放光般若,比他翻译得好。义理到达了。但是”信“呢?忠实呢?这要玄奘法师的翻译忠实。 要理解,能很快透过中国人的思维法则,能很容易接受这么高深的道理而悟进去的,那要鸠摩罗什的翻译。玄奘法师翻译的《瑜伽师地论》就是那么的别扭,所以看懂很吃力。是很吃力,好,他们选择这个文法,就糟糕了。到了欧阳境无先生写的文章,要读懂就很艰辛了。再到了熊十力手里啊,那就不是十个力气能读的明白,恐怕花一百倍的力气也读不懂。所以我们看看文章就笑了,嘿,何必如此呢?!所以我常告诉大家写文章要注意,我们要去写传授的文章,像佛学的文章,我们的目的是,拿佛教的名词度人,使人家看得懂。所以我常常写了东西,你看这些同学都改过我的东西。高中程度的都改过我的东西。为什么?我说要是你都看不懂,我这写出来干什么呢?!我目的要让你们读懂是吧。你尽管改,改了不对,我又改回来。对的,就照你的办。这个不是说写呈皇国书啊,给人摇头摆尾去念。你要玩那一套文字,我们也会玩呐。那个是渎字欣赏的呀。不是像现代文王大娘裹脚,可以摆到故宫博物馆那有什么用啊。我们的文章写出来就是要普及,但是也不能写的太白话。太白话过了几十年就没有用了,变古文了。这一番话插进来耽误了很多时间。说翻译的文法使唯识学难于研究。 那么我们现在的一般观念,在近代一百年中间,乃至最近的这些唯识的文章,我看越搞越不是唯识学了,有的很严重。因此把唯识拿来做功课毫无道理。你要晓得弥勒菩萨让无着菩萨记录,讲出了两部大论:一部是《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怎么样作功课成佛的,怎么样修到成佛。另一部是《现观庄严论》中文没有翻译,藏文有翻译。所以到民国以来,太虚法师的弟子,太虚法师也是杨仁山先生的学生。杨仁山居士对于佛教正法弘扬之大是无与伦比。许多大法师都出自他门下。刚才我讲到著作方面,你们千万注意,现在我们这个问题不想扯开了,所以我刚才脑子停留了一下,不要拉长了。 现在我们把这三个观念搞清楚,三量基本的道理在唯识啊。依因明而建立。因明这个是佛法的逻辑。就说这世界上,这里头有个道理,讲逻辑学的人后来有个辩论。在这东方学者,不只中国,还包括印度、日本乃至中东一代学者,认为西方哲学史有逻辑,受印度因明的影响,而慢慢有了逻辑学的产生,西方文化里头的。站在西方文化的立场认为,佛法里的因明学,是受了希腊逻辑辨证这些道理的影响,而产生因明的。这个东西文化的论辩我们不参与,太麻烦了。 不过因明是非常久远的东西。像我个人的观点认为,西方的逻辑是受因明的影响。可以拿出很多的证据来,但不必去讨论它,太学术化了。 因明,学佛的人要学通五明。内明,就是得道,因明,就是懂逻辑。拿现在来讲就是,一个学佛的人,第一内在要得道。外面的学问就是因明――逻辑哲学、宗教哲学,一切等等都包括在因明里,辨证、思辨清楚。因明的道理,我们说有三支因明、五支因明。学唯识都要了解。比如说佛经里头,你们讲看大藏经,大藏经原始的翻译。有一本论《因明入正理论》承诺菩萨作的。几乎你很难看得懂,文字也很困难。这个因明里头,讲的道理三个东西,中因喻种子,因,不是原因,引深利诱,有原义的因、有归纳的因。这个种子,比如说,因明我们讲大概注意一下。 声是无常的,这是中。声音是无常的,它不是永恒存在的。我们人讲话的声音耳朵听到是无常的,立刻变去了。因,因缘和合,它是空响的。人讲出的话为什么由喉咙、声带,由嘴、牙齿舌头,种种的关系,意念一动就促动生理,乃至脑神经的思维。那么多的因素构成了声音。这个声音是因缘参合拢来而发出的偶然暂时表达的作用。因此用过了便空,所以他是无常。所以声音,中因。喻,声音像什么,就像人两掌拍打一样,又像水流、像风声,一切是无常的。宇宙间一切音声皆是无常。那水流、拍掌、风声,这叫比喻,称作“中因喻”喻就是比喻,有时候一个道理,我们用道理讲不清楚,用一个比喻就说清楚了。那比喻的方法就很多了,到了中国禅宗有先后喻、有禅头喻,比如说我们大家讲,“唉,你最近好不好哇?”嗯中国人讲老话,“外甥打灯笼,照旧”,照着娘舅,这还不说。嗯你这个事不要说了,“和尚不吃荤”。知道了,大家一笑,“肚子里有数”就这个意思。那么这个也是语喻的道理。有些理讲不清楚要用比喻呀。就清楚了。这也是因明的道理。 所以三量的东西,开初的重点摆着因明的道理。换句话说,三量的东西,在唯识的观待道理上比证成道理更重要。三量的东西属于讲意识境界的东西。尤其是第六意识境界,第六意识清净的现量。清净面的现量是意识不起分别,就是清净面的现量。这是我给它加的啊――“清净面”三个字――这个是现量。 我们一切思维分别,能够讲话、能够思想、能够感觉的,这都是意识的比量来的。比较性的,因为比量是因缘所生。这是各种因缘所生。 比如我们的思想,中国人的思想跟外国人的思想习惯性的一定是两样的。为什么两样?第六意识作用是一样,为什么中国人与外国人两样?比如我们学英文中国人学不好,因为我们大家学英文脑子里心里想讲的话时,是按自己的习惯来讲。等于上海当年杨振邦讲英文一样,点头“呓咽咝”,摇头“呐呕”,因为大家想表达出来,而心里头讲的是中国话,嘴里头学得是英文。这两个比量搞出来很麻烦。等于外国人讲中国话讲不好也一样。所以学外文有个原则,你思想里头、心里头要讲的话和语言都是一致的,就好学。所以现在有一种语言训练走禅定的路线。现在苏联、美国国防部都很流行,三个月可以把一个人训练成功通外文。那你用什么方法?打坐的方法。这样把你的思想和平常的习惯一概统统拿掉,等于白纸一张,没有思想。然后教你语言呓哩哇啦,你自然就接受这种语言,一下就会了。这方法十几年前他们告诉我,说苏联有这个方法训练,后来我告诉一个美国的将领,我说你们国防部不晓得去偷啊?后来他们告诉我说已经弄到了,说就是打坐这个办法,就是坐禅的办法。喔,对,这个办法好。脑子空白了嘛,新的就能接受。 所以说三量啊是这样来的。因为非量啊是乱七八糟的思想,不可依因明的原则。但是又不限制用因明。所以这个我们晓得,扩大一点这个现量境界,你比如讲前五识的现量。性境它属于现量。通三性,这个是指善、恶、无记。人性啊分三种。我们讲的注意哦。人性究竟是善的或是恶的?这个是佛家的哲学最高明了。一般东西方哲学认为人性总是两面在变――阴阳、不是善的,就是恶的,不是好就是坏。佛学是三个,有中性的,不能叫中性,叫无记性,是非善非恶,不善不恶。 我们于人性中间,有时比如说,现在注意啊。一般人做错了一件事或做对了,会说,我这个是下意识的,是没有意识做的。不然!这还是意识境界,接受意识无记性的范围。不是“下意识”,这是西方心理学名词。还是属于无记性的。 所以啊我们晓得,再扩大一点讲呢,现在我们的观念。所以有些同学怀疑说大概老师讲错了。没有错。整个的宇宙一切万有都是阿赖耶识的现量,都是它的现量。何以见得,(你们还早,有年轻同学听了在这里慢慢看唯识的书,不要早期来问我。早期来问我,我怎么办呢?把后面的书都要搬到你肚子里面去。啊,做学问不要着急。你这么急,人家书还没搞好呢,慢慢来,后来就会讲到的。你把《八识规矩颂》读完了你也知道一点了) 告诉你们思想的方法。你把《八识规矩颂》读完了你大概也会知道一点。上次我特别提醒你,特别告诉你。第八阿赖耶识它呈现什么呢——根身器——都是它变的。生命作主“去后来先作主翁”啊,也是它。那么它阿赖耶识呈山河大地叫 “器世界”或称物质世界,就是这个宇宙都是它变化出来的。器世界里具备了万有。万有都是它变的,好坏都是它变的,是它所变。是阿赖耶识能变所变的道理。一切都在变化。所以前五识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境。 所以,前五识我们修道成佛了,你要晓得最容易成功啊。悟道是第六意识喔。第六意识容易清净哦。前五识很难呐,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要最后成功了,前五识才跟着转过来。是顽皮达赖说的现量。你说我们打起坐来,意识很清净,格老子两条腿疼,腿疼就是生死啊,你不理它,它硬疼痛得让你流汗夹背。(卷三终2006、11、30笔录毕) 相关圈子推荐? 大文化 清明时节辩《清明》「原创」 寒食节和娘子关之上篇「读史偶记」 580次阅读固定链接 分享引用 (0) 评论 (6)  2007年 02月07日 18:15 本文的固定不变链接: 复制引用链接成功http://qiushuihuibo.blog.163.com/blog/static/57744920071761527916 复 制 下页 1/1上页 一鸣 好长。有贡献呀。 2007-02-10 13:42, 来源: [大文化]澄然 公德无量! 2007-02-08 15:22, 来源: [大文化]梦非雨 好长啊! 2007-02-07 21:47秋水唯识与中观(卷八)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四日南怀瑾先生讲演(共四十卷) 听录音记录(2007、1、11) 天人是从肩膀出生,据说。我没办法让他们来生给大家看,大家也没有这个功德可以上去。那么人两边,肩膀两边出生。到了欲界上面的生命,肩膀难生,是肩窝这里生的。向上走了,乃至说色界天。欲界还要五欲生,与我们一样的肉体。如果完全站在这个立场,不作现代科学知识的分析,神仙传记上,很多的神仙,一看,拿这个观念来看,是欲界天的天人。地球有这类神仙,佛也承认有这个仙道,楞严经上跟你说明白得很,天道是有十种,十大类。寿命可以活得非常长。楞严经说得很清楚,要靠药,修丹药练成的。有靠修炼精神练成的,佛怎么说呢?未得证悟,因为他没有大彻大悟,所以仙道他不属于魔道、也不属于外道。这是天道的一种。可是没有彻悟、没有见道。相反地,假如他功夫走的是这个路线,他一旦大彻大悟悟道了,他也是佛了。佛的秘密都在里头,告诉你他说了一半,下一半你自己去参这个话头。那么这一类的还在欲界里。 色界的天人身呢?没有肉体。只有光,光彩,但那个生命我们不可想象。那么,生育不同,不是从妈妈身上生,从父亲头顶裂开生。而生得很快。你看佛说,你不管对与不对,他所讲的世界上的婚姻制度,欲界的婚姻制度,与我们人世间不同,色界的婚姻制度也不同。我们欲界的婚姻,男女生人,是要五欲相触、三元和合,才受胎、受生。 所谓五欲,大的五欲:色、声、香、味、触,小的五欲来讲:笑、视、交、抱、触。五欲三元和合,就有新生命。 色界呢,就不是了,这两性之间,就像我们中国文学书写的,“一见钟情”,相视一笑,眼睛看眼睛,像鱼一样,看了半天,一笑,怀孕了。不像欲世界,那么低了,欲世界看欲界的人很低了。怀孕了以后,它照样受生,男性投进来。 你把佛学里头的婚姻制度,这些行为类集起来。可惜你们没有时间,好好地写,很好、很有趣味的,写出来一定是全世界畅销的书。 到无色界的生呢,连光彩都没有,没得生了。没这个生。有生命,没得生,所以称无色界。 三界,就是说,人要死,这个人善报是生天的,天界里头还分很多种。这个时候的中阴身,就死过去了。如果这个人是生天的,这个时间的长短,要看哪一界而有所不同。有时间性,至于他的中阴呢?这个昏迷时间很短的。如果善报大的人,几乎没有昏迷。那么它的这个受生的时间、能量有多大?体量有多大?都是看你业报的发现。 换句话说,我们比如讲,要死的时候,再来转生的业报,在那里发现,我们上一次,以人道大概报告过。死过以后,当我们灵魂再清醒过来,晓得自己死了这个阶段,这个非常快哇,快得不得了。是一刹那之间,我们注意哦,看佛经。你不要忘记了这两个字,一下就把它读过去了。这么“哒”一弹指,有两种说法,一种说,这一弹指之间是二十个刹那,弹指已经相当快了,而这之间包含二十个刹那;还有严重的讲,这一弹指之间是六十个刹那,非常快,快速得不得了。但是你们注意哦,所谓刹那是那么地快速,于一万年不过是一刹那。这个时间的长短是相对的。我们要了解哦,现在科学也了解所谓,时间是相对的观念——爱因斯坦《相对论》与楞严经讲的时间是相对的一样。那个自然科学的、物理科学的理,与这个人文科学的心性道理,这一点是相通的。 这个时间你不要看是那么的短,也就是万年一刹那,一刹那万年。所以这一刹那将清醒的时候哇,我们中阴身给自性亮光吓醒,无比的光,上次讲到。因此修定的人,必须平常练习到,在定当中,自性光明已经发现了。能够定住,在这个时候。那么中阴的时候,这个自性光明一发起,那我们形容一句话:哈哈一笑,原来如此,就定住了,定在一片光中。暂时不转生了,这样的情形,也可以说是一种,“中阴成就”,在中阴境界才成就。换句话说,这个时候,定在一片光中。不过详细分析注意哦,你平常做功夫,诸位打坐学佛也好、修道也好,在座的各宗各派都有,是不是能够经常定在一片自性光明中,我想很少人有。因为这个你不要自欺了,老实讲你达到了这个程度,我一望而知,我早就看出来了。自性一片光明定中的人已有往生的感觉,没有身体似的。比如你打坐一定,不打坐也可以,站在那里也一样,只要一进入定的境界,没有身体的感觉,就是一片光,光就是我,我就是光。当然这个光不是太阳,不是月亮,更不是强烈的电灯光,都不是。可以说,比太阳、强烈的电光还严重——所谓自性心光,就定住了。说定住了,就在光中一点妄念都没有,所谓七情六欲、贪、嗔、痴、慢、疑,什么身口意三业所发动的,一点丝毫都没有,等于一个镜子,硬使镜子檫得很亮,有一点灰尘——不要说有一点贪、嗔、痴、慢、疑,或者你觉得很高兴,哎呀,我已经得道了——已经不行了,光身马上变了,已经有染污了,念头的染污,不对了。所以一点都没有,非常清净。 那么在中阴境界,你认为到达这个——假使你在生修到这个程度,绝对了没有?还没有。中阴境界,不过是光明一点成就而已,光明成就。这个中阴境界的成就了光明,并不是承认你得道哦,你没有证得菩提哦,没有大彻大悟噢。慧解脱不是这个事哦。比如说有这个定力。这个定力,这是第一。 第二,当我们这个生命死去,将清醒中阴生起这个阶段。与光几乎同时一段很空的境界,很空。啊,这个空的境界,你注意,这个里头有很大差别。刚才提到光明,晓得无比的光明中间,那是空。因为空到极点,自性心光发光明。同样的,与太空科学,相同的道理,我们在中阴清醒过来,在无比空了无比的黑暗,不晓得有多害怕的黑暗,那四顾茫茫黑到极点。你这个时候所加一点观念:哎呀,我下了地狱,那就是地狱。如果这个人慧力很清楚,所以我常常告诉打坐的同学们,修光明定的方法。你已经学过的,我不是告诉过你们,你注意,阿弥陀经都给你露过消息,讲过的:青色青光、黄色黄光、白色白光,换一句话,我给它加一句:青色青光,黑色就是黑光,世界上无处不是光,无一而不是光。学过科学我们也知道,红黄兰黑白光,都是光。白的也是光,黑的也是光,那个能量——光的能量,差不多都是一样,波长不同而颜色就不同,所以金刚钻那么亮、那么漂亮、那么值钱,金刚钻的能量几乎与这个煤炭一样,只是分子排列不同。所以在慧上解脱的人,即使这一段空,没有看到光,黑色的正好嘛,黑色黑光,空中就定住了,这个境界认得。那么他定住了以后,这个黑的境界,立刻变光明。所谓放大光明境,照见一切。这就是慧与定在中阴境界的成就,如何求得解脱。但是这个定的境界,年轻的同学听了要特别注意,不要听了这个境界打坐起来,专门求一个光了,求一个空了,那你有不行了。根本上不是在这个地方。先休息一下,盘腿的同学放放松啦。 我们刚才讲到中阴境界,这个于我们切身生死有关系,尤其我们现在学佛,这个知见,做修养功夫是绝对的关系。一个空、一个光,认识它,这是我们修持,在中阴阶段认识它,已经非常困难。认识清楚能够定住。心念定住了,这个定住什么东西呢?就是心念定。这个更困难了。定住了,不能说你了了生死。不过在生命的生死中间,你自己比较有选择的余地,不能说你有绝对的选择能力。那样是慧成就。 所以,我们修净土的人,尊净土三经。佛经也明告诉你,要念佛呀,念到一心不乱,与心光相应的时候,临命终时,佛光来接引。这个佛光来接引,自他不二的。你自性心光发现了,那是很快的。但是我告诉你,我们谈经验的话哦,不要瞎吹了。往往我看到许多的朋友,念了一辈子佛,到临死的时候念不起来。当然念不出声了,那是嘴念。心念——意识心念上没有佛,只有痛苦昏迷的境界。你说以这样的见解,平常理解不清楚的,到死的时候,一定说会往生,或者说一定会怎么样,那是靠不住的,非常非常靠不住的。 你不要看有许多人,倒是普通的人,没有学佛,也没有什么信天主教、基督教,有些人就这样走得很爽朗的或者临走的时候还大声说:死就死了,好了就这样。哎咦,很有道理,非常有道理。所以我经常看有所成就的人,不一定在宗教徒里。你注意我的话哦,并不是说,有成就的人不是宗教徒,而是说不一定在宗教徒里头!宗教徒能够修炼到真正的这个正路,也可以做得到。 道理呢,这个里头,就要研究,我只向大家介绍楞严经,第八卷关于地狱六道轮回怎么投生与心理什么关系。千万要注意。所以,我们平常这个修道的人,现在这个修道的人,光讲打坐,大家都喜欢打坐。坐在那儿,第一个,你的思想没有停过,粗的思想就没有停过,这个思想往来,经常坐在那里熬腿,甚至熬了一个、三四个钟头,也不过是在那里熬腿,坐了几十年,功夫好一点的,在细昏沉的状态,好像刚才我讲过的,讲话也听见,什么也清楚,迷迷糊糊的,现在坐着很舒服,哎呀,自己觉得全身气脉打通了,那很舒服。哎哟,这里很舒服、那里舒服,不想动。你说你坐在那里干什么?可见你的思想都在转,在贪着舒服对不对?这与我们觉得吃冰淇淋舒服、吃咖啡、吃糖舒服有什么两样?没有两样哦!只换了一个花样,不过你觉得这样坐得很舒服。然后迷迷糊糊,人家叫你某某人,你看有人死了,你去替我去抬棺材。你一定想这人讨厌,我在修道,噢,他叫我抬棺材!对不对?你试试看,你绝不肯下座。若说:啊,死了要我帮忙,一收功,马上去,你做不到。实际上你坐在那里,又在怨恨、又在骂人——贪嗔痴慢俱全了。人家到你面前,你说,讨厌,我在打坐,走轻一点才好,衣服刮得那么大的风。你说你在打坐入定吗?这不是见鬼吗?定不是这个境界,这个样的境界,你说临命终是,统统都在情绪里。所以,楞严经告诉你,在定中你会讨厌人家,讨厌人家这种动作打扰你,这一念,就是瞋心。所以,人死的时候或者临死的时候,有一念瞋心,楞严经告诉你怎么说,“瞋习交冲”这个习气,怨恨人家的这一念,这个心里作用——交冲,“发于相忤”很讨厌地动气。心物两方面构成了动气了。“忤结不息,心热发火”, 这火灾地狱就现出来了。瞋是火。 所以我们大家学佛修道的,说第六意识你没有真正定住,你所有的境界都不是定。同学们大家东问西问,我今天统统答你一句,要第六意识真定住了,第六意识怎么定住呢?就是说,我们在禅观的课上,给诸位讲的很清楚哦,我经常说,不管小乘大乘,显教密教什么都不管,佛说的法十个归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念息,念安般,念身,念死。实际上真正的念佛,就应先念死。佛把念死排在第十位,实际上应第一位,你想做的话,你一开始念佛,你先死,这一刹那之间,你当做就我已经死了的人,什么都不不管,这个身体也就是死了的人,你不要想,我现在先打个坐唵,等我下座精神好了,再给你做事唵。那是你念“活”,不是念死。你下不了决心,放不下来。所以你念死是第一。 所以我们有名的现代的,当然现在讲过时了,叫近代了,净土宗的大师名印光法师。印光法师的房间里头,你进去看没有供着阿弥陀佛的佛像,什么都没有,只挂大大一个字死,他自己抬头一看死,念法,念死的方法。所以没有生死决心的这个心理修定,修不好的。那大家都统统在玩弄色阴境界的感受,这很严重唵。你坐在那里,就算你坐得很好,身上气脉周流哇,觉得很舒服啊,静静的,清幽幽的,这个是细昏沉,细昏沉就是无明根本。大家有没有想,而且可以实验,你这样坐在这里很好,现在我用把刀在你身上割一下,马上割得你流血,看你还有这个清幽境界没有?还有什么气血流通、舒服不舒服,你绝对舒服不了了。那么很简单吗,你现在这个舒服清净境界,是因为你没有病,身体很健康,坐在这里感觉到舒服,这是感觉状态呀,这个四大肉体活着当然这个事情,不算是定境啊。你在这个境界里头在攀恋,你到死的时候四大分离了,你还有这个定呀?不可能的嘛!这是非常科学的。科学就是说非常现实的东西,你不要搞错了。这个时候你不可能有定的。对不对?那么什么时候定呢? 定是第六意识境界,比如说,或者一句佛号,在念“南无??????”或者在想一尊佛的身相,我们的第六意识呀,假定现在有敌人来,马上把我一刀一刀慢慢地割,我晓得,我投降你了,你也把我杀掉,我不投降你也把我杀掉,我反正不管了,念佛了!痛归痛,唵,这个意识是定的。这样的意识状态名定。意识的坚定。定在不给痛拉走。换句话说,相反地,我也不被舒服拉走,不被清净拉走。意识一念坚定,名定。不过我们这个意识念头哇,一个念头、一个念头,不断地来。所以必须要找一个东西,意识上找一个东西,你说空?可以呀。这空的境界是切断中流,你要我现在空,现在一空,下一个思想不起来了,不来了,不准来了。过去这个思想过去了,中间就空,我永远把心念保持这个空灵!不是昏迷,也可以呀。这不是道哦,是修空的方法。我们那一个学佛的人,照修空的方法,空不了,以上坐的时候,所以千万注意唵,上坐打坐你以为在修定,实际上都不是,都是被五蕴境界牵着走。没有得定的人。得定,我们再三讲,系心一缘,第六意识挂着一个东西,比如一个亮光,我就把它定住了,定在这一亮光的明点上。使我的意境藉照着,可使我意境藉照这一点亮光,不动了。什么境界都不动。那么你身体坐得舒服也好,不舒服也好,不管怎么样,这一点亮光是定的,定的,等于一个蜡烛点在那里,没有风,不摇摆了。而这一点永远是亮着的。这个时候,没得思想、没得理解。有思想、有理解没有呢?有!那你这个亮光——第六意识在这个一点很定的、不动摇。像蜡烛点在无风的地方,不动摇,也不跳动。永远是亮的。我的杂念思想,像那个风一样,这些都没有,永远是定的。这个时候你自己晓得,我这个是净的系心一缘。那个晓得的境界不是妄念,那个是慧!以智的境界。妄想是生灭心来、分别来的。这个时候不起分别、不起生灭心。我们引用儒家的成语:“不思而的,不勉而中”。不要思想,是不可思议,没有思议它,知止。这是慧的境界。这样才是定。 那么这个定的境界,不被生理的欢乐、痛苦等等牵走。这是定!这是定境。这种定境是切断中流的。我们是讲初步哦,我是讲最初步哦。我们以这个习惯的文字,习惯的思想来讲,称它是定境。实际上这个佛学的名词用错了,梵文的“奓摩嗒”——就是“止”,得止,停止在那里,把念头停止,身心的变化,一概不管了。这个得止。那么在这个境况之下,我们活着的人,这个生理变化很大,变化很大一概不理,变化都是过去,只看心念止不止! 如果能够得到真正一念的止,比方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这一念,就是佛的这一念,不一定四个字嗷,注意哦,我们平常念佛有一点,相当严重的错误,也许在座有念佛的人。我们在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六个音字,六个念头出拢来,对不对?我们研究自己心理,南无阿弥陀佛,等于流水中蜡烛一样,我们一根蜡烛,用火柴给它点上,点上蜡烛亮了,我们初看那个蜡烛永远在亮,但是你看那个蜡烛光“卟卟卟”这样跳动的,。实际上,当我们火柴一点上蜡烛,第一点亮光,那个蜡烛油上来,已经消散了,所以觉得跳动,第二节蜡烛油上来接着,又亮起来了,第三蜡烛油上来接着??????这样不断地接上来,我们看上去是整个的亮光。实际上每一刹那、每一刹那的亮光都在消散。流水也是一样,乃至我们电能的光波也是一样,是电灯,光波假设用一只管,那有时候就看到亮光闪闪的,电力不够,它因为来速度缓慢,我们才看到它的生灭,闪光。如果它速度来得很快的话,我们就觉得这个光没有波动。实际上它都在波动、消散。有一点物理常识就很清楚。你看我们的心念也是一样,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念头凑在这一个念,这叫做念佛号。当我们活着的时候,那六个念头凑成一句佛号,配合上呼吸,一口气一口气念,有好处,心容易得止,身体也容易调整得好。 当然不要那么开口叫,南无阿弥陀佛,喉咙上叫,那样越念越不对,越散乱,身体也越来越坏,如果一口气一口气,轻声地念,静静地念,身体越来越好,心里越来越宁静,不能说得止。但是真念念到了南无阿弥陀佛,念念佛的境界是什么?比如你一天念个十万声佛,做不做得到?很难,没人做得到,当然不一定拿这十万,不要给数目限制。我早晨起来一路念佛念到晚,很专一的唵,念到中间,念到突然气力,到了某一个阶段,不想念了,也没有其他的思想,好像愣住了,可是心里对于念佛这个概念存在着,这个名为念佛。这样才谓念佛。但是如果说,我念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到气力没有了,停住了,可是佛的观念也没有了,这就不叫念佛,这叫昏沉。因为你第六意识上没有佛境,意识有佛,所以念到这样的练习呀,我们在死的时候,才念佛。就这一念,第六意识不要靠身体的,身体整个分散了,这一念在成佛境界,转移了,得止了。那么中阴的变去不可能,决定是蒙佛光接引。 其实我讲这么一个法门,其他的法门大致上也可以相通,这是非常初步的,换句话说,我们现身的打坐都在这里,意识的念其中没有东西,统统是白搞的。我们在座也有修道家入手的朋友,也要特别注意,正统的道家修法与这个没有差别,也知道正统道家去跟修道家的朋友讲一下,比如道家的五经篇上说,“壶内自有真中子,犹如罗候守空丹”。就是说,你打坐坐在这里得定的境界,你不要解释错了,喔,“壶内”是讲肚里,所以要守住丹田,这个是“真中子”这就错了,完全错了。“犹如罗候守空丹”道家有个名告诉你,什么是丹头一点,就是这一念,就是这意识,你坐在那里,整个是定的,一定四十九天也没有用。意识当中没有“一点”东西,其中无物。你坐再好有什么用,只看到你一身肥肉。你自己觉得在那里通气脉,在外面人看到就是一身肥肉,像我一样瘦的吧,就是看到一把瘦骨头坐在那里,肥的就是一砣肥肉。这有什么稀奇呀。唵,你意识中间其中无物,不行。 所以你们许多打坐的而且在那儿昏昏的,觉得我很舒服。有许多老朋友说,老师讲的我都懂,你就样样不懂。因为你妄念没有断,没有东西在里头,没有东西,那不能构成一个东西了,修不成的,所以我看了几十年,很多修道修佛的人,最后,哎,那真是,飘空而来,飘空而去。我记得朋友有两句好诗,“飘空玉叶沉沉坠”,人生啊,每位朋友在这世界上,“飘空玉叶”,就像树叶,在空中飘着,一天天看着自己在坠落下去。“演梦双轮然然忙”——光阴喻太阳与月亮就像两个轮一样,把人生的梦,年龄多活一天那个梦就多破碎一天,短了一天,在那忙。“演梦双轮然然忙”。我当年的一个朋友写了一首诗给我,哎呀,我看了说,我没办法和你的诗,和诗呀,要合它的韵合它的意。这两句我说是千古名作了。他文学境界又好。哲学境界,也合修道的,“飘空玉叶沉沉坠,演梦双轮——双轮是太阳月亮,这个时间很快就过去,人生一大梦,这两个轮把梦给碾碎了,然然忙”,那个太阳上去,月亮下来。这个刚才讲到修道家的朋友做功夫的。不要给自己过不去了。不要自欺了,实际上都在“飘空玉叶沉沉坠,”唵,肥肉一堆,瘦骨头一把坐在那儿干嘛?“演梦双轮然然忙”。嗨,就这么过去了。所谓自己平生修定,一点境界都没有得到。 所以道家来讲,金丹一类,吃了就不死,佛说,这个金丹就是意念专一,系心一缘,修心。也就是拿经套来讲,完全通的唵,“净念相继”,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一念完全定住了。所以在中阴的时候唵,这个道理,先讲这一步,下面很多唵,讲修持境界,因此我们再回来说,我这一次为什么要再给大家讲唯识呢,一般我们学佛修持,处处注意心念。我们也注意心念,其实我与许多朋友经常提醒注意哦,学问好,人品好,道德好,太方正了。太方正就是非善恶太分明,看得正气凛然,对不起,这是瞋念!真的。这瞋念一动啊,你以为果报是好的呀?唵,天人都难得哦,还是成阿修罗。不管你修的什么功德,瞋念之难。除了念以外,所以小乘论著中,俱舍论,讲心念中间的九十八个结使,这个心念的习惯,不解开,比如有些人觉得,你说他不修福啊?既吃素又拜佛,哎呀,那真是在学佛,他做人,开口讲话,起心动念,绝不是佛!比魔鬼还坏,地狱种子。那么他自己知道不知道呢?绝对检查不出来。一看他下去堕落。不是你的一点外衣,这一点糖衣帮你保不住的。心念习气没有转,到临命终时,你一念沾住,就随业轮回受报。(卷终,2007-1-18录毕) 唯识与中观(卷九)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八日星期日南怀瑾先生讲演(共四十卷) 听录音记录(2007、1、18) 我说不想轮回,要注意,唐讲得“化死”,庄子是讲“变化”。其实回就是变化,变化就是轮回,生命是精神与物理互相变化出来的。所以佛法为什么提倡真的慈悲?这个是九十九结使,这个心念里头习气,自己没有转过来。一生修持都没有希望的哦。所以真正的佛法要“慧”,唵,这个非常的重要。比如嗯,我再举例子,贪嗔痴慢疑,大家不要口头上听过哦,真正的修持,除了修定,把清净的一面定住!自己这些贪嗔痴慢疑所结的习气呀,统统要把一个定路、订立挂在那里,把那些习气统统转化了,这个是定的修持。可是你定的修持,转过来,还没有用哦,还要见的修持,见解的见。所谓见解。 “见、思惑”,我们要注意哦,思惑是什么东西呢?贪嗔痴慢疑个性。我们这个个性的贪嗔痴慢疑等等。贪、嗔、痴、慢、疑根本烦恼,所造成的心里状况——就是这个人的个性。你看有些人天生的个性——瞋念。你看人嘛,有许多人长得蛮好,你等他没有事的时候,在旁边偷偷一看,他一脸呀仇恨相。对这个世间是怨恨,你要看人呀,没有事的时候。不留意的时候观察他。嗯,有许多人(师示瞋念表情)他这瞋念的习气,前生种性带来的。嗯,这两横横肉都出来了。等于我们想一个人可恨的时候,越想越气,越气那个气相都变了。这力量大得很哦,所以学佛先要学慈悲相。我经常让你们打坐说,要笑啊,学个笑容啊。有些人勉强(师示笑相)这么姴一线,不到两秒钟(示瞋相)一脸瞋相来了。注意哦,真的,是大问题哦。不是跟你说笑话,就是孟子一句话,“沉府中者,心无欢”,修道是首先要慈悲喜舍。这与心念有关的哦。这种贪嗔痴慢疑是“思或”。 “思或”要什么时候,断掉呢!修所断的,我修道,时常把弄,行为上修,所谓修行修行,我修的中间断。你不修行,越来越严重,累积起来。见惑呢?思想观念问题了,所谓: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禁戒取见。认为一个人说得了道的,认为我这个是正道,其他看不起——见取见。禁戒取见——认为修道的人,一定要这个样子才修道,啊,你不剃了光头不行!或者你不穿长袍子不行!或者你不吃鸭蛋不对!或者说你点香不对,一定点蜡烛。比方了,很多宗教修道的人,有各种的规定——这是禁戒取见。这是观念问题。这个禁戒取见这个见惑,结使打得很厉害哦。 所以贪嗔痴慢疑是五个根本烦恼,啊,这个思惑,心理根本是前生带来的习气,修所断的,要修,才能断。要修正自己心念。见惑呢?那不是修能够断的!啊,那要慧所断的,你见到慧了,自己晓得观念错误了,要智慧才能断。所以许多聪明有学问的人修道,老是在见惑上非常严重,最为严重的是外道哦,这真叫外道、这叫做魔道。你看有许多学佛说,乃至宗派的观念,密宗唵、禅宗唵、什么宗唵,这个见惑观念。还有,你看修道的人,我经常写给修道的朋友讲,我说你的一生啊,没有办法,做人是方方正正、行为是冰清玉洁,没有话讲,做人,没话讲。以修道来讲,如果你有成功,充其量是个小乘之果。因为什么?这种人,洁身自好之士,洁身自好,一辈子行为干干净净的,一点污点不敢沾染,自己以洁身自好为标榜,差不多宗教徒学佛修道的人,实际上都是洁身自好之士,最高就这四个字,够得上成道吗?不会的!因为他没有办法形成功德。小乘阿罗汉都是洁身自好之士,冰清玉洁,所谓死水,没有办法。死水不藏龙。活不起来,真正的修道的行为,不但把见思惑,修所断掉,慧所断掉,断了清清净净,一念孤零零的,说就是到达了,百丈禅师所讲的境界,“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这个境界小乘大乘都有的。百丈禅师笼统讲了这句偈:“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那个“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这是初步的境界,大小乘都有。小乘境界达到了,“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在这个心识之间。比如说,假设一个人洁身自好之士,你说了了生死没有?没有!到了中阴身要再受业报生死的时候呢?怎么样去投胎呢?我们上次报告的是,看到淫欲这个地方投胎,不一定哦。贪嗔痴慢疑都是磁性的哦,到中阴的时候,如果贪欲,贪财的欲念中了的时候,你来投胎之后,哦,哦,那个中阴看到这个地方都是钱,都是黄金,嗨,一亲进一拿,入胎了,当然入胎不一定变富翁哦,也许变个很穷的,一辈子赚到钱放在口袋里,不过口袋破掉漏掉了,那是看你个人的业报了。所以中阴啊,第八阿赖耶识偈颂所讲的,“去后来先作主翁”。非常重要的一段。必须把九十八个结使,统统研究清楚了,才了解中阴,才了解投胎。今天我们把上次未讲完的,大概扼要地给大家报告。如果专讲这个问题,对于中阴怎么样投胎,说一念无明,原神,那十二因缘就不是普通讲教理那样讲法,这个神,就是这股力量怎么样被吸引,吸住了,会变成另外一个生命。这个神就是动,继续轮回。一个无明缘行,说行缘识,这个中间讲法,每一个都不同了。纯粹科学性的。希望青年同学们,研究这个佛学啊,不要专搞空洞的理论,要有实际修行的功夫,个性上的转变,气质的变化。要特别地注意。自己这个气质,改变不了的话,你佛经倒背如流,生死来的时候,你抵不住的。一点用都没有,肯定你没有用。不过呢,种下这一点种子呀,他生来世碰到佛学、或者做学问聪明一点、容易一点,是会有的。可是说做功夫了道,没有!不可能!那么对于有修持的朋友们,说如果要研究,进一步如何呢?再说,哈。再说你有功夫要时间,等我也要有功夫,等我也有高兴的时候、功夫有的时候,我们再仔细研究。要好好修持了。不好好修持,这样下去,哼!“飘空玉叶沉沉坠”呀,照样去了,又继续再轮回去了,绝无希望。我严重地给大家讲一下,也许我被轮回滚走了唵。不过有被轮回的经验,所以特别向诸位提出注意。 现在我们再回头唵,把这个第八阿赖耶识的,这四句偈子,再念一道,“浩浩三藏不可穷”,这个“三藏”——能藏、所藏、执藏。抓得很牢的。不是经律论三藏。“渊深识浪境为风”,心识变成波浪,心波飘动。前面七识——心波的七浪,那么外境界是风。外境界是风,这一些境与风皆是一体之所变,这个“体”字,拿现在观念来讲,并不是真有其体。受熏是在第八阿赖耶识接受自然的感受、因受善、恶、无记三业的熏习。受熏,构成了现在的行为,变成未来的种子、持种子。现行变种子,我们这一生生命的遭遇,是前一生种子变现在的现行。是“受熏持种根”根——六根,眼耳鼻舍身,身尤其这个身体,这个生命的身体,确实在,这个身,你说六根里头就是身嘛,眼耳鼻舍身意称六根。为什么还加一个“身”?法加一界的身、中阴身那个也是身,就是我们那个身见,生命那个身见与我见,最难破除的。说真正初步得果,能够空掉了身见,注意哦,我见,这是初步,所谓空身见“我见”,最后是空法见。身执、我执,谈到这个大家更要注意,一般修道的、一般修密宗的,专门讲究修气脉的,你在教理上想一想,气脉是不是靠身体才有哇?对不对?好,一天到晚在玩气脉,身见越来越重,所以破不掉。学道修密的,最后这个习气是越来越严重,受熏持种,你也见过了,千万注意哦。那么你说为什么自己平常没有想教呢?没有想到呢?慧力不足。所以被见所惑,所迷乱,不是思惑,受熏持种,所谓根——身界,很严重。所以我们色身四大死亡以后,中阴身那个也是身——身见,还觉得我有这个身体。说身见很难破除。你看禅宗的大师黄繴禅师临济祖师的师父,他讲了一句切实的话,在黄繴语录上有,“身见最难忘”,这个身见最难破掉。这个身见在唯识的翻译经的一些争论里头,梵文翻译的名词,就是“破毕节罗”——有我的身见,那么也就是法家意见。以前法家意见就是身见。所以说这里“受熏持种根身器”——阿赖耶识整个的物质世界——整个三千大千世界,是阿赖耶识所变的,是一切众生共业所熏的。“根身”是别业——阿赖耶识的别业。“器”(三千大千世界)是阿赖耶识的共业。这些在理上必须要了解。所以理不透的人,修持做功夫,不能进入升华大乘的境界,不能解脱。原因都是理不透。“去后来先做主公”—— 阿赖耶识是我们生命死的时候,最后走,离开身体,离开肉体。投胎的时候最先来入胎的。那么入胎先来,三界天人入胎境界各有不同。如果天人入胎的,有些人的确天人中来的,阿赖耶识在天人的寿命还没完时先已经入凡胎了,等到临产的最后一刹那,一刹那他就来了。那一边的寿命阿赖耶识整个一下就到这里了。这个中间的讲起来非常有趣的哦,等于我们看外国的,幻想的科学小说一样的有趣。但坐下来把佛学的这一部分写出来,要重新写过要花很多的时间。各种经论(关于天界)都把它累积起来、集合起来、写出来。这个非常重要的事。可是我们一般学佛动辄就从阿弥陀经啊、金刚经入手的,不从这个基本的概论入手哇,不行。生死轮回的概论,要注意。 我们下面第二首,“铛”(引擎响声)哦,到了,那只好下一次哦。嗯,下一次希望《成唯识论》己经有了的一定要带来哦。下一次就是礼拜天,《成唯识论》要带上。 《成唯识论》唯识研究,有两个问题,有为道友提出来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有隔阴之谜?为什么转生了就忘记前生的事?我想这个不是问题。不要说我们转生唵,做人几十年,前几年的事,你都忘了。甚至我们大家在现在生就可以体会到,刚刚说的话或昨天的事有的今天就忘掉。读过的书记不下来。原因在哪里?定力不够,定。一念的散乱心多,这个散乱就是大昏迷、人的心乱。所以修定做功夫就是个定。所以我们晓得我们心意识,有具备三世的功能。能知过去,能知未来,并不稀奇。那是什么道理呢?就是定的关系。所以定力够了自然能够了解过去,知道过去、知道未来。比如一个有强记忆力的人,记忆非常好的人,从小到现在一点小事他都清楚的,有些人乃至从小,自己当婴儿,怎么还在妈妈怀里头、怎么长大,自己都很清楚,都记得住。可是一般人都记不住。从小的事情很迷乱了。比如读书,一个人能博闻强记,知识非常渊博、书读得非常多、各方面都读过。一看就记住。没有什么严重。定的关系、定力的关系。心散乱就记不住。心能够定就记住了。这完全是定力的关系。定力到达了,我们现生、乃至身体上的变化,生病、乃至要死,这个四大的分开,这一切最强烈的痛苦,强烈的快乐,苦与乐,一切的感受,到达了不动心了。所谓不动心不是压制、不是克制。自己这个第六意识的定境,超越了。能够把自己过去生的很多生的事,这一生都能够明白。这个回忆的力强到这个程度,未来的事也能够透过而知道,那要看定力的深浅程度,隔阴、转个胎就不会迷了。我们不要说隔阴之谜,现在普通医学心理学都知道,一个人肉体受了重大的打击,或者头部受了震荡、脑神经受了震荡,身体受了伤害,这个人会变了,过去的事情都忘记了,一切都不大清楚了,或者是心理上,受了重大刺激的人,也变了,都会忘掉了过去,不知道现在一念的定。 怎么解释一念的定,差不多我们一般修道打坐学佛都没有搞清楚的。所以这一次特别要讲唯识的道理。我们的一般静坐,修道的人都坐在哪里玩感觉状态。换句话说,你身心没有死,活着,坐在这里,心念比较清净,觉得很舒服、很清静,心里没有事,以为这个就是道。靠不住的哦。这个清净感觉就是的话,到了你要死的时候,重病、四大又要分离了,你这个清净状态就没有了,只有苦受,痛苦的感受。说定是什么?这是第六意识、心意识强烈的坚固,非常坚固的。怎么样是心意识的坚固?必须要把理搞清楚了,甚至于坚固到人的自己的心力坚固到把现有的肉体硬使它不退化,就像楞严经提到,十种仙中有一种仙,就是俢意念的坚固。可以使这个生命存在。理论讲就是这么一句话,做这功夫就很难。如何使意念坚固?就是我们在座的大家,都受过教育,都会读书,但是我们自己都晓得,你读了,一夜书看下来,一个字没有错,不需要回头看,而且每一句话、每一个字清清楚楚。这个定力目前都没有。还有一些学佛修道的人,书都懒得看了,书都不知道、也看不进去,觉得很厌烦。你让他给一点书的学问也不愿意。实际上他都在昏沉中。把那个昏沉当作清净。第六意识不清明、不坚固。假设定力坚固了的人。比如说,我们历史记载很多人,定力坚固的人,读书是一目十行。人家这一看,一夜下来,一下就读过了。都看到了每个字、每一句话。这没有什么特殊唵,这不是快读的方法,是定力坚固。心境像个镜子一样。这个镜子这么一夜书在前面一照,一刹那之间结果每个字都出现了。每个字都留住了,留有痕,镜子是不留的。说真正的定,必须要搞清楚唵。隔阴之谜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因为你散乱、人在散乱、昏沉。 第二个问题,说中阴身转胎的时候,好像与梦境一样?那么既然一样就是梦啰?为什么在中阴身不是的?是讲梦境拿来作比方,中阴身到底不是梦境。我们梦境不太清明,很少有清明的梦境。有一种,不过在病例上很少有人发生——梦游症。你看世界上还有人发梦游症。就是在夜里,自己起来会做事,在我们乡下很多,我们小的时候都知道,这个人做梦。我们那个时候不知道叫梦游症。就说怪梦,夜里会起来,乡下人那都是很勤劳的人。夜里起来穿好衣服,眼睛还闭着,家里水桶拿来,门开来去挑水,一水缸共挑了十几挑,有好几个钟头,一水缸挑满了,水桶也放好了,衣服又脱掉,又去睡觉了。第二天他根本不知道。这种梦游症,他也不是精神分裂,人很好。这种情形,同“意念坚固”,与他“非常勤劳”有关系,才有这种事。 比如,像我们读书的,小的时候很多经验,往往看一本书,想把它记住,很好的文章记不住。到了第二天早晨起来就记住,因为夜里又读过,一字不漏,都记住了。所以有时候一首诗啊,一段好文,题目白天作不出来,夜里作出来,比白天的好,有时候都来不及记,像我是常有这事。一醒来急想把它笔记,这一次晓得是在做梦,这个好、这个好,嗯哎,这再不要忘记了,赶快记,因为起来了又会忘记。赶快把它记住,自己还觉得拿笔记着呢,第二天起来还是忘记掉。这个地方你就要知道唵。但是这样清明的梦境已经很少了。梦境清明,也要定力。 所以有一种修持的方法谓梦成就的修法。训练自己的梦境来修持。然后梦一来,自己还可以制造梦,今天要做什么梦,明天的事,好像卜卦一样。要梦未来的事,自己梦境里可以知道。第二步要修到转变梦境。比如梦到水,自己知道在做梦,因为利用自己的意识,不醒哦,梦中还知道是梦,还能用意识把这水转成火,火可以转成风。就是说很坏的梦境可以把它转成很好。这个做到了。第三步,修到了白天做人作事,完全像做梦一样,梦中像我们现在白天一样,然后看一切世间,如梦如幻,不是理论,样样要做到。这种修持的方法称作幻梦成就,梦成就。当然有一步一步的方法,一步一步的功夫。 总而言之,定力高明、定力强。定不是解脱、不是道哦。定是功夫,还不是道、不是悟道。但是一个真正悟道的人,只有定力是不够的,喜怒哀乐,碰到事情,随便就变化心境了。有些人学佛学到,打坐、吃素、平常清净很好。一碰到事,不行了,一接人待物做事全垮了。这就免谈佛法,比如,这两天有一位同学,有意把他调动去做事,在我们这里,本来很爱贪坐。打坐定中很重要,让他担任一点事,觉得很痛苦,觉得打坐才是修道。当时调去做事觉得很不舒服。慢慢练习着,他现在跟我讲,他说我现在觉得没有在做事呀,与那个一样呀。我说,好了,你行了。这样就行了吗?这是一个初步的奖励,还是没有碰到外境,碰到外境大的痛苦来、大的刺激来,整体生大病,快要死了,此心还是定的。如梦如幻,差不多,才能够达到中阴不迷。说定的重要。 嗯,这两个问题就这样简单的答复。这些问题还很多。现在我们赶紧转到《成唯识论》上次告诉诸位带来的。如果没有书的人,你有书的朋友帮忙没有书的人,调个位置。做到旁边去。 现在我们翻开《成唯识论》手中那的赶印出来的本子。二百六十七页。这是卷七。我们先念,不要打坐了,看书,我们先看偈语,“依止根本识,五识随缘现。或俱或不俱,如涛波依水。意识常现起,除生无想天。及无心二定,睡眠与闷绝”。这是今天要讲的,正好与你所问的这两个问题有关联。先要注意看书唵,不要贪着打坐,打坐不一定是道嗯,说把理认识清楚了才好修持。 那么这个偈语,就是上面一句,“以说六识熏。为相应,眼耳鼻舍身意六识生,六识,心所相应”心是根本,识是心的用。云何显起用的分位。现在看我们怎么了解,什么称意识?显,呈现,起生起作用。它对分别的,各人的各部分。怎么称意识部分?,怎么称眼耳鼻舍身识部分?那么总偈诵,刚才念过。现在我们看偈颂,不要再解释,多一道解释麻烦。下面来简单把他译为白话,你看古人翻译经典,玄奘法师很难用古文翻译,用白话文翻译更难。不过现在还可以,我想。也想用楞严大意的办法,一句一句用白话把它译过来。不过这样一来,将来所有人的文学程度越来越低落,说不翻也好,这两个还有矛盾之关联。 现在闲话不说,“论曰。根本识者阿陀那识”。就是说我们这个心,这个心分成八个部分,第八部分——第八阿赖耶识为根本。又有一个名称谓阿陀那识。“染净,诸识生,根本故”。嗨,你看这个文章,写得好,但别扭得很。哈,所以说唯识学家多数学写这类文章。包括欧阳竟无哇、熊十力先生,都走这种路线。所以后世人越看越不懂,学问越高了——看不懂就高嘛。哼,实际上啊,文字修养都有问题。可是玄奘法师怎么翻呢?他翻得很朴实,就是第八阿赖耶识,我们的染污方面,心里的染污,一切恶的思想、恶的行为,就是染法、染污。我们修行呢,就是转变自己心里染污的变成清净,恢复本来清净。所以经典上,用染净两个字。一正一反,也等于一样一样,正面就是阳面,染污这一面就是阴面。道家讲修道的人,得纯阳之体,就是完全清净。净面就是这样,染污面就叫做阴。我们心里上的染净,一切的识,哪一切识,前面还有七个嘛,第七,我们自有生命以来的我执——第七识,还有前面六个识,诸识都从——一切识都从第八阿赖耶识(阿陀那识)生出来的。所以他是一切识的根本,依止在。那么,它这个东西根据什么来的?怎么动的?我们这个思想、感觉这个生命,依止在,为前六识,依根本识,为“共亲依”。前面六个识,我们能够思想、活着的时候这个思想意识,你要晓得要死的时候没有意识了;刚刚投生也没有意识哦;说婴儿生出来没有意识哦。投胎的时候只有第八阿赖耶识和第七识来了。慢慢形成了前五识。婴儿也有前五识,有第七识、有我执,与生俱来就晓得有个我。有了我就晓得哭,我要吃,啊,他要动,我也要动。但是这个时候的我,不是成人的第六意识,有思想,婴儿没有的。刚刚生下婴儿你给他药吃,你是苦药给他吃,他也吐出来呀,那不是第六意识的关系。那是舌识,他这个苦触感觉的反应本能。就是生理机能现在可以讲神经天然的反感。当然我们这个喉咙这部分接受甜的,所以西药做的都有糖衣,苦的受不了,下去了,这些都可以接受。所以婴儿对不好吃的吐出来,那个不是他的意识,而是舌识的反应。你真实打他,他也痛啊,那是身识的反应,没有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婴儿到什么时候,待小孩这个头顶“嘣嘣”跳动的,这个地方还在跳,第六意识还没成长。这个地方一封了顶之后,婴儿就开始会讲话了,“爸爸、妈妈、要吃”他就会讲了。这个时候意识开始成长。那么我们家庭父母的教育,社会的教育,一切语言一切等后天的增上缘,给它加上去。所以人到老了意识越来越顽固,我经常给学生讲,你要骂我呀,老奸巨滑、来顽固,我一定承认的。因为人老了,那个意识越来越顽固,现行变成未来的种子,老了不是奸,也不是滑,他事情经过多了嘛,“哎呀,这个事情经验不可以这样处理”,你看起来就奸、就滑。实际上也不奸、也不滑。这个意识的经验。 所以这个第六意识,今天我能够讲话,诸位能够听,因为第六意识很明显地在,说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为前面六个识,都靠第八阿赖耶识是它共同最亲切的根据,等于树的根。在他的文字讲,“谓前六转识”为什么叫六转识?前面六个识随时像轮子一样,在转动着。我们第六识刚刚想了这个事,马上想别的事去了。一边在听经、一边在想糟糕没带雨伞,衣服带少了,意识在转到那一面去了。说六转识是以第八识为根本识。第八识是前面六识的共同所亲因缘、所依靠的。什么叫五识呢?谓前五转识:眼耳鼻舌身识。种类相似,它的种类,它的根本的根根,总之,同类,眼耳鼻舌身识,观得差不多,所以故总说之。那么总说什么?就是第一句这个偈语——依止根本识。第二句话——五识随缘现。“随缘现,言显,非常起,缘谓作意根,境等缘”。这句话唵,五识随缘现,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它的显起——五识眼耳鼻舌身,以及第六识,非常起。前五识并不是常常起作用。比如我们眼睛,看,有时我们眼睛眼识不起作用。有时我们人,大家都知道,有时愣住了、眼睛瞪着前面,你说你看什么,实在没有看,这个时候眼识不起作用。有时候耳朵、耳识呀,第六意识不太注意,这时耳识也不起作用,不一定听见,你讲什么,问你听见没有?没有。所以就是讲它“非常起”,前五识并不是经常起作用。 “缘谓作意根,境等缘”那么前五识起作用,都是靠它后面那个指挥官——意,它也是好人、也是坏人——第六识。它也做善事,指挥前五识,都是它的部下,嗯咦,你去看、你去听,他所缘的作意的根——眼根(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这是根。现在称为生理机能。境——外面的境界,眼睛要去看,摄像,耳朵去听声音。说根是根、境是境,根本的外缘、外面的境界。 注意哦,前五识,非常起。尤其我们大家在座的证成道理打坐,你打坐时,你眼睛眯起来、你不看了。差不多很多人打坐,眼睛还在看,再看什么?在看前面看不见的黑洞洞的,眼识并没有休息,都在自欺。耳识也没有休息,身体也是——嗯我气脉通了、嗯,任督二脉通了,这是神经状态、半神经状态。生死也不得休息,对不对?那么,前五识,都没有休息。实际上都是依止这个意,心意识在里头捣鬼。“嚯,现在气脉通了、嚯,加急一惯了,差不多了。在坐一会,哦,到下面了”,哼,那个意识都在里头捣鬼。你说这一帮人跑去打坐,你说何苦呢?我经常讲,到外面去做工一个钟还有八十块,你坐在那里干嘛呢?在那自己捣鬼,还以为做功夫。青年人注意哦,不要学这一套,要学可以呀,道理搞清楚,好好学。对不对?那唯识是科学的。就是佛法,玄奘法师代表孙悟空,去求经,求来的唵,哈哈,当然这句话是笑话,孙悟空是假造的,孙悟空西游记上是代表什么?第六意识。孙悟空是第六意识,那个沙和尚是什么人?第七识。沙和尚没有主意的,是孙悟空让他挑东西,哦,他就挑,猪八戒让他走,他就走了。猪八戒是代表什么?情感、人的情绪,他最坏了,专门闹事,又贪吃、又贪财、又贪色,他什么都不管。西游记这小说呀,根据唯识写的。 现在我们不讲西游记,讲《成唯识论》唵。所以呀,前五识是显,它是倾向非是常常起来的,你注意哦,所以,读这种书,注意了,你如果认为,“非常起”把这两个字当一个名词,那就错了,不是常常起来。缘——前五识在攀缘,它的依伴,它克尔,语作——作意。作意——是作意呀,就是这个思想意识动了。根——靠眼耳鼻舌身,靠这生理机能。境——靠外面的境界。等众缘——是它在攀缘,是它要抓的,攀缘,就是它要抓。像猴子一样,猴子在那里,猴子吊在那里,它永远不老实,总想抓一个东西。当然你们诸位没有看过,我常常表演这个,因为我很得意,在山上闭关,看到那个猴子来偷东西,真好完(师演示猴子偷摘果实动作)一手摘下往腋下夹着,到处看,没有人,又另一手去摘下,然后我们作声“唔”,两臂张开就跑掉了,一个都没拿着。唵,猴子偷包谷,啊!看了,就是人生!就是我们。唵,父母生下来,呵,到处偷,这也抓、那也抓,功名富贵样样抓《成唯识论》也抓,《庄子》也抓,总想抓,抓了,结果到了殡仪馆门口等于猴子跑掉一样,什么都没有抓到。啊,这个缘,就是攀缘。就是抓。 佛经说攀缘,就是抓。“缘谓作意,根境等缘。谓五识身,内依本识。外随作意”,这个五识的生起——眼耳鼻舌身。五识你注意,五识下面有个身字,这个五识的本身,它本身是本身哦,其实意识跟它是分开的。你们注意唵,大家好好体会,要经常研究佛学。比如我们意识在想唵,我们在读书,大家都有经验,或者你在看电影,看电视,很得意的时候,瞪起眼睛,那个意识在“好!打!”旁边有人骂“嗨,讨厌!你看什么!”你听见没有?没听见。当时意识还在注意看前面演出,眼识还再看。所以耳识有耳识的本身。懂了吧,所以身体,你比如说夏天你看电视,“好!哎!嗯!”尤其是看前几年那个打拳的,打在身上,它那个肥肉一拳一拳,打得“呯、呯、呯”那我们喜欢打拳的“哎喔,再来!”这个样子,结果蚊子咬在你身上,都不知道?还是知道,不过去管来不及了,不怪蚊子了,“呿呿”把蚊子赶走就是了,身识还在,意识、眼识,它都有独立的本身。 你要注意哦,所以五识谓身,即“谓五识身,内依本识”它内在靠第八阿赖耶识的功能,第八阿赖耶识它的根本功能起来。“外随作意”——外面起用 了,跟着第六意识,这个心指挥它,让它做什么,这个称谓“作意”,意在造作。“五根境等众缘和合方得现前”五识呢,在我们生命上,它也要有个靠的,靠什么?靠工具,工具是五根。如果这个人生来就是个瞎子呢?他的眼识不起作用。眼识功能在哪里?还在阿赖耶识根上,因为他的眼识没有工具可以发出来,等于我们有电,可是这个机器坏了,这个电器不能起作用。所以他靠“根”但是有五根,没有外境呢?看不见。说眼睛要有空间等九个因素才能看,要空间、要光线,如果这样蒙住,看不见,它没有空间嘛。九个缘,只缺一个缘就看不见。所以它根据“根、境,等众缘和合,方得现前”五识才完成。 我们讲五识很重要哦,注意哦,我再提醒大家注意,岔过来一句话,六祖,我们以前讲过,在《六祖坛经》说的:“六七因上转”——第六识第七识在因地上可以把它空念,所以我们现在就说把念头空了、第六识空了并不难,但是不要认为得道了,这是因。“五八果上缘”——前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你想把它转了,那得证果了,那证道了。还再小乘经证阿罗汉果、大乘经到佛果才能转。换句话说,所以说我们修道,这个身体你修了几十年,身体的障碍,这个身体你始终转不了,原因在哪里?因为你根本没有证果呀。证果谈何容易啊?不要认为打坐坐得好,那坐在那里,坐在那里干什么?坐在那里浪费几十年,造的是什么业呢?几十年不是修道,造的是无记业。让你作善人不干,让你做坏人,怕树叶子掉下来打破了头。善恶两头都做不了。一天到晚坐在那里浪费米粮,如此岂是修行?这有什么用。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注意哦。所以前五根境等众缘和合方得现前。 “由此或俱,或不俱起”。前五识的起作用,有时候同时起作用。比如现在我们,像我、像我个人,现在讲话、跟大家讲,这个前五识同时在用,耳朵还要听到,要随时注意,要是你问起问题来呢,眼睛要看着,身要在动,嘴巴要在讲,坐在这里,冷呀热的都要知道,意识还要思想,这个或俱动——一起动;或不倶——有时不一起动。等于我们躺在那里看电视看到完,不用思想看看也可以。有时候我们闭起眼睛光用思想、用意识,眼睛不看也可以。说前五识与第六识等等,有时候要看不想听、要听不想看。所以。 “由此或俱,或不俱起” “外缘合者,有顿渐故”前五识看外面的东西,眼睛看东西,耳朵听声音,身体有感觉等等,有一下统统知道,有慢慢才看见,慢慢才听见,有顿、有渐。总而言之,前五识,我们心里这个状态,等于水上的波涛,“如水涛波,随缘多少”风大波浪起得大,风小波浪小。外面境界乱,比如说几千万人跑过来,就像马灯一样跑,你眼识也忙得很,你也这样看,连头脑都要这样转动,假设只有一个人,或者我们去照相馆看那个修眼睛眉毛,那个照相馆的笔呀,只有一根毛,修照片的那个眉毛,那眼识的全部灌注在这一个小点上,这个外缘很少,他用的就少,“随缘多少”。 “此等法喻,广说如经”说这些道理、这些现象,这些佛法所比喻的境界,佛经里头,大小乘经典讲的很多了。 “由五转识,行相粗动。所籍众缘,时多不俱。故起时少,不起时多”这你要了解,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五转识——眼耳鼻舌身前五识,这个容易了解哦。我们自己容易体会。这个形象、行动的,它的这个情况、现状比较粗,动态。所籍众缘,时多不俱。比如眼睛看东西,假如到夜里,灯统统关掉,你自己房间里,很习惯的东西都看不见,因为它缺了一个缘嘛,一点光都没有。所以眼睛耳朵鼻子,比如我们的嘴巴,一天吃三餐,就是爱吃零食,不会一个白天八个小时都在吃吧。没有多少时间都在吃,因为它靠许多因缘凑合,所籍众缘,时多不俱。平常时时不具备的。所以他的作用不是随时起作用。故起时少,所以五识起的作用比较少。不起时多。它在休息的状态比较多。 “第六意识,虽亦粗动。而所籍缘,无时不具。由违缘故,有时不起。”说这个第六意识思想心理状态,我们普通认为就是心了,这个就是思想了、知觉、感觉等等。第六意识,虽然也很粗,但是第六意识我们这个思想随时在用。而所籍缘,无时不具。它随时要想,外面没有看见还要回忆一番呢。大概想你孩子呀、想你的情人啊、想你的钞票啊,没有事有时候闭起眼睛想象,嘴上都笑一下子。嗯,这个就是意识这个东西坏。虽亦粗动。而所籍缘。所籍缘——所靠的这个因缘,无时不具——随时具备。但是意识有时候不动,为什么?由违缘故,有时不起。比如有时候想烦了,有时也觉得,“格老子懒得想了,算了,睡觉!”嚯,自己骂自己。嗯,违缘——相反。可你要睡觉也是意识状态哦,不过违缘,与外面的情况不同。所以有时不起——它不起作用,这第六意识心理作用。现在的西方心里学,只讲到第六意识,那个下意识也是第六意识部分,什么第六感呐,管他鬼感,那一套都是新名词,都是乱造的。唯识都给你讲的很清楚了。还是第六意识部分,第七第八识很难懂,所以我先选这一段,给大家开始学,慢慢懂进去。不然你学唯识太痛苦了,它是个科学的、哲学的、宗教的、无所不包的。 “第七八识,行相微细。所籍众缘,一切时有。故无缘碍,令总不行。”第七识谓末那识,勉强地翻译谓——异熟识,也名俱生我执,这要你有生命,它那个“我”就来了,比如我们睡眠的时候有没有“我”?睡眠还是有“我”, “我”要睡哦,真碰你一下,你那个“我”就来了,“哼!讨厌!”就起来了,意识马上起作用了。这就是俱生我执,也名异熟识,怎么是异熟?因果报应都是它去遭遇,它去受,异时而熟、异地而熟、异缘而熟。说因果报应,并不是我打你拳,你非踢我一腿,不是的。比如我五十年前打你一拳,也许来生呀,你与我不相干地,忽然走路会把我碰到跌倒给车撞伤了,都是因果报应——异缘而熟、异时而熟、异地而熟,这是异熟识。第七第八阿赖耶识能含藏一切种子,它的“行相”非常“微细”,我们自己不是修道得定的人,自己与一般人只晓得,只看到第六意识心的作用,第七识没办法了解第八识。所以你们现在随便讲禅宗开悟了,开悟了第七识第八识统统转了,才能够谓立地成佛啊。嗯,只懂了一点说开悟了,谈谈清晓觉,明月在高山,那正是第六意识在那里玩呢,那不名开悟哦,千万注意唵。更不是面壁打坐,面壁打坐,你在打妄想,虽然面壁,鼻头还是在里头看。都不是的唵,这不是禅,一定要懂。说第七八识,行相微细。它第七八识,所籍——靠外缘而发生作用,一切时有——任何时间它都存在,我们这个“我” 任何时间都存在,故无缘碍——它没有阻碍的,是无所不在,令总不行——所以呀,它这个东西,一切时都在动态。令总不行——它说你要使它不起作用,你这个所想的、这个命运到达,这个意识,走不通的。它不是你第六意识可以指挥的,但是第六意识可以转它。 “又五识身,不能思虑。唯外门转,起籍多缘。故断时多,现行时少。”在我们没有了解自己,眼耳鼻舌身,这个五识的本身,它不会思想,它不会分别,它靠外界引起,外面,比如我们坐在这里,假设来一个录影机给我们一照相,这个明光一闪,我们眼睛眼识跟着跑,看了一下。外缘一起,我们眼识也起作用。它靠很多因缘而起来,所以断缘的时候多。等于它没有粮食、没有吃的时候多。使现行时少——现在马上起作用的事比较少。 “第六意识,自能思虑”,我们现在心里能够思想的,这都是第六意识的作用。“内外门转”,——外境界引起转,自己在那里睡觉,越想烦恼越多、思想越多、内在也转,“不籍多缘”——不靠外缘它都会想。 “唯除五位,常能现起”——除了五个字后,第六意识不起,哪五个字——五熏而定,人修道能得到五熏定,这是一位,第六意识没有,空了,那真空了。还有证得涅縏得道的时候,道果字,这是二位,这个第六意识当然清净了。睡眠的时候,清明状态,第六意识不起(这是第三位)。闷与绝,闷绝位,这个时候第六意识不起(这是第四、五位)。这五位,这个第六意识不起。其它这个意识常常会发生。 “故断时少,现起时多”。所以第六意识,不随缘现——它随时会起作用。好了,先休息啰。 我观念讲错了哦,五位不是前面的五位,是无想天,五位,你先想想,色界天以上,等一下就讲到无想天。唵,等一下再补充。 嗷,我们求道修道,就在求转识,不过要加两个字“转识成智”而刚刚我讲的禅定呀,在于坚固第六意识,这是什么道理?那你的意思这就不是转识了?对不对?是不是杨医师啊?刚才我跟你讲,修定、禅定、修道、求道,你说参禅,不管你走什么路,都是靠意识起修,意识要把它坚固定住。正是“转识成智”的第一步。你想你的意识是乱跑的,坚固都坚固不住,你怎么转得了呢?你把意识第一步能够坚固,我要你不动就不动,比如头落一样,不动,站在这里,你做得到吗?做不到。做不到你怎么转得了?那是理论呀,“转识成智”实际上我们天天跟识在转呀。等于像我自己一样,想要度众生,反被众生度,“转识成智”谈何容易。第一步,你先把识——意识能够定住了,定得住了以后,刚才不是跟你讲过啦,梦幻成就的修法就能够转它。你定都定不住,怎么转呐?转个什么?那就是禅宗祖师骂人,鼻子牵在人家手里。鼻子牵在人家手里是什么?是牛哇。那牛不是牵在人家手里,跟着外境转。我们修定的人,就是不入外境,意志坚定,这是第一步,这个做到再谈下文,才能谈“转识”,不然你转得了什么?自己对自己的情绪都转不了、自己思想转不了在那里。所以,一般动辄讲大乘的经典,那是形而上道,下手功夫要一步一步修起,现在我们不耽误。 所谓五位,这个意识不起。“五位者何?”——那些五位。比如生无想天,无想天的天人,大家注意,我们这里发过好多次讲义,大家都随便丢掉,一个学佛修道的人,三界天人搞不清楚,免谈啰,唵,就不要谈了。 所谓无想天,是属于第四禅的境界。四禅天,超过欲界、色界。无想天的最高天,有顶天。无想天里头有四禅天的境界,无想天是外道天的境界,也谓外道天。所以我们大家注意哦,很多人不过修道、修福、修禅、修净土、修密、修天台宗,这都把当成,大家首先一个观念以为入定,什么思想都没有了,什么都不知道了,这名定,这个名无想定。无想是外道定,很严重哦,不对的唵。 但是现在,虽然不对,嗨,可是无想定,真功夫哦,做到了无想定,再回来批评人家不对,有一个人做到,释迦牟尼佛,他出家以后,第一个修无想定,三年修成就了。修持三年了,才做到。做到了无想定,他丢掉了。知非即舍,认为这个不是道。丢掉了。况且我们无想定还做不到咧。你说打坐坐在那里,完全第六意识停止了思想,谁能够做到?如果到达无想定境界,这个人的资格,当他身体一坏的时候,一死的时候上无想天,位次很高哦。无想天,始终无痛苦、也没有烦恼,一天到晚没有思想,这个里头有详细的解释,所以要认识清楚,“五位者何,生无想等”,无想天里头也有五位,无想天第四禅境界,四禅天。我们在学院的同学,都应该拿到三界天人表的,这个无想天等,所谓无想天,“无想天者,谓修彼定。厌粗想力,生彼天中。违不恒行,心及心所,想灭为首。名无想天”,什么名无想天呢?就是说我们常常修持,大家,尤其人生,年长些的人,心里的烦恼太多,没有办法自己停止,再不然像我的朋友里头,没有办法停止自己思想。再不然在我的朋友里头,很多都患失眠症。尤其年龄大,担待身上的任务,事情多,晚上睡不着。说愁到无想做不到,就靠镇定剂,靠安眠药,很痛苦。所以如果修到了无想天的人,很不容易了,那就是自己不要思想就不要思想,也坐在那里。这么一宿,心中一个念头都没有,没有想,这谈何容易呀。佛法尽管名其外道定。说外道并不是看不起它,很严重,无想天的位次很高哦。如果讲无想天应该是到达银河系统的那一面去的,生命力会到达那一面相连——无想天。说无想定,是一种定的境界,因为我们平常讨厌粗想的力量,我们自己讨厌自己的思想。 所以有些说我这辈子修好了死了就不来了,说这个世界好烦喏。你还有资格说不来就不来,哈,业力不听你的。要做到听你的,爱来就来不来就不来,那他会容易定。所以,无想天是业粗想力,厌烦这个粗想,自己思想态度很厌烦了,这个心理慢慢培养,生彼天中。修这个无想定,这个定力。我们普通讲这个人有没有定力,定是一股力量啊。所以刚才这位同学问的,为什么要坚固意识?你不平时意识不坚固,你太太跟人吵架的时候,你非摔板凳、拍碗、打茶杯都来,你定力就没有了嘛。你那个时候转识看,只有转碗转茶杯,哼。没有办法转识了。这就是定力。 定力得不够,那么定力特别重要,唵。所以定力够了,死后可以生无想天中,这种修持心理状况。 “违不恒行”——违一切的外缘,不常常起这个现行。现在我们活着心念保持不动,把它切断了。所以禅宗有时候修持讲:切断中流。切断,我们思想像一股流水在不断地流,你能够打坐也好,不盘腿也罢,都在定中,能把这股流水切断两半,源头一面不再流过来,另一面流干了,中间就空着了。实际上这个境界是无想定。但是我们一般作功夫的人,切断中流,就算这个境界你还作不到呢。但是这个境界完全是无想定吗?不然!如果仅守定呀,切断中流,认为这个就是道,就是无想定。切断思想之流,将其切断了,这里头有无想定的境界,加上五慧力递交,那不是无想定了,那就是悟道。可以到达禅宗的破初参,这名作中观的道理。这是把禅宗的修持方法严重地告诉大家了。唵,你们自己注意,拿得到就拿,丢掉了,忘记了,慢慢定力够了再听。所以“违不恒于行”这个心,不常在心及心所,都不起作用了。想灭为首——五蕴里头的色、受、想,这个思想完全可以停掉。“名无想天。故六转识,于彼皆断”——说到达无想天无想定的境界,前面六识切断了一样。这句话注意了,并不是真切断了,切断了一样,对不起,完全变成了无想定。这是定境界。 但是我告诉大家,插一个话题,你们在座的一些看儒家的古书,比如儒家的一本古书,你们去查唵,明儒《指月录》儒家称《学范》禅宗称公案。明儒书案里头,讲到王阳明的弟子们,有个有名儒家名卢定熙,你们翻阅看看,这个人是了不起的吆,非常了不起,王学里头,明朝的,那就是禅,虽然没出家,理学就是禅了,也就是佛家的律宗,每个人戒律都很严谨。卢定熙先生,从年轻起就讲究这个。学问之道洋气着。拜了几个老师读书哇学养都好,随时做人做事不动心,专门修养这个。你像我们读孟子,孔子讲四十而不惑,孔子报告自己十五岁开始做学问,三十而立,他十年做一个阶段,四十而不惑,逐步变的,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耳而顺,七十随心所欲而不逾举。孔子从十五岁做学问做功夫修养到七十岁他才有把握。孟子讲,四十而不动心。到了四十岁就不动心了。这个不动心是不是无想定还是个问题呀。可是卢定熙先生呢就是这个不动心。才二三十岁就做到了不动心,可是病了。得了什么病呢?那是个遗传,身体硬,都不能动,等于麻痹全身冰冷,现在讲是麻痹症,躺在床上全身动不了。头脑清楚得很,却不动心。他的病怎么好的?他自己记载儒家很不愿意谈这个神秘异道。但是明儒学案里面记载得很清楚。不能不讲哦。他得病躺在床上几个月,发了一身硬,头脑清楚的,是不动心。有一天夜里做了个梦,梦到了一个老头子,来问他,你病好一点没有?他答,“噢,这阵子好点了,老先生,很有进步”。那个老头子就骂他了:“哎,我不是问你身体的病,你心病好一点了吗?”他答:“我没有心病呀” 老头子:“你没心病?你愁自己不动心不是心病吗?!”他说“这,这老先生讲什么话!我平生学问就要做到不动心呀,我做到了不动心,怎么说是心病?”那个老先生就骂他:“你要知道,我们此心呀是活泼泼地呀,非常活泼地呀,你读过《大学》没有?月迪於天,鱼跃於渊,此心是活泼泼哇。”瞻彼淇澳,绿竹猗猗“此心活动得很。这个月迪、鱼跃。应达中沁,你硬把自己的感情思想都压制下去,因为是公仆,说你心压制得厉害了,因心而影响到身。所以你的身体病了,变成死人、僵硬,你还自以为有道呢。”他说被他一骂,他清醒了、觉悟了。嗨,他说:“老师啊,您称何名?贵姓呀?”“哼,你不要问,我名清清丈人”他一吓醒了,可出了一身大汗,身上盖两层辈子都湿透了,就站起来,身体就这么好了。那不动心,乱学到这一步就会这样。所以你们有时打坐做功夫定了,每一个心里的病的境界都要经过的。唵,很多人修道,都以为一修道,百病皆除。我告诉你,一修道,百病皆生,都生完了,才百病皆除。本来没有病,你里头潜伏的病都要把你拔出来。啊,暴发完了以后才可以。是这个样子。这是插过来的话。 讲无想天,说无想天呀,要定力做到了“六转识,于彼皆断。有义彼天,常无六识。圣教说彼,无转识故。说彼唯有,有色支故。又说彼为,无心地故。”他说啊,下面讲了,无想天是这样的,无想定。有义,玄奘法师讲,在印度当时这些佛的弟子、大师们,有一派的师传,法师、论师们讲,彼天,常无六识。修到无想定的人,生无想天的人,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都没有了。圣教——是指佛经。说彼,无转识故——说六识虽有,都不转动,硬住、定住了。说彼唯有,有色支故——说无想天的天人,假设我们修到无想定,死后生到无想天的话,只有现有的生命存在,还有随色有光、这个光就是我,我就是光。生命,天人境界。其他十二因缘里头,无明缘行,这些爱、欲统统没有。所以十二因缘里头只有有支和色支两缘存在。 另有一说,无想定呀就是无心地,就是无心动这个地位。就是当佛的弟子们自己功夫修持的深浅的境界。他们互相辩论的,其中一种理论。 有义——有一派的理论说,彼天将命终位。要起转识,然后命终。彼必起下,润生爱故。还有一种意思、一派修持的经验,这些古代的大师们讲,无想定达到,生无想天的天人,福报完了,他还是要堕落,不正觉了嘛。他以为无想定这个境界是道。所以那个福报享完了、寿命享完了,在六道里头还是要转的。所以他命终的时候,现在生的天人,要死的时候怎样,光没有了,慢慢暗了。欲界天的天人,头上生了个花冠,都有,很漂亮的花冠,似孔雀毛一样、什么一样、不知道啊。这花冠其实我们也有啊。我们的花冠,像我的花冠,染色了、染白色了,哈,你们还青的,还可以,有些变黄了,快要变白了,这是花冠,说明快要死了。这也是我们的花冠。欲界天的天人,要死以前,消息是花冠先萎谢。色界天人要死之前,是光明暗淡。其实我们也有色界,你看许多人生病了,脸上的气色——乌的,都乌了,面如菜色、发青的。一看就是光色没有了。我们身上有欲界、色界的天人的特征都有呀。 所以,无想天天人命要死的时候,那个时候他要动念了,它那个定境界也没有了、定力不够呀,要起转识,才能够快死,他本来无想,后来彼必起下润生爱故。怎么谓下润?等于我们欲界一样,欲界的人,心念一动啊,尤其男女之间欲,下沉了,身体下面,水分的作用——霍尔蒙起作用,作怪了、心要作怪了,生出爱欲的心来。所以我们这个世界飘人来,楞严经说,纯想即飞,纯情即堕。这修道的人修到一个相当的程度,为什么最难过的这一关男女的爱欲,就是这一点心——霍尔蒙在作怪。因为你到那个时候,彼必起下润——下面这一低级的生爱、爱染、生爱欲的心来。那么色界天的天人下堕了,要到欲界来,堕下来。堕到欲界是做人呢?还是做狗呢?或者下地狱?不一定。看他过去生的善恶因果了。所以你要知道修到无想定生无色界天,福报享尽了,还要下堕轮回,修到无想定不是得道,死后生无色界天,不究竟。(卷九终,2007-1-30录毕) 2007-02-07 18:24秋水唯识与中观(卷六) 南怀瑾先生讲演(共四十卷) 听录音记录(2006、12、16) 末那识唵,也做了三个字。“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第七识哪里来?是带质境,由第八阿赖耶识的、带第八阿赖耶识的本质所呈现的。所以有我,就会起带质的作用。说它的境界属于带质境。 “有覆”因为有我,把自己第八阿赖耶识的本来功能遮住了,谓“有覆”,就这么盖起来。就像东西,被毛巾盖起来,看不见了。 所以第七识我们,第六识自己也可以体会呀。我们这个思想晓得,唉,这个是第六意识作用。自己找自己这个生命啊。第七识在哪里很难找到。因为它这个“有覆”的作用,把第八阿赖耶识盖覆了。自己因伪装把它盖覆了。这个“我见、我相”在哪里找不到。我们晓得检查自己说,我这个人“无我”了,嘿,这句话就是“我”。说“我这个人都无我了”,唉,这句话正是“我”。 说带质境,有盖覆的,“通情本”,我们有许多情绪变化、一个人情绪变化,喜怒哀乐、心里烦闷呀。有时候你看,我们看有些人天生唵,每个人生下来,有许多人坐在哪里,无缘无故呀,都是带一种愤怒的形态。扳起那个面孔就像讨债的面孔。有些调皮的,你一看就是调皮面孔。它一生都表现出来。为什么?这是带质境。说这个肉体上的变化,都是那个第七识(带质)生我相,所表现的“通情本”。一切众生、一切有情发生这个情绪的作用也都是它所变的。所以我们普通讲,唉,你注意哦,我这个人个性不同。我们普通人讲话、现在人讲话。这个个性就是第七识的“我执”。 是有不同,每个人个性不同,由第八阿赖耶识种子爆发出来的。所以这一点,唵,就比较讲到第七识哇,深刻一点了。很难懂这一点唵。 带质境有盖覆的,“通情本”。“随缘执我”这个它是从生命以来就抓住这个“我”。“我”在哪里表现?并不是单独有个“我”。“随缘执我”,碰到事情,做什么有思想,那个我见、这个主观,所谓我见就表达出来了。个性、主观,这个我见越强的人,个性也越强。这说“随缘执我”。 但是这个“我”有个什么东西呢?没有东西,它是“非量境”。其实呀,自性中本来“无我”。所谓本来无我,本来是“大我”,非常伟大的我。可是因为我们没有证得道以前,所以始终抓这一个“随缘执我”的这个小我。说父母给我这个身体以后,就抓住这个是我,很看得牢,所以“我”是“非量境界”。 那么第七识所包含的心理、心态、八大,八种大烦恼都有。这个注解上有。哪八种大烦恼?本书注解上有的,不需要我再讲了。因为我们讲什么是根本烦恼,什么是这种心理状态,都在《成唯识论》都有仔细的讨论。讨论到了以后才晓得,自己打坐作功夫哪种状况是属于什么心态,不要搞错了,以为自己得道了。 所以,第八识的最密切连带关系,八个大烦恼,五种遍行。我们注意这个五遍行唵,五种遍行八识里头都有,五遍行好厉害。何谓五遍行?作意、触、受、想、思。这是五个遍行。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里头它普遍地存在,唵,五遍行。所以我们注意唵,修道的人,不论是修净土、修禅、修密宗、修止观。有时候觉得自己第六意识空了,嗯,有许多修道打坐身体上功夫气脉也做得满好,也觉得打起坐来,没有思想没有念头,你不要自欺了。没有粗的想,尽在思的境界。那个细微我都知道,这是思的境界。尽在五遍行中。你什么空了?那就真的叫空了,你空搞一场,叫空了,钻了空子了。就是这个五遍行要认得清楚呀。但是这五遍行最可怕,它八个识里都存在。 所以第七识里头,有大烦恼八个、遍行五个,但是有别境,别境里头有几个心态唵,有一个心态是“慧”。“慧”是别境哦。怎么谓别境?我们普通人心理状态里头,没有得道以前,有思想、有妄念,没有智慧。悟道的时候有智慧。这个智慧是“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引用《中庸》的话。“不思而得”,不需要去思考它,不要去研究它,一通百通、自然悟了。“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勉强的勉,“不勉而中”,一点也不勉强,随时都在道里。“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你们要注意!这个是慧的境界。慧的境界不是思想出来的。你说我打起坐来想出来,研究出来,那个是妄心呐,那正是妄心妄想。所以慧啊,是别境。 另外一种境界,但是第七识里头,第六意识意根真的清明了,智慧会透出来。所以它要具备一个好的特殊境界——别境慧。但是第五、第七识啊,根本烦恼大的很,就像树根一样,水泥拄的根,牢得很。什么呢?贪!痴!我见!慢!相随。你注意哦,我们根本烦恼三个唵:贪、嗔、痴。第七识没有“嗔”哝。追求一切的贪欲、贪念、贪名、贪利、贪高兴、贪漂亮、贪什么,都是它,痴迷,最痴的东西。那痴极了,就像猪那么痴,愚痴到极点。没有“嗔”哝。这个“嗔”是第六意识最大了,越想越不对,“格老子就是你!”哎,这是第六意识。第七识那个意根里头哇虽然没有“嗔”,可是有个什么“我慢”。我是不得了。等于我们从前看的小说,唵,《阿Q日记》上面所讲的,挨了人家打的那个白痴,被人家打了以后,个个都欺负他,他自己白痴嘛,一点办法都没有,但是他还是说:不要紧,格老子,哼!儿子打老子。自己给人家打了,它还骂:哼!儿子打老子。他还自认为是你的父亲,你这个儿子打我。描写一个白痴。但是这种人的心理状况今天也有,一个非常懦弱自卑的人,受了人家欺负的时候,也是想想:哼,我还怕你吖?我才不怕呢!我让你就是了。 “我慢!”这是一种我慢。 还有一种我慢,人生下来,现在我们称作“自尊心”,好听点。所谓自尊心就是我慢。喔,总觉得我了不起。这个我慢,这个我慢习气呀。慢心是不得了的唵,很可怕的,与生命俱来的。这都属于第七识的。这一生下来,就觉得,我总比你就不同,我就是比你好。最笨的人他觉得自己是聪明人,我还是比你好。这个人我慢。如果有了学问有了知识以后啊,就这个慢心增加了,谓作“增上慢”。所以学佛最忌“增上慢”。有一点功夫了,有一点心得了,呃嚯,然后哇,天下人都不在眼下了。嗯,看到过去一些老前辈学佛的,比如说熊十力呀、欧阳境无先生,我们当时就讲,哎,是二老啊,“增上慢”的,太可怕了,那是“增上慢”。那,太虚法师跟他也可以说同门啦,都是杨仁山的弟子,想跟他来谈谈唯识问题。太虚法师也不错呀,欧阳境无说:太虚!他还有资格来跟我谈唯识?不见!就这样“慢”,那个“增上慢”是严重得很呐。唵,有门道、有学问的人,那个慢心是越来越严重。这一种心称谓“增上慢”。 “增上慢”是非常可怕哦。诸位呀,学佛修道有学问,学者多犯这个毛病。学问再好, “增上慢”越大,使成道越难。所以我们大家要共勉之唵,共同要勉励。 说贪、痴、我见,主观的我见,情见,主观等等,慢心,这些心态的状况,都是跟着第七识与生俱来的,这一生下,带来的。不过我们要回转来讲,以凡夫境界,我觉得贪、痴、我见、慢,都是好东西,一个普通人没有悟道,如果没这几样他活不下去了,不想活了,白痴,一个最最没有出息的人,因为他有慢心,他也觉得他是定天立地的大丈夫,哈哈,这是另一面,谈一个普通心理笑话的话。可是对于修道,我们之所以不能证道,这几样东西,心态的障碍太大太大了。说第七识第一段偈这么介绍完了。 第二段告诉我们,“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换句话说,有些人爱睡觉,糊涂的人我痴越大。脑子聪明学问好的人,我慢我痴越大。但是越糊涂的人越爱睡的人,我慢更大、我痴更大。就是这个第七识的“我”,你要注意。说这个“我”哇,这个是第七识意的根呐,它在哪个地方的心态作用——“恒”经常的,“审”,这个“审”你注意哦,会审察,仔细得很,我们这个意识的作用有时粗枝大叶啊,比如对一件事情,人家说:唉,你这个东西送给我好不好?我们有时候高兴这个意识说:好哇!你拿去!嘿,意识作用。过后,他拿走了,又静下来一想,心理:这个不对!太可惜了!刚才怎么给他了?这个,第七识的审察自己,你看不出来,没有去。那都是第七识的、意根的那个“我见”来的。所以它“恒审思量”,这么样的思量,这样那样。嗯,那个细的很。不是我们普通心理状况所了解的第六意识、第七识。“恒审思量”这个一起思量,这个念头一起作用,“我”就在其中了,这就是我嘛。因为我怎么可以这样,我不可以啊,哎,我怎么送给它,我怎么答应了他呢。就是比如说,我们这件事情,过后一想后悔啊。睡着了、将睡未睡或一睡醒了,思想第六意识门面都没打开、没开张的时候。在那个迷迷糊糊中间,那个作用就是第七识。我思的意根来的。“恒审思量”,我,我见,“相随”。所以西方哲学家比卡尔所讲:“我思则我存”,我跟他说,比卡尔很不错了,真有见地,已经到达这个认识。就是汪阳明所讲的良知良能也只认到这一点。这是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学的四大教的名句。但是汪阳明也是打坐的哦,他也发过神通喔。他是看到第六意识的根——第七识这个境界。认为这个是良知良能。第八阿赖耶识影子他都没摸着。可是你要晓得,一个修养作功夫到了破了、转了第六意识,能够到达第七识境界的人,决定可以成大师了、大哲学家了、了不起哦,智慧超人一等。因为第七识里头有个别境慧,这个哲学家的思想都是别境慧出来的。文学家有时候名句,那个好的文学境界自己都不晓得怎么写得出来的。那个也是别境慧出来的。所以啊,这个第七识是这样:“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有情”是众生。这个“我思”是跟着我,跟着你,昼夜跟着你。“镇”是把你压住了,把你压住在那儿。“镇昏迷”,这是我们的无明,所以智慧出不来、不能悟道。整日昏昏。就是这个东西,执我见、着我相。 “四惑八大”什么四惑?四惑都有、八大烦恼都有,“相应起”。这些东西最厉害。四惑八大这些东西都是这个意根——第七识的作用。“六转呼为染净依”。哎呓,但是你说这个我见第七识怎么修到无我呢?我们怎么样达到无我?空掉、把我空掉?嘿,要它前面那个东西——第六识转了,它(第七识)也转了。第六识这个是阴阳两面转的。第六识转了,第六识完全空妄想不起,变成清明在恭的时候,第七识也变成净相,干净的这一面,这“我”变成干净的一面。第六意识一动,一冒火了,一起念头了,第七识也变成黑暗面。这第六意识跟第七识它两个关联着,那么密切。这“六转”第六意识转了,“呼为染依”染,就是染污了,反覆受污染了、被外境界的污染,第七识被污染了。因为第七识它本身啊,虽然有个我见,他不会分别思想,带领它做坏事的是第六识。所以《西游记》上把这个第七识扮成哪个师兄弟呀?就是那个“沙和尚”光是挑东西的,跟着后面挑。那个猪八戒是情感,猪八戒骗沙和尚:嗯、嗯,师兄啊,你不要听猴子的,猴子就是第六识,不要听孙悟空,听我的。那个沙和尚也莫名其妙,听猪八戒骗了。碰到了孙悟空即第六意识:你怎么那么笨又听老猪走了,怎么听这个感情走哇,你跟我来嘛。嗯,沙和尚又跟着猴子来了。哈,“六转呼为染净依”。它自己(第七识总是受感情污染和被第六识造业牵累)没多大主见。 你看我们禅宗的六祖,你说他一个字不认识,任何宗教,他的徒弟们,他不认识字啊,那些跟着他学的都是第一流的法师第一流的学者。他平常听他们讲完了,他可以跟他们作结论的,所以六祖他唯识讲得最透了: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圆。说悟道的人,第六识先空念头、空掉了,第七识就是因上转,初初悟道,对一个清净法身的境界,现清净法身容易。你要想把身体也转过来,肉体四大,心物一元就转变,把六根、五根都转变,也具五神通了,起作用了。这报身、化身的成就哇。五识和第八阿赖耶识要证得佛果以后才变得了哇。你看他老人家两句简单扼要的话。把唯识修持的道理,唉呓,六七因上转。说我们修净土念佛的也好、修禅也好、修止观也好。初步的要空转,转这个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清净,空转了,那么差不多了。第七识跟着转,所以说六七是因上转。前五识、第八识,前五识我们不是讲过了嘛,要到第八阿赖耶识转了,前五识才能转,很难呐。所以是:五八果上圆呐。所以第二首就讲:“四惑八大相应起”,第六识转了,“六转呼为染净依”第六识修到位了,第七识具生我执也跟着庄严起来了。它是这样转的一个东西。 下面讲得道的时候,“极喜初心平等性”,那么第七识这个具生我执,它与第六意识相依为命,它是第六意识的根。所以菩萨登初地,欢喜地的时候,刚刚悟道的时候,功夫到了三际托空,在三际托空透出来这个别境慧,突然一悟,所以大家要问禅宗怎么是个悟道,你就是做到三际托空,那个是心量的境界。你悟了没有,那个悟是般若,你在三际托空心量的境界里面透出了这一悟,出别境慧,啊——是这个道理!这是悟哇。 所以大家看一些禅宗语录讲错了:破初关,未参禅以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悟道以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个是功夫境界、心态的状况,这与悟不悟没关系。这只是看到一个境像心呐。那我们把第六意识摆平了,你看一切境界都不同了。任何事亦然。这没什么稀奇。说见道以后:见山不是山,这是空话!所谓悟道否?禅宗这一悟——“慧”透出了。但是要这个正知见解、心量的见解,到达了清明,这个见解,透出了慧——谓作悟了。不是说你们拿着某一个清明的境界,抓着这个境界,说哎呀,我得了道、我悟了道,你不是自己欺骗自己嘛。 所以我们上午讲到明朝那位明师父讲大多数人生只作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多半在这其中过。要特别注意。所以第七识,初地菩萨得道的时候,等到欢喜地。就是初地的欢喜地啊。就是四禅八定的初禅功夫配合。何谓初禅呢?“定生喜乐”,即是初心“平等性”。虽然菩萨一登地,见到自性空性的时候,初地登欢喜地,我见没有了,我想没有。看一切众生都是平等、慈悲的。所以唵,“极喜初心平等性”。但是,换句话说,我想在座,好几位都有这个经验,当你用功好的时候,心境很和平的时候,自己好像的确没有我相,人家侮辱你打你一下都不会生气,觉得每个人都很可怜、都很可爱。会起慈悲心。“平等性”,我跟你都平等、一切平等。但是这样就是无我吗?没有哦,还早哇。初地菩萨登地刚刚见到这个无我的平等性。真正无我要达到八地以上的菩萨,“无功用行我恒摧”。到达第八地菩萨,那我们刚才以禅宗比方,到了破重关的时候,“无功用行”。 “无功用行”很难了。不需要用功了,虽然不再用功,行、住、坐、卧,都在定中、都在慧中。在水里游泳也好、你去打滚也好、跳舞也好、打架也好、开车也好、登山也好、滚下来也好,你都在定慧中。不需要用功修定慧,“无功用行”。 所以我们晓得,像禅宗的祖师赵州和尚大禅师,八十岁了,还到处找明师访道。说“赵州八十又行脚”——到处去参访善知识。但然,他是方便讲的话,人家问他老和尚:您是大祖师八十岁了,还在外面跑什么?为了这个要达成一片呐——此心还没打成一片。禅宗说还没打成一片,就是说还没有到达“无功用行”。你还要用打坐作功夫入定才有,不打坐不作功夫,你那个道就倒掉了,就不在道上,那个道就像茶杯要倒出来了。用功才有道,不用功就没有道。你这个道还值什么钱呐,不值钱呐。所以菩萨到第八地以上,“无功用行”,所谓第八不动地,不退转。没有到第八地以上的菩萨,你功夫再好,智慧再高,还会退转哦,还会退转到六道轮回里头去哦,还在那里转的哦。到第八地以上的菩萨,在不动地才不退转。但到这时是“无功用行”呐,不需要用功自然用功,无往不是道,无一不是禅。到这个时候才真做到了“有我的无我”。 “无功用行我恒摧”。永远真正无我的,人无我,但是第八地以上的菩萨,只破除了人无我,法无我还没完全破干净哦,还没到达完全干净。所以“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真做到法无我的时候成佛了十地以上的菩萨,进入了如来地了。那么还有我或没有我呢?对不起,还有我。这个我是什么?佛的大慈悲,千百亿化生,一切处度众生,是“他受用”。这类菩萨的这个我哇,一念意动,这个我念一动,哎呀,我要救这个人,这一念意动,就化身出去了,这种“他受用身”,这个化身,教理上也称谓为他受用——为利益你而用,一切的动作都是为了帮助你,乃至打你骂你一切等等,爱你、笑你等等,为了利人。所以佛菩萨的境界,化身千百万亿,这个身,像释迦牟尼这一生,来教化我们这个世人,这一生的释迦牟尼的肉身,也就是“他化——他受用身——为我们一切众生”,这个他是我,引度他的一切众生。所以成佛有我,这个是大我,这个是真我。所以佛一生下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我来了,还是有我。说难懂吧?所以修行之难呐。先要无我,后来得真我,是这个样子。但是这个真我是涅槃经上讲:常、乐、我、净,这个我。这个我是如来地境界,成佛了的境界的我。说“如来现起”现量的,要起就起。看这个众生,所以观世音菩萨循声救苦,以三十二变化身,救度这个世界。岂止三十二?在密教里头,二十一亿真度母,也是他的化身。吖,正法明如来准提佛母,就是他的真化身,都是他的化身变化。这些身有时候化成二十一亿真度母,所谓密宗绿度母、红度母、白度母等等,有时候又“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观世音菩萨何以有如此的功德,因为他早己成佛了,他的本名谓正法明如来。吖,正法明如来化身在这个世界是观世音菩萨。与西方极乐世界观世音菩萨也是他的化身,是正法明如来。这一些化身是如来的境界。”现起他受用“,为了众生,自己”我“化身出去的我,这种境界要到十地以上的菩萨到佛地,这个我是真我的成就,常、乐、我、净。 第七识,我们也交代了。现在讲第八阿赖耶识,麻烦来了,呵,讲第八阿赖耶识。陈先生前天提出一个问题,投胎的时候,据他也亲眼看到他的家乡,因为他跟我同乡,不过不同县。陈先生浙江吴兴人,他说看到家乡的有人的确到妈妈要生的时候才来投胎。他说前天,听了三生师上这个事情他问我,是不是入胎的时候就投胎,还有半路投胎、有出胎的时候投胎。因为我们昨天讲得来不及,我都讲到唯识第八阿赖耶识,详细说明这个问题,我看看今天时间不够。先念了,现一次再专题报告这个问题,噢。 第八阿赖耶识,这是根本,“性唯无覆五遍行”, 第八阿赖耶识,没得盖覆的、它没有躲藏在哪里。无所不在,就它阿赖耶识,无所不在。心物一元,无所不在。它自己的性能这个“无覆”。 第八阿赖耶识其他的作用,心态的状况,它没有。心态的状况,第六识、第七识有。前五识有一部分。第八阿赖耶识,它没有心态状况。是这么一个东西。 根根,等于我们一棵树的,它这个种子所生的树根。第八识等于这个树根,第七识等于这个树干,第六识啊树干的中间、那个左右的中心,前五识是这棵树上开的花、结的果。比方,我们把它比方这么个东西。所以第八阿赖耶识,他其他兄弟没有,可它有这个作用啊。 “五遍行”—— 作意、触、感受、想、思。所以你们有许多打坐的要老命。这就是很多人理路不懂、道理不懂,理论不懂去盘起退来想试验这个生命的科学。你怎么做得通嘛。总觉得,哎呀,我真的很定呀,就是也没有念头,可是我总是要晓得呀。好像它学死人才好。完全不知道他才认是定。你要晓得第八阿赖耶识,尽是有识哦。自己识都没有,你不是闷绝就是昏沉,不得了、大糊涂喔。它尽在“五遍行”中,都牵第八阿赖耶识喔。所以说入定的人,一点也都不知道了,那名为定呀?那是你的佛法,你自己乱解释的佛法。所以一般人认为:哎呀,打坐应该是什么都不知道。咦,我越来越清醒吔,越来越不要睡觉了。嗨咦,那是当然了。哦,你以为越来越糊涂、越来越爱睡觉、乃至睡着了以后什么都不知道,这名为入定啊?这名为变猪,真的呀,这样修下去果报是变猪。不仅是我这么讲,宗格巴大师也是这么讲,很多祖师吩咐你:必要以为昏沉的境界是定,不要因这个造恶业,那是错极了的。无念的话: 观察圆明照大千,但是自己没有动思维心,没有动分别心,那个就是无念呀,就像镜子一样,照天照地,千毫意动都知道。那就谓无念。不是无知哦,说你功夫越好越不要失念,越清楚是当然的呀,清明境界现前。所以吖,可不要,许多人不懂学理,乱去修行。我几十年常教你们想学就要穷理呀,嘿,老朋友新朋友不听我劝,不听我也只好算了,跟我没有关系,你爱去变什么你去变,下一次我碰上你:来来来,有来了再劝说,变狗也好、变牛也好、变狮子也好、变老鼠也好,再教你嘛,再不听话,又去变去嘛。是这样,不是讲笑话,很严重。 所以它里头有五偏行——阿赖耶识。这句话讲完了。“界地随他业力生”,这个宇宙分有三界九地,这个列表在书后面,整个宇宙的万象,都是第八阿赖耶识的功能变出来的。这个功能谓业、业力。三界六道天堂地狱,畜生恶鬼,鬼神有没有?都有,怎么变的?不是上帝、不是阎罗王、不是玉皇大帝、也不是佛、也不是菩萨,是我们每个人第八阿赖耶识自己的业力所造的。“界地随他业力生”啊。 “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小乘的罗汉、声闻、缘觉,虽然他自己觉的证得涅槃、证得空,他都认不清楚阿赖耶识是个什么东西。“不了”,他根本不知道——小乘罗汉——根本不知道。所以还不算悟道。所以在楞严经上,佛把声闻、缘觉都骂成外道。所以五蕴——色、受、想、行、识,识蕴里头,十种外道。因为第八阿赖耶识他不知道。“二乘不了因迷执”。 “由此能兴论主争”,这大乘菩萨,有些也搞不清楚,所以佛过世以后,有《成唯识论》啊《辨中辩论》啊《中观论》啊《大智度论》啊,这些菩萨没办法,不得不出来作论。就论这个道体这个东西。“由此能兴论主争”,意见上、思想见地上有差异。 第八阿赖耶识,首先我们要了解第八阿赖耶识,说把这个心的作用,分成八个部位——八个识来讲,最怕的呢,连佛都很害怕,很害怕什么?害怕一切人,听了唯识啊,被唯识的道理困住了,所以佛在《解深密经》上讲一个偈子:“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 “阿陀那识”就是阿赖耶识的另一个名称,另一个作用,就像我们普通讲,生命的根源,说这个识啊,最深最难懂,最细了,过去我们这个生命无始劫以来,这个生命,你说它是空的,于学佛人容易讲,空的,空就是一个现状,空不等于没有。那么你说这个生命是有的吗?有也只是个现状,并不是真的,像我们这个手巾、像这个茶杯盖,现在有个东西可以抓到这个有。生命不是有,是个假有。是空有都不是。那么它究竟是个什么呢?佛举了个比方,像一股流水,一个瀑布一样,没有断过。但是这个瀑布,是个不变的东西吗?不是恒常的东西。是有很多的水分子组成,一股力量永远向前面奔流,旋转奔流而构成这个瀑布的形状,你分析它,其中没有一个东西、没有一个水会流出,但是也不能说它没有水。说我们生来死去,一切的种子,说一切又可把它分两个方面:一切有为法与无为法。有为法包括宇宙万有。无为法包括一切圣贤成道的,所谓拿中国文化讲:包括一切鬼神仙佛等等,一切先佛证得无为法。这都在一切以内,就依一切种子像一股暴流水一样。那么佛只好拿这个比喻来讲,说究竟又是空。讲个“空”,大家又被“空”困住了。讲个“有”,又被“有”困住了,讲一个“非空非有”、“不空不有”、“即空即有”又被这些困住了。总是不能解脱。所以佛说非常难讲。说平常我不愿意讲这个八识的道理。“我与凡愚不开演”与凡愚不愿意讲,恐怕大家听了以后又抓住一个八识。认有这么个东西。 所以我们现在讲到阿赖耶识,首先认辨识,我们再三提到唯识佛学三个名词可以开发:心、意、识。这三个名词我再三提出来,大家都很熟。可是大家没有仔细去研究、去参详它。这个心,我们有现在的观念,把它当成一个本体,我们这个生命根源这个本体,它包含了两部分:心理的、精神的和物质的,这两个。 所谓心物一元。是一个名称、是一个理论,这个是心。并不是我们现在能够思想、大家活着精神很好,今天都没有死掉、也没有生病、能够思想能够感觉、能够只觉的这个心是“意”。心起的作用,第二重投影,我们拿现在的话来讲,心的第二重投影、最活泼的、能够了知、有知觉、有感觉的,这个是“意”。 什么是识?心的第三重投影,普通讲:了别就是识。心给今天头脑很清爽、能够分析清楚、听这个话听得很清楚,就是“识”。那么识这个东西,在它的作用上是,了别,明了的了、完了的了。分别这个别。在它的、在我们生命上,了别这个东西有染污作用。容易被外界所染污的,说它有染污作用,也谓“染污识”。识,就是能了别染污。那么这个识,普通我们谓作,一般的说:念,这个念头。那么实际上这个念。比如大家在座学佛学道,打坐作功夫,不论你功夫怎么好。打起坐来定,乃至你能够出神。拿到家来讲,可以出阳神,普通都称谓阳神,是这个灵魂修成了从顶上出来。人家看不见你,你看见人家,你来也可以喝茶,也可以拿毛巾,不过毛巾还是在这里,还没有拿动,这是出阴神。阳神就不同了,如果有人出阳神的话,他坐在这里,也在这里听讲,他要端茶杯也拿得动杯,毛巾也拿开了,这个是阳神出体,当然大家也没看过。一般相传这个人出神,从这里出去。真达到最高的功夫,这个神随便从哪里都可以出。但是就是说,你出了阳神,成佛了?得道了没有?没有!没有了道。这是你的功夫,还是念,念,就是阿赖耶识的种子。所以呀,我们说:心、意、识。念,拿现在漂亮名称曰:生命的功能。 今天我们首先要讲,第八识是怎么投胎的问题了。那么原文的句子要记得哦。这个第八识的偈语:“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後来先作主公”。这讲第八阿赖耶识的这个部分,最后这个根根,上次是拿树来比方,它谓根。这个说识啊,心意识,心,我们这个心念像什么?所以名为识。比方,第八阿赖耶识根,这是比方哦,不要被比方骗住了。比方听过了,了解了,那个比方就不要了。第八识等于一棵树的树根,第七识等于树的干,第六识是这个树干中间的中心,前五识等于支杈。我们晓得这个识,心意识。比如讲,我们现在活着,像这个心呀,开了个花,所以讲禅宗,“释迦拈花,伽叶微笑”。我们现在活着的生命的确大家都是一朵花,开得很茂盛,这花里头找不到它的果,任何一种花里头都找不到它的果,只有莲花,它是花果同时的,其他的花里面没有果,但是这个花变成果的时候,果成了,花就落了。果成花落。所以我们心意识,这个状况没办法找到它。当然除非你大彻大悟,成就了。否则呢,别人可以看到、得道的人可以看到其他的人心意识。等你死的时候,你这个花落了,那个识的成果跑出去了。这个名曰灵魂。是这个道理,噢。 现在这个第八阿赖耶识这个偈颂,玄奘法师归纳起来要我们记得。这个心,根本的功能,有三藏,什么三藏?不是经律论三藏,别搞错了。“能藏、所藏、执藏”这三藏。能藏:它能藏过去、未来一切万有的种性——有为法、无为法,它能藏。所藏:所藏也名含藏,说第八阿赖耶识是含藏识,能藏、所藏,执藏:它抓得牢牢的。所以呀,这名曰三藏。它所形容第八阿赖耶识,这个三藏的性能,“浩浩”——形容词,像大海一样,如暴流水一样,“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不可穷”。 那么,这个心怎么来的呢?像深海一样,深的海。“渊深七浪”,前面七识起了波浪,外境界,我们七识一动、心念一动,心念对着外面的外境,外境风动,外境一引诱,波浪越大,等于是作用越大。所以你看由这个道理,现在说西洋心理学,乃至婆罗夷的他们的心理学,认为唯物思想的心理学也看到了一部分,认为人的心,是受外境的影响,环境能改变一个人,因为这个“境风吹识浪”。这个“境风”一吹呀,心识的波浪越动得厉害。所以啊,普通只晓得是这个境像(影响)。这个问题要注意哦,一个学佛法的人这要追问了。我也经常告诉青年同学不要那么乖,做人要乖,学问不要乖。你们现在青年人刚好相反,做人很不乖,思想啊乱跑。真想学问啊,乖得要命、笨得要命,没得思想。什么道理呢?“境风吹识浪”,那么我就要问了,外面的这个境风是谁动的?是上帝发动的?还是菩萨发动的?对不对?如果境风也是我本身心识动,那么何以造“境风吹识浪”?这句话,在逻辑上变成“二元论”,不是“一元论”。所以学佛,真正智慧之学要留意哦。所以,佛说:我说法四十九年,没有说到一个字。逻辑问题,又有文字言语,没有般若编辑,一定出毛病。就比如讲,这句话也出了毛病:“渊深七浪境为风”。那么一个错误的思想是外境引动了这个心意识?好,就再来一个唯物学者的看法,唯物哲学的看法。那科学,你所谓讲心经上这个是空洞的名称啊,也说外境的重要哇。外物都重要,你心意识因外物而产生的呀?唉,“渊深七浪境为风”?外面境风一吹,你心波就动摇噢?啊,这问题就来了,说这种地方就要参了。实际上,这个“外境风、识浪”都是阿赖耶识自性的功能,能藏所动的,一动的时候就是两面,就是拿补充的话,就是中国易经的“阴阳”。“动则得咎”,一动,就有阴,就有阳。阳的一面就是心的作用。阴的一面,有形的变成,那就是物的作用。它两个互相为因果。“心能转物”,但是,在心不能转物以前,物也能转心。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你说这个天气很热,你说我“心能转物”,不流汗!不流汗!可是汗还是照流不误。不过你心里头可以做到不热,可是汗还是照流。心物两个力量是相等的。它是一体的两面。现在我们暂时不讨论,简单的先讲过这两句。 现在重要的是陈先生上次问的,今天要讨论了。这个东西是我们生命的根源。“受薰”它接受外界自然的熏习,修行,我们佛法名曰:熏修。这个熏,什么是熏啊?熏腊肉一样,熏烟一样,这个香,天天点香,这个地方天天熏、熏、熏黄了。黄了,再熏就黑了。人的习惯是慢慢熏成的,慢慢连续熏习。所以教我们念佛、拜佛,或者是做好事,慢慢把坏的根性熏习过来。所以许都人天天讲修行,坏根性真正修行在熏习好的熏习路上走了没有?没有。没有,永远也修不成。所以,“受薰持种”,我们这一生的所接受的教育思想、自己的行为等等。接受现行的熏,名“现行”,这个现行的熏啊,就是变成未来的种子、未来的种性。那么,我们这一生的个性,等等,就是前生、多生累劫的“受薰”来的现行。现行变种子,种子变现行。 所以懂了唯识这个心理道理,我们看世界上乃至看历史,因为谈古人方便,谈现在人麻烦,碰到现在人罗唆。你看历史上的古人,这些大英雄、大人物乃至小人物、男人物、女人物、老人物、少人物,凡这历史过后一看,他一生的过程,他一生下来就决定他的一切的命运。为什么?他的种性熏习的不同,除非是大英雄、大圣贤,这一生把过去生的种性自己硬把它变过来。所以名曰大英雄。所以佛啊,称为大雄、宝殿啊。那怎么样称为大雄宝殿?世界上真正大英雄就是能够转变了自己。除此以外,没有英雄。这是很难。 比如我们讲历史上,我们大家中国人喜欢读《史记》嗯。看到项羽跟刘邦两个人都看到秦始皇出来,刘邦看了秦始皇那个威风,讲了一句话:“唔,大丈夫当如此也”。作人呢,就要做到这个样子。这个话可就含了叛变思想,但是很厚道嗯,做人应当做到这个样子。项羽一看,他讲的就不同了。他看到秦始皇出来,“唉,别可取之代之,格老子可以把他拿下,我也可以这样”。同样一个惯例,两个人表达的心理就不同。所以决定了他事业成败也不同。 说个性、这种个性、天生个性哪里来?多生累劫的那个种性来的、熏习来的。比如一个植物的种子,你把它移了一个土壤,怎么变,它那个种性不变。苹果还是苹果,香蕉还是香蕉。你把两个苟合起来名曰香蕉苹果哇,它香蕉还是香蕉,苹果还是苹果。种性不变。说修行的道理就在这里。 所以这第八阿赖耶识啊,我们生来死去,怎么生怎么死。“去后”,人死的时候它(第八识)最后走,“来先”投胎的时候它先来,“作主公”就做这个主。好,现在很难啰,这碰到问题来了。这个也是陈先生问的,拖了三个礼拜了,把他这个拖在胎里头没有出胎——哈,人怎么死、怎么生?怎么修行这个道理。我们先从人怎么死讲到生哦。根据佛说的道理,简单地可很简单,详细讲非常麻烦,详细讲专门生死问题大概都要——像我们现在两个钟头一次,起码要一二十次才比较详细。 我们人活着现在这个肉体,在佛典讲:四大假合为身。四大,地、水、火、风。这四大。风就是气,我们要气、需要气,没有氧气就会立刻死亡。一秒种没有氧气就死了,氧气就是风大的一种。“地”就是骨头。“水”就是身上的血、液体。火就是生命的热能,这四大,四大组合构成我们这个身体。每一大,就是大类、一大堆。每一大,用一生。大体的归纳,不是分析。一百一十种病,这关于骨头的生病,有一百一十种。血、液体的病,有一百一十种。四大有四百四十种病。每一种病都随时可以使人死亡的。 比如感冒伤风,我们讲,着凉了。小病一桩,没什么了不起,同样会死人。那么着凉在中医的道理,就是个传,传染的传。着凉有时候走入肾经,有时候走入肺经,走个经不同,看各人身体,业力不同,就是凉一下也可以是你马上死亡的。你不要看得小病,比如讲破一点皮有什么了不起呢?如果因细菌得了破伤风,也立刻死亡,这随时可以死亡。生命是脆弱得很。尤其是呼吸气,一口气不来,这个气不能往鼻子吹,把它蒙住了,一出取,吸不进来,立刻死亡。很简单。死亡是随时的事。这个身体是非常脆弱。那么人能够根据年龄正式死亡的并不多。多半我们的死亡,都是不正式,都是横死的。大的横死比如说,寿命没有到自杀,车子撞着,飞机掉下,掉到水里去,被火烧了,等等,这些是横死,这些是大横。实际上我们普通生命都是横死,自己没有照顾自己、医药不对糟蹋了的、被医生耽误了的等等,统统归到横死。横死不谈。所以你看我们中国人过去人死亡发的卜文,“寿终正寝”,很难了。尤其现在没有寿终正寝。所以我现在主张人写卜文,这四个字免了。寿终某某医院就好了,没有寿终在正寝啊,不是死在自己家里,规规矩矩那个房子里,自己应该睡的地方死亡,现在人没有啊。现在都是送到医院去,到太平间啊。现在卜文也改了,我看这几年,见到很多了,寿终某某医院,或者寿终某某太平间,将来进步,寿终第三号的火化炉,那也可以了。时代在变,死亡也在变。 现在我们先讲一个人,正的死亡,人要死以前,先是风大分离。先没有气了,呼吸不对了,你们大家到医院看过病人就知道,一个人要死的时候,唉,这个呼吸在这里哦,婴儿的呼吸多半、你看一个婴儿躺在床上呼吸,鼻子胸口动得比较轻微,小腹整个得动,呼吸曾长。年纪曾长就慢慢移上来,到了老年了,呼吸都到这里(胸部以上)了,死的时候就到这里(喉部)。快要断气了,没有办法,为了保存脑细胞慢点死亡,给他上氧气帮助他,使脑细胞不要死亡、多留一下。说死亡,第一个是风大先散掉,还句话说,死亡是先断气、气没有了。但是在这个阶段呢,这个死的人,假如是正常的,我们现在完全照正常讲哦。他的感受哇,是发生身体上肉体上,发烧哇、难过哇、还有觉得冷啊,很不舒服,总觉不对头,情况很不好,自己迷迷糊糊,发烧。那么在这个阶段风大分离。那要死的人有幻象的感觉,唉,或者觉得脚冷,给我盖盖呀,觉得风好大呀、风好大呀,实际没有风。他是有这个感觉,实际是他内在的风要散了,这个气要散了。所以这个时候,风大分离这个阶段还可以救药,不管中医西医、乃至明白的医生啊,天上医生、地上医生,想办法这个时候还可以医得回来。所以像西医嘛靠氧气给他急救。氧气是帮助调住这个命,还想办法把他医好。不过哇,现在大部分的人,一上了氧气就没得解决办法了,只好等时间了。如果没有氧气的帮助,很快就死了。那么正常的死亡,这个时候,或者将死的人感觉到,啊,这是正值弥留状态,迷迷糊糊,哦阿,觉得非常可怕。一切应付都不对了,眼睛看到、眼识见到的黑暗、迷迷糊糊的。 跟着来的是什么呢?水大分离,到了这一步呀,就很难救了,一定会死了。最大风险是什么?这个呼吸到了喉部不畅通“咡,咡……”快要断气。这时你要注意下面的肛门也要打开了、放屁了,大便流出来了。所以像有一个医生自己晓得,自己是医生,年纪大了,儿女也是医生,帮在周围用医,他自己指挥的,嗯,用什么药给我打,用什么针给我打,最后他说不要打了、不要打了,我肛门已经开了,就没有希望了。屁股肛门打开大便流出了。为什么?下面气脱掉了。侠气下降了,所以要死的时候下面大便,尿都来了。上面喉咙 “咡,咡,咡……”呼吸不畅,断气!好了,好像我死过一样,很有经验的样子。当然我们大家过去死过忘记了,都有“咡,咡”这个经验。最后一口气没有咽下来,有出没进。能咽下来就活着。上面气一出完,下面气一脱掉,就走了。上下气一脱开就没命了。这个时候水大分离,身上流出汗,下面大小便就是水大流掉了。身上出的汗,这个时候你摸是粘粘的。 跟着意识的业力,假设这个人不善业重,算不能看你们,大家都变成魔鬼相了,哎呀,这魔鬼要来抓我了,或者自己做过坏事的,嘿呀,这些冤家都要来抓我,你看、你看、你看!唉,某人要来抓我了,哎呀,不得了了、不得了了。哦,就是这个道理。这个时候天堂地狱,是你意识里头形成的,那么这个时候眼瞳孔放大了。人站在前面觉得很远。耳朵呢,你当面跟他讲的声音,所以你们大家念佛给他助念,这个时候:阿弥佗佛、阿弥佗佛、阿弥佗佛,那怕你念得那么大声、放录音机放得再大,阿弥佗佛、阿弥佗佛,你嗓门都叫破了,他听到觉得很远很远,偶然听到阿弥佗佛,引起他注意,已经不得了了,很好。恐怕那个意识散了,还不能,那个音乐佛号不凑巧,你念阿弥佗佛,你陀佛阿弥他也没法听到了,他当中被业力给隔住了,这股力量,既不是上帝也不是菩萨,是自身唯识所变的业力,把他隔住了。 如果这一生的修持心清净了。平常熏修,这个熏惯了的,一听到引磬“叮喑”这个声音:啊,阿弥佗佛,这个时候念,念头里有佛,所以让你们平常念佛,不是嘴里念,这个时候没办法嘴里念阿弥佗佛,你们搞错了,一般人说:你念啊,念阿弥佗佛,跟那个快死的人讲,我站在旁边说:哎呀,你这不是该死,那个家属还大声吼:你念啊,念阿弥佗佛呀。我说:他会念,就不死了。嗯,有一次我骂朋友的儿子:你滚开,他会念,就不死了。真是不会念了,这个时候教念佛,是心里意念佛,晓得就对了嘛。说:某人啊,你注意念佛啊,念,心念,念着佛,不是嘴里念不出阿弥佗佛四个字的呀。是心里有佛这么个印象。对了他就有办法,就不会堕落。唉嗯,碰到这些莫明其妙的婆婆妈妈、公公们:你念啊,阿弥佗佛啊,你要快念啊。吵死人,就像街上送丧的一样。又吹、又闹、又打,要,要,要吵死人。死人死在棺材满好,他又在后面又吹、又打、又敲,吵死人嘛。这个时候不要去吵死人。那他听的声音很远。 那么这个时候四大分离跟着很快了,我们讲话很慢。这是按正常的说,这里是报告很常见的事。那人要死的时候,就看到,自己哎呀不得了,好像下大雨啦,这就看业力哦,业力重的人觉得人被风刮到海边掉到海里、掉到水里了。噢呜,下大雨啦,狂风暴雨都来了,这个风是什么?是自己体内的气散掉,散掉的气——呈狂风的幻觉。暴雨是什么?身上的水大分散。这个看你平常做人、修持、善恶的业力。假如这个人是善人死亡,心地好的人,这个时候也晓得:汗流的,唉,哎呀,觉得好像湿湿的哦,啊,有这么个感觉,水份觉得到清,业力觉得到轻。当然你看做梦,我们大家都做过梦的呀,我们大家都做过梦的噢,我们在座没有一个人不做过梦的。也没有人梦中经常梦到天晴的,很少吧。梦中的境界都是迷迷糊糊的,没有看到过大太阳照着的晴天,懂了吧。假设有修持的人,临死的时候正是大太阳照着的晴天、无念、很清静,而是光明遍现。所以让你们现在修持就是这个啊。现在没有修持,你们大家打坐修道作功夫好,坐起来还不是眼前一片漆黑,偶然亮一下,那个亮一下,光影蒙头晃一下有什么用呢。嘿,你生死还有把握吗?一点把握都没有。少在那里吹牛了。不要骗自己了。这个时候普通人就觉得掉到海洋里了,害怕得很。而且觉得黑暗、狂风暴雨,要讲话已经没气力了,想告诉眼前的亲人,没能力讲了。这个时候就很快要死亡了。很快很快一刹那。像我们讲话半天了,死得时候没那么慢。然后就快要死了。觉得意识到了这个时候做不了主。第六意识渐渐分散完了。所以你跟他讲话,他:“嗯唵、嗯唵??????嗯、嗯、嗯谁、谁啊?嗯、嗯”就这样。你晓得这个意识分散了。你看我学得很像喔,当然就像我死过的样子,哈哈。真的死过,大家都死过,可是大家忘记了。大家又重经过,可是忘记了。你真记得,就是定力了。 那么四大分离到这个时候,跟着火大分散。身体冷却了,这个水份一出、汗一流,身体就开始凉了,还不止凉呢,而是冰凉了。冰凉到那里,火大就散了,地、水、火、风。暖散——凉却到什么地方,就算死亡到什么地方。所以唯识心意识这个是三个字写上:暖、寿、识,三样是连着的。意识心,精神还在生命上、在这个肉体上,就有暖气。有暖,识还留着,识还在。所以他寿命还存在。到火大分散的时候,水大分散过了,火大分散冷却到哪里就死亡到那里。那么这个时候,医生就可以测验了。最后出门分六道唵,按人体分出六道。善三道:天,天道,升天,天分三十三天,六十多层、六十多种——天道。阿修罗道,阿修罗道,俗称魔,不是那么难看的魔,也是天的一种。就像人里头的好人坏人,天里头的好天坏天,阿修罗,阿修罗道。这个还算善三品。人道,再投身做人,这是善三道。下三道呢?就差了,下三道,高级的,畜生,变猪、变牛、变马、变狗。饿鬼,就是我们讲鬼啦,再差的下地狱。 那么我们怎么样分别呢?一个人体非常明显。如果这个人死亡的时候,一身上面开始凉了,最后脚底心还暖的,下地狱去了。不过这种人,你摸不着,话是这么讲,凡是这一类人不得正死。咹,我们过去看得很多,现在在医院里,比较不同了。过去我们有很多大家,了不起的人,地位高、学问好、名气大、年龄老,活到八九十岁,老太爷一辈子怎么好,最后死的时候,房间里不愿睡、床上不能睡,弄得在地上爬,最后爬到猪栏、狗窝里头去世。很多哦。这是过去。现在有医院,有护士管理没办法。但是在台北我也看到几个人,修道的,道德平常都是——唉呀,什么老师、什么老师,高得不得了,道高得不得了,最后死啊,自己不晓得莫明其妙跑到马路死在阴沟里。最后人家把他救去医院救活了,身上没有身份证,搞不清楚是谁,最后把他救活了,活了在医院躺下去,他又偷偷跑出来,又死在阴沟里。这是什么道理呢?当然我们不敢保证将来连阴沟都没资格死,就糟糕了,啊,对不对?果报很难说,不要笑人家,这是讲道理给大家听。不一定的,这是果报,业力使然。果报,不是上帝、也不是阎罗王、不是城隍。也不是菩萨给你,都是自己造的。平生的个性,构成了你的结果,咹,要非常注意啊。那么这一类下地狱的人,老实讲,你摸脚心还摸不到温感。 咹,如果说己经都冷却了,只有膝盖头一般还暖和的,在膝盖头一摸还有一点余温,不个很暖。比全身冰凉部分要暖,去了恶鬼道。这一类摸得出温差。 这一身上面都死了、冰透了,肚脐略下一点还温暖的,去了畜生道。去畜生道死的人都很难看,样子变得很难看,变了形、怪模怪样的。 如果说全身都冷了,心窝还暖和的,再去人道,还会投胎做人。这一类人死的一定满清楚的,临终看看儿子啊、女儿呀、媳妇啊,看到这个掉两滴眼泪,然后说:靠、靠我恐怕靠不住啦,你们好好做人吧。嗯,这一类人,样子也不错。那么最后死了吧,好像看起来很安详。全身都凉了,摸心窝还暖,最后才凉,还要维持好几个钟头,两三、三四个种头不一定,最后凉。是人中再来,人道再来。 如果有些人,全身都凉了,眼窝这里最后还暖和,去天道。唯头顶这里还暖和一定是上圣道,没问题,但是这类人死亡比较好看。好像还脸红红的呀,像高血压一样,睡得很安详、笑眯眯的,有道德的人才做得到。而普通人不大笑,不过很安详像睡去一样。可有两种哦,这样是天道。如果上面头顶是最后冷却,样子有点发脾气,像愤怒的样子,去阿修罗道。所以这个意念呀,意念,比如说大家平常做人,很不、不准坏,脾气容易郁闷,爱闹情绪的,动不动心里就烦、生气、不高兴,实际上就是人中的阿修罗。脾气古怪、一定是人中的阿修罗,不像正着。你以为阿修罗一定是天道才有哇?这古怪,鬼鬼怪怪,这一类的人一定是人中阿修罗。面孔也不同的,你一看,一望而知。但是知道不说而已,这个东西不能说明的。这些是阿修罗道,也是善生。不过古怪有气恨。 所以说,人死亡的时候,不要去碰他,这样碰他的时候呀,他还是有知觉。不是感觉没有了。知觉还有。所以有时候,你看人快要断气,你一搬动他,他马上会皱眉头起来,脸色也变了,表示他那个知觉不高兴,你不要动他。我们也知道,到了这个时候死亡了,为什么还暖呢?刚才说过,暖、寿、识,三位一体的。哪个地方还没冷却,则第八阿赖耶识还没离开,死后、最后是第八阿赖耶识才离开。最快死亡是第六识分离。第六识什么时候走的?就是我们说的神识昏迷了,这第六识先走,那个我也不知道有我了。那就不谈了。前五识跟着第八阿赖耶识会有连贯的,所以第一个气将断未断之间,他的六根可用的话,眼睛耳朵还可以用,自愿者就要赶快手术取出来,冷冻起来,乘第六意识的余力还在,还可以移植到好人的眼睛里,还可以起作用。那你说那是两个识了?不是的、不是的,阿赖耶识是一切众生共同的共通的。所以说现在移植的功能绝对通的。咹,前五识跟着第八阿赖耶识,前五识,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要记得哦。所以,这个第八阿赖耶识是死亡的时候离开身子,“去后”,最后走的,谓“去后”。这个死亡讲正常的了。 哎呀,有几个人能正常而死的呀?所以我经常告诫老年朋友,我都经常讲,哎呀,你们学佛学道不要吹大牛啦,活着健康长寿、无病无痛,死的时候不拖累自己,不麻烦别人就行了。谁能做到?能够做到这样,不叫做仙呢,也要就叫做巅啰,啊——那样成仙成佛了,谁能做到?要死又死不掉、医院住两三个月,拖累了自己很痛苦哇,麻烦到旁边的人多痛苦哇。 我以前经常跑医院,什么荣中啊、台大,我现在懒得动了,懒得去摸他那个冷呀热的,咹,过去经常跑,那真是拖累呀。我看了问:你好一点没有?他答:哎呀,我要死了,恐怕靠不住了。我心里想,你早死了倒是福报喔。但是这个话不好讲,说我一个老辈子呀,没有一个亲人在身边,最后是我收拾的。最后我后悔讲了句话,嗯唉,一看不对了,我晓得马上断气了,因为他只有一个人嘛,还有个身后事,钱放在哪里我也不知道,那要我来凑钱,怕凑得不够,一定花个二三十万吧,买个棺材他也不肯收,告诉我不要把他烧掉的,那活着的话,我必须要做到,唉、唉、唉那怎么办呢?所以医生以来,我说:给上氧气!哎,这一上氧气完了,拖了三个月,大小便都在床上。哎呀,我一帮朋友、一帮学生跟着我苦哇。我一没去,我也让我学生跟我轮班。我也叫他老师,学生又叫我老师,这个罪你们要替我受一受啦。两个人轮班,上午大小便、还要洗屁股,刮大便。我那几个学生真可怜,我心里很欠安,拖了三个月。但是我想啊,我中间只要让他把氧气拿掉,立刻就走。我叫上去的,我不能叫拿掉,一拿掉还有谋财害命的嫌疑呢。这怎么办呢?嘿呀,真痛苦呀。所以那个时候我感悟到,他自己躺在那里背都烂了,需要我的学生也来给他照顾,抹一下背呀。哎呀,我一看他那样,我看那几位学生极信任了,我都很难做到,他们欣然替我应该做的时候都给我做到了。但是我觉得害了他痛苦,这个氧气一拿掉,不到三分钟就会走的,早应该走了。所以有时候,我现在吩咐大家:同学们,万一我要去了,千万不要给我上氧气啊,那多麻烦!要走干脆利落。哎,已经不能说预先告诉你们我哪一天哪一秒要走,已经很丢人了,还学个什么佛哦?(哄堂哗然)哈哈,好,先休息,等下再讲啊,先休息,哈、哈。(卷六终,2006、12、26听录毕) 唯识与中观(卷七) 一九八一年十一月一日南怀瑾先生讲演(共四十卷) 听录音记录(2006、12、26) 活着的时候,很快乐、少烦恼。少找自己麻烦。死的时候,不拖累自己,不麻烦人家。就行了。 首先向各位宣布一件事,咹,我们唯识这个课程,与中观研究,这样下去我看不得了,要好多年,受不了,我受不了,你们慢慢来不要紧,我是个急性子。礼拜三加课,礼拜三本来有时间己经结束了。礼拜三晚上八点到十点。这个唯识课,一个礼拜两次哦,礼拜天晚上一次,礼拜三晚上一次。大后天就开始。大后天是不是啊,张主任啊,大后天在考试咹,晚上没有,可以的,哦。好、好、好。那个几号哇?五号,啊,四号,十一月四号晚上,就开始嗯。就是说唯识这个课,再说一遍,一个礼拜两次,礼拜三与礼拜天,啊,晚上有事,没关系,调动一下咹,好、好、好,早一点,快一点,不要休息了。休息了一下,恐怕我们一下四大分散了,我就没有办法了咹.现在讲,还有一点告诉大家,说学佛的,大家在人家临终的时候,你们去帮助人家的时候,最重要,就是这个头顶上,临死的时候,你要真教他、帮助他,抓住中间的头发,这个头顶中间的穴位咹,用他自己手指头,每人都以自己的手指头,以手指根对前额发根,顺头顶测量中指尖处即是百会穴。抓住他这里的头发,抓住两三根,告诉他从这里走,叫他,在他耳朵旁边轻轻叫他。你从这里走,一定会上升。啊,记住念佛,不要妄想、不要发脾气,心要行善。咹,记住念佛。还句话说,他是一个信上帝的也好,信鼻涕的也好,都不论,你让信上帝的人,说,你从这里到上帝那里去吧,总好一点嘛,总比堕落的好一点,不要有宗教的严格的分别嘛。他要到哪个观光饭店去,你就让他到那个饭店去嘛。住一下再来嘛。再帮他买票引渡回来就是。都可以,抓住这里(百会穴处的头发提示临终人)在他耳朵旁边轻轻地讲,还有用。那么,实际上不止前面这一点,后面这一点更重要,我们平常打坐的人,后面这一点更重要。换句话说,是大脑后面这一点,靠后面这一点(手掌根对前额发根,顺头顶测量中指尖处即是梵穴)更重要。摸摸头没有用,头上光的,嗨。封住了。啊、咹,现在封得好好的。等到你用功打开的时候就有点希望了,那个骨盖哪一条缝,那个百骨哪一条缝。梵穴位,功夫到了会开开的,真会开开。那不是一般人能够修得到。你们不要认为在这里搞搞哇、打打坐会到达这样,嘿呀,不要打妄想啦。慢慢修去吧,三大阿僧祗劫。你修了三天或两个钟头就行了,那我就没得玩的了。说回来,这个地方要紧的吩咐了,咹.现在讲人,地、水、火、风都分离了,全身都冷却了,完全死了。据说,我只能告诉你,据说啦,真到死亡那一刹那,舒服得很。这是正规的死亡。怎么舒服?人好像脱壳乌龟,跳出来的一样。等于站在跳板上,他自己就这么嘟噜噜这么翻过来一样,嚯哦,好轻松。不过你想把握那样轻松,把握不到的。一下就吓住了。或者觉得掉到无比的深渊里头。就是刚才讲的水大分散了。到最后地大分散,那个骨头要拆开一样、筋骨拆开。那人到了那最后死亡的时候,己经觉得这个身体呀,给什么东西、给两个铁板呀、像耙山机抓掉分开骨骼,那个痛苦哇,或压着,压迫感一点讲不出来,咹,非常的痛苦,那么这个时候将死未死之前就有各种征象的,或者做梦一样,感觉自己跑到一个,哎呀,深山呐,比如说深山顶,哎呀,一下掉下去、掉下去,掉下无比的深,哎呀,掉到崖谷,哎呀呀,夹着了。咹,各种各样。各种各样一句话,中间如果详细讲,不晓得多少,或者觉得自己呀,给两个车轮子压住,压住了,哎呀,痛啊,全身骨头散了,叫天啊,天不应,叫地、叫妈、叫娘,叫上帝、叫鼻涕都没有用。随便什么都没有用。咹,这个痛苦哇。压住了。这地大分散。 到了最后,归到一刹那之间非常寂静,好像一个人跑到高空什么都没有,一下,这么一转,很舒服一下,没有了。那个舒服是大快感。大快乐一下就没有了,你把握不住。有啊!如果平常得道的人,修道的人,己经达到三禅天得乐的境界的话,这个时候,一把握,晓得自己肉体脱开了,好,这一下,当然也没那么痛苦,一下,哗,一大乐,一“定”,证果了。说平常修道,这个消息都露给你们听。看你们有没有把握,有没有这个福气了,就看你们有没有这个本事。这不是勉强做得到喔。要从心性的念头的习气的转变空哦,咹,到达。所以到那个时候把握得住。把握不住,这个阶段过了。普通的人,在那样很舒服、很快感呀!唉嘿,吓着,昏过去了。发昏了,咹.发昏了以后哇,就睡眠了。等于我们睡着了一样,死了。那肉体和你毫无关系。虽然第八阿赖耶识还没离开哟。因为你第七识、第六识完全己经过时了。前五识到这个时候也归到第八阿赖耶识,最后留一点点,这个一点点在那里,在死亡的肉体上,只有一点点关联啦。这个时候你完全昏迷不知道了。可是你要注意哦,第八阿赖耶识,这个肉体,暖——哪一部分还没有完全冷却完,你动他,与他那个分明的那个状态,那个状态不称灵魂,也不称谓中阴身。称死亡,死亡的业识。谓业识,也谓神识。说业识茫茫啊。这个时候还有点关联、执着还有、轻微的执着。那么到这个时候,这个尸体呀,是不是我?不会知道了,就是自己看到尸体,也不晓得是谁。假使认清楚这是我的尸体,你就可以活着来了。但是不可能,除非他的业识还应该活转来的人。活转来的时候也就像那个跳板一样,那么翻一下,这个跳板,嘚噜噜,嗯?怎么又醒了?像你睡醒一样,莫明其妙。醒来全身痛啊!难过哇。这是再活的人,咹.很少又复活的人了。不过我们人的生命有一种像假死,也有这种情形。所以很多人——外国的书、中国的书,报告,认为死亡的报告,我这一看,批它不承认。根本没有死亡完,第八阿赖耶识没有离开完,不名死亡。只能说我讲到这个阶段只能说是假死、还是名假死。 真的死亡呢,这时昏过去了。大概经过、大概很难计算,咹,大概经过冷时间三十六个钟头的样子,咹,就是一天一夜,像睡了一大觉。怎么?醒了!这个醒了是比方哦,注意噢,不要把自己死当做那么舒服,后了醒了,这一下!将醒未醒、不像我们睡觉睡醒,我们睡觉睡醒,摆着活着,醒了眼睛迷迷糊、胡里胡涂的,咹.哪个地方先醒啊,你以为我们头脑先醒啊?是下部先醒,是快要醒时两个脚先动起来。哈,你看孩子睡觉,所以我带学生,很难带,有些学生装睡,我都看到脚指头还在跳动,根本在装睡,还清醒的。咹,人将醒了两脚指头先动起来、跳动啊,不是脑先醒。这是活着的人。而人死亡到那个时候,清醒不是这个样的。呃!突然觉得有个光、那个光是无比的强烈,也不是太阳、也不是月亮、也不是电灯、也不是什么样的光,很强的啦!吓着了,吓醒了。实际上呢,我告诉你,这个就是本性的神光。嗨,平常打坐你们学道家、密宗、什么宗都不管了,你能够坐定到自性光明出现,是灵,咹,这个耀发灵性、平常就在光明定中惯了的时候,这个时候证果了。解脱了嘛,肉体解脱了,证果了。所以光一来,很高兴,噢嚎,原来如此,就定住了。当然“定”并不一定要那么打坐了。你那个时候觉得我要打坐!马上有个身体,还与你现在一样,就坐着你变佛了。你就变男佛呀、女的佛啊,都可以,随便你,千变万化。现在要变男的,看到男的你变男的,看到女的变女的,随便你了。这个时候不受任何拘束了。就是一片光。咹.但是,一个普通的人,没有经过修持,这个光,强烈的光,一照!昏了。恐惶无比。所谓空了,吓死了。说金刚经上讲,人见到空会吓倒,你们学佛天天求空,空的境界来的时候你吓死了,咹,天天想自性光明,光明来了你也会吓死。 那么这个时候,被这光吓昏过去了,无比的光、无比的空,一刹那之间,普通人没经历过,修道的人平常己经到达这个定力境界,所以这个境界一发现,晓得一切是本来自性。哈哈一笑,笑也不笑了。哈哈一笑是形容啦。嗨,就这么“定”了。啊,这期中就可以请假了。你说这个事赶不来呀,你躲一下在光中,没有关系,十方世界随意都可以来往。哈。 那么普通的人,被这个光,强烈的光,一照,这个时候,又吓昏,不过很快就清醒过来。一清醒过来没得光了,这个时候谓此生命名“中阴身”,俗称“灵魂”了。佛经也称“中有”。就是说这个生命离开了,另外六道之中的生命、另外这个生命还没得到以前,这个中间存在的这一段,所谓“中有”的阴境界,中间存在的所有境界,谓“中阴身”或“中有身”。 “中有身”是这个身。这个身体与我们一样,与我们做梦的一样,眼睛能够看,耳朵能够听,也能够晓得要吃。这都是唯识所变,其实没有一个肉体,我们这个意识——人,就是所谓学佛,打坐学佛修定,需要去我执,需要去身相,因为我们意识上,始终有个我。所以这个时候的意识起来,“中阴身”这个我,也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有。但是,这个身呢,是意识所生的“中阴身”。是意识境界。是属于意识。其实没有这个肉体。可是与这个肉体一样的感受、一样的作用。等于我们做梦的身体。你看我们做梦没有一个身体呀?但是做梦跟人家打,自己醒了,屁股还痛。对不对,有些人做着梦想妈妈、想着爸爸、想到哭得一塌糊涂,结果醒了,啊喔,是个梦,摸摸枕头上都是眼泪,是真的。同一个道理,说那个时候中阴身,一切都随意,咹.可是比我们现在不同。那中阴身要看哪里,等于有了五通,这个墙啊,山河、物质世界,没有阻碍,要看哪里都看得到。啊嗯,我想到美国看看我的儿子,看看我妈妈,念头一动已经在美国了。嗯、嗯,我想到什么地方?我想,哎呀,我妈妈还不知道我死了,我得告诉看看,你来了,还叫妈妈,在妈妈身上撞来撞去,妈妈也不知道,你的确抱着了妈妈,所以有时候我们身体感觉到好像忽然很不舒服,嗯,有这么个关系,有的,或者别的东西刚刚窜到你,不过没有关系,一点也不要害怕。鬼神跟我们在这个世界窜来窜去,有时候鬼啊神咹,从我们肚子窜过去,我们也有从它胸口窜过去,窜来窜去都没关系。等于我们在空气里面过来过去,等于那个鱼在水里游来游去,说天人鬼魔都在这个世界上。大家都互相,生命共存。这叫做和平共存,哈,没关系的,哈。啊,就是那么一个东西。 那么,这个中阴身。这个时候哇,来了。也会晓得我死了。那么你平生所做的事情、说得话、一幕一幕,像电影一样,快得不得了,电视一样。我们看电影,一个电影看完之后,个把两个钟头哇。那个时候一个电影剧本,你一生的事情,你几秒钟就完了,多清醒呀。哎呀,我那一点事情对不起,我当时偷了某人的手表,我还害了某人一句话,我故意挑拨的,或者什么,这些善报,业报,一幕一幕都出来。不止这一生,前生的事,再前生的事,再前生??????统统出来了。什么东西?能藏、所藏这些种子都暴现了。所以你们注意啊,因此你们说打坐坐起来,有时候听到念咒子的声音啊、看到什么东西啊,或者什么、哎哟,看到一个鬼,一个魔来吃我哦,吓死了,都是阿赖耶识种性所变,没有什么,没有什么。这一切都是如梦如幻。在这个境界上没有什么。可是你平常这个定力不够,老是这样,你打坐中间会有定力,你现在有肉体的病吗,你肉体存在,你定力再高,到了中阴境界能不能定是另外一个问题哦。你不要认为自己有把握呃,修到有把握。统统在身体上搞了半天,搞了几十年,毫无把握。没有用。嗯,有什么用?咹.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晓得哦,所以如果说,平常念佛的人,当碰到那个中阴身将生未生之间,这个肉体死了、那个中阴身将生未生之间,那个时候,光一来,自己平常比如念佛惯了的人,对于净土的信念很够的人,一看到光,一“定”,一念极乐、阿弥佗佛!阿弥佗佛一现身,就跟走了,没有错的,绝对的。你如果是信其它上帝的、信回教的人,到阿拉那边去都可以,那阿拉就现身了。嗯嗯,十字架一划,来!就带走了。哈。咹.实际上,他带你没有?没有。还是你带了自己。是你阿赖耶识种性业力所变现的。 那么所以这个时候,天堂地狱有没有?都有。我告诉你,你要看阎罗王嗄,生前的冤家啊,你平常一辈子害了一个人,杀了一个人,法律也不知道你,你自己老婆儿子父母都不知道你,到这个时候,一点都逃不了!嗯,果报现前,非常明显。谁都不能够欺骗了自己。咹,这个时候中阴身看一幕一幕地,天堂地狱,应该有什么就有什么,多着呢。这个简单非常简单地告诉大家。中阴境界非常多咹.多得不得了哇,很多,我只能讲到此地。 有两种人没有中阴身,注意咹.下地狱的人,业力重变恶鬼的人,吭,没有中阴身。这个生命一死,那边已经出生了,是没有中间停留存在的阶段。所以称没有中阴身。升天的人或者做佛的、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没有中阴身。哈,就是说,这边事一了,那边己经往生了,所以没有中阴身。 说有中阴身,是我们普通一般人,善恶各半,你说他坏人嘛,也没坏到哪里去,平常也没好到哪里去。你说这个家伙没有坏到哪里去,看去像个好人。你说他好嘛,也好不到哪里去。咹,树叶子掉下来,也怕打破自己的头,从来小的好事也没做过一件,这一类人,都跋有中阴身。 中阴身七天一个周期,这是一个问题了,嗨哎,宇宙的法则,这个七天之妙。七天一个周期。这个中阴身一生起,刚才讲死亡以后,一光一来、一下,一个境界,平生过去、三生的境界演出,把握不住,受这个喜、怒、哀、乐的支配,情绪的支配,咹,自己嗜好的支配,可恶的支配,各种习气的支配,一刹那之间,走了出来一个中阴身在飘荡、这个人在飘荡。这人中阴身飘荡无物质障碍、没有时间、空间的障碍。这个中阴身的存在,以我们人世间的时间来计算,一期七天,这七天不投生的话,不转生的话,这个中阴身又死过去了、昏迷了。等于人一样,我们人是每隔十几小时睡一次觉,中阴身是七天休灭一次、又要昏迷一次,第二次再醒来,又是一个周期,所以一般中阴身的存在不超过七个七天,七七四十九天一定去投胎的。乃至投到鬼道里去了,但是不会超过七七四十九天。 那么这里头又有人问咹,说有人请各类的巫师啦、各种的神秘画符念咒啊,把去世很多年的父母还可以找来对话,难道我的父母还在中阴身阶段?那不是中阴身,若还在鬼道、或在阿修罗道、或在天道,分神过来的,分神——分这个业识过来,并不是全体过来的。那是中阴身已经过去了,多半是有些托到巫师或者是化魂言救,还有乡下那个巫婆哇,哇啊,口吐白沫,呜呜地讲出来的:你家里契约放在哪里呀,连那个保险柜的密码都能够讲得出来,真的,或者过了三年、五年,把你父母找来。外国的也很多了,这个保险柜的密码不知道,打不开,结果把父母招来要很大的法术呀,把他招来以后,或者是由喉咙讲出来,托在那个人的身上,或者是其他的方法——扶挛,或者写出来,按告知的号码一拨,保险柜打开了。那么这个是真的呀?真的。但是父母他们这个身,不是中阴身,或者在鬼道,或者在其它道里头,因为这个神秘学的通灵的关系,把他分神——阿赖耶识的功能分过来一部分,而所产生的。生命的奥秘这个东西啊,里头是很多很多啦。大概如此,详细呀,在院的学生好好等你们研究《瑜伽师地论》什么什么等你们在这里搞了半天,书不好好读、佛法不好好学,一天不晓得搞些什么。啊嗄。“无语怨东风”吧! 现在回转来讲投生啦,咹.投生,刚才讲六道的生。六道的生就很复杂了,咹.六道的生非常复杂,尤其天道的生、阿修罗道的生都不谈。而且我们晓得,以金刚经的归类,四分道:胎生:我们人——胎生。还有很多动物——猫,也是胎生吧,咹,很多胎生的。卵生:鸡、鸟,卵生。湿生:蚊虫啊,苍蝇,这个湿生。鱼呀水族类是化生。化生也有许多变化生。变化生,很多很多啦。生物世界都是化学的世界,也要晓得。 有一位同学,记得这样问我,好像写信来,喔,要受戒,提前问:为什么这个世界上的人越生越多啊?嗯,这些灵魂哪里来?就是他方世界那个劫数——末劫的时候,那个业报没有完的时候,移到这边。这边将来这个地球毁灭,这个世界这些业报没有受完的人,受果报到哪里?另外他方世界去了。等于桃园的监狱搬到米兰,米兰撤掉了,像我们东门本来是个监狱,这个监狱撤掉,那这些犯人到哪里去了?这些犯人送到去太仓去了。是这样,业果报应。 十方三世世界,越是末劫的时候,这个世界上的众生人类越来越多、业报越来越多。也不用说其它的世界来计算啦,而是越到末劫的时候,过去的变昆虫、变蚂蚁、当老鼠的、当蟑螂的现在都来变人啦。咹,越来满街看到都是蟑螂呀,都是老鼠啊。你受不了哇,你到动乱的社会上,满街看到,胎魂复旺,所以在重庆抗战一胜利,我们几个人上街一看,不得了。怎么搞得,街上看到满街不是人形的脸,那么多的东西,大家都不呆了,回家了,天下还要乱!结果就是这一批,不是人的东西都投生来了,不是笑话哦,真的哦,这非要得道有定力、有眼通的人才看得清楚啊。有许多人也好、非人也好,后面跟着的那个影子都不是什么?都不是人相。那多得很呐。那全世界茫茫四海有几个是人影子的、修道的?乃至他生来世还能够做人生的?很不容易哟。咹.所以啊,大家要注意哟,口口声声学佛哇,不要在这个场面里头再把自己这一生的人身丢掉喔。很难的。 那么金刚经告诉我们四生道,楞严经及其他经说十二类生,有些生命是有相、有些是无相,有些是有色,有些是无色,有些是非有相、非无色,有些是非有色、非无相。等等,归纳起来十二种类的生命。每一道的投生方法不同,变化,就是色身、如果中阴身变色身,等一下地狱道的没得色身,活着或要病死的时候,他四生道的相像己经出来了,或者卵生道的相像出来了。那详细都讲麻烦得很。 现在我们只讲大概,把我们欲界,这个欲界人中投生的大概介绍一下。我们欲界,人中,佛法是分四部这个世界——南瞻部洲、东胜神洲、北俱芦洲、西牛贺洲。每洲人相不同。像我们南瞻部洲的人,人的面孔就是这样,长长方方圆圆的,长不长、方不方、圆不圆,就是那么一个怪象啊。不过我们自己看起来还是高雄山民呐,好,那不管了。那自己看着美就美了吧。咹,我们就是这一类,南瞻部洲的人,那么该到哪里投生,比如《瑜伽师地论》佛与阿难所说的《入胎经》讲得很清楚。有时候看到,当我们做梦常常是:哎呀这个地方风景很好,哎呀,这个湖面上,啊,唉啰啰,还有水鸭子,还有鸟在水上游泳,就这样投生,一定下生是贫穷、痛苦、残缺不全的地方,不全的胎。 若是圣人投生、得道的人投生,那个境界是天晴气朗,咹.排场很大,暖梦豪门,历史上说很多英雄圣人投胎,有许多的象征,并不是神话。在我,没有大家聪明,我是很笨的人,绝对相信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聪明人当然不同了,看到的。我是非常迷信的人,真的,我告诉你,的确是真的。这是什么道理?心物一元。境界,也是唯心所变。一个人比如讲吧,你们看看一个很大的场合、一个大机会的场合,一个几千人的场合。有一个人他不同、中规一个场合,全场的人都看这个人,好像与众不同,他有什么不同,还不是一个鼻子、一对眼睛,他有一股业气不同,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不同,那个年轻的高个子一上来,一看就要仰而望之、高山仰止的样子,他的业气就是高。当然除了高以外,还有别的没有那就看他的修持。这个是比方。这个是业力的问题。说投生四大洲的地区不同,这样一股气报告不完,咹.欲界世界的投生,这个中阴身飘到欲界,就是男女两性的问题,这个世界名欲界。这个欲界里头男女两性的生理,这个精虫、卵藏的结合。这精虫碰到卵藏不一定生人。一定要中阴身的第八阿赖耶识中阴力量加入,所谓三元和合而成胎。当然你们要问了,那试管婴儿呢?也三元和合。人工怀孕也要三元和合。不过不同,那第三元中阴身如何加入是不同。那是三元和合而成胎的。精虫卵藏,说这个欲界之间的世界这个生命中阴身,它到处乱跑。 所以我们中国人都读过一本《大学》四书,十目所视,十指所指。曾子,孔子的学生,决不迷信,讲的话是真的。我们不要以为暗室不怕亏心,你一个人躲在任何一个地方,你以为没人看见呀?!也有十只眼睛看着你,十个手指指着你。没有错,岂止十数喔?我们任何一个动作,旁边中阴身都看着我们。所以男女两个人偷偷摸摸在那做性的行为,旁边买票参观的不晓得有多少!真的,咹.那有缘的就来投胎了,告诉你,就是这么一回事噢。当然信不信在你了,讲不讲在我。不然你去求证去,等自己变中阴的时候,如果求证到记得打个电话告诉我,说是这个样子的。哈哈。 那个时候,中阴身无缘不隔,到处都来。但是无缘不相干。告诉你中阴身那么多,这个人呐,无缘呐,比如男女二人,或者一只公狗母狗,它无缘的话,之间无缘,一辈子没有人缘、没有善缘、没有结什么缘,它一辈子不要还帐的呀,那个中阴身不来、也看不见他们。 所以呀,我经常告诉你们,杭州城隍庙,前面一副对联,完全做对了。不但文学好而且对的。“夫妇是前缘”,说夫妻是前生的缘,“善缘恶缘”——不是善缘,就是恶缘。“无缘不合”——有缘两人才成夫妻。夫妻俩恩爱一辈子,白头皆老,是善缘。还报的,不知是你欠她,还是她欠你,搞不清楚了。那个吵架一辈子的、结果还动刀动枪,是恶缘,只有变成你的亲人啊,天天折磨你,才把这个帐还得快。这是恶缘,缘尽就散了。说“夫妇是前缘,善缘恶缘,无缘不合”。“儿女缘宿债”儿子女儿前生欠的债,该还的。“欠债还债有债方来”——欠着债就要来讨债,十个月把你肚子串个“西瓜”,像背了十个月“洋鼓”哇。像正月打洋鼓哇,麻烦,然后十个月完了,还要照顾一二十年,哈,我的嘛,这个日子不好过哇,欠的帐啊,非还不可。说,“儿女缘宿债,欠债”,一边是欠的,一边是还的,来讨的。“有债方来。”哈,如果我没有帐,她不来。中阴身入胎是这样一个道理。 就讲人道,人中阴身入胎的时候,这是根据佛经,你们不要多心,咹.我有经典告诉你们的。不是我说,佛说的,不然你们听了好难受。当中阴身见到男女俩在性行为的时候,这个中阴身该变成你的关系人,或者变成儿女。有缘来的时候,它老远就看到这两个人在亲爱,就像磁铁吸引一样就过来了,中间没有时间空间的阻碍你知道吗。正是“因缘会遇时”,过来的时候,它先看到男女俩个,一靠拢来的时候,就没有看到人,只看到俩生殖器,这个时候,一念之间,比如说它特别对男性有爱好,马上入胎变女性。假如这个时候,一念之间对女性有一种爱好的心理,变男子了。所以你晓得,婆罗夷的性心理学讲,女孩特别对父亲是一番感情,他也懂得一点点,可是到底不清楚。所以女孩子多半对父亲好一点。男孩多半对母亲好。是讲多半哦,这当中的因缘错综复杂。有些不是来还善债的,那个儿女是冤家来的。那没办法害你,只好投胎变你儿女。或者变你的父亲,变你的兄弟姊妹把你气的,想法子害死你。那还的最快了,那个受报最厉害。因为别人报你你还可以躲哇,变你的亲人,你躲都躲不开,那个痛苦给你受一辈子。但是你要知道,你前生也是这样痛苦给人家受的。它才会来的,现在变你的同事,变成你的朋友,看到你都瞪一眼,不瞪一眼心里就不舒服。不发你的脾气、不好骂你、看到你就:哼嗯,呸!这样弄一下给你看。嘿,就这么怪,你说为什么呢?他自己也不知道。业报!说修行就在这个地方哦。修行就在这里修行哦。你们的心理状态,我们对自己要检点。噢,以为光打坐,坐得很好,吼,我得道了!起了坐看的:哼!讨厌!那你打坐干什么用呢?!嘿,那个莲花本来己经长到那么大,一下就跨掉了。咹,所以我经常说,有时候莲花台一打一打的都到我那里来。就是这个道理呀。咹,修行在心啊。男女坐胎是这个样入胎。 但是你要知道,入胎的时候是人中再来哦。而投畜生胎也跟投人胎一样。比如我过去在大陆上学佛的时候,有个朋友一天在打坐,那不可疑,成都有个庙子。我们在成都军校的同学都知道,那个是中央军校,办在成都北较场。我们经常在军校上课完了嘛,有时还是出去溜达,虽然当长官的,有时自己也溜出来玩一下,尤其我住的地方是北较场的武担山,就是刘备登基做皇帝的时候,那个地方,出来大概到灯光那里拐湾就是文殊院——大丛林,说里头的和尚咹,七八个,我熟的很。哎哎,我这么一溜过去,每个和尚都看到了,哪里来?我说那个和尚都可以我去玩的。那么我们这帮学佛的都在那儿集合,我溜出离学校又近。这也是因缘福报好,哪有一个这样的环境呢,所以我经常溜到文殊院去。若是军校军号一响,跑步跑几步就到了。毫无问题,绝对不会失职的。 我有个朋友,白天打坐。这个文殊院后面有个大园林——大丛林,后面那个树,属楠木,那个长的高哇,我们带军帽无所谓,你如果带尼帽仰头一看,帽子吊在那儿。树长那么高,树长得整齐呀,树叶看去长得很仁慈、很谦善,那每个树叶展开,这棵树叶长得要碰那棵树叶,它们自己会避开。之间都留点缝。嗯,那妙不可言。那菩萨道场妙花香。后面有养猪的地方,人家以为和尚吃猪肉呢。不是的,那是有人放生放在这儿,那个种菜的和尚,我们认为他是个罗汉。一天到晚脏得不得了,专门种菜。千百人的菜,他俩供养给大家吃。他一天到晚挑大粪啊,都搞这些事。这是菩萨,是罗汉。那他就把厨房的剩饭剩菜挑来养这放生的猪一对,一公一母。这一对老兄啊,在俩个和尚保护之下,在那里“生生不易不为道”,所以生出小猪哇,多得不得了。他就把它栓在那里。我们就给他讲笑话,园头师啊——种菜园的名园头师,哎,园头师啊,给我们军校送两只过去,好不好?不可以,你们当兵的动手就杀掉吃了,不行噢,不行噢。就把门关的紧紧的。喔,连看都不让看。哎哎,园头师啊,我们不会吃啊,来玩玩的。他晓得我去就放心了。但还是怕我们带走吃掉。 我们有个朋友,修禅,学打坐。有一天坐得好好的,就忽然觉得自己昏迷了一下:肥仔,只见前面一个熟人——一位老太太。来来来,我请你喝茶,这书生最喜欢喝茶。一喝茶,就把他带到一个地方,哎唷,风景之好哇,啊——山清水秀哇。哎嚯,好啊,鸟语花香哦。到处好,好的不得了。哎呀,这个老太太还有好地方,我带你玩咹,你跟我来!老太太就把他带到一个好像熟习好像陌生的地方。他就跟着去了,到了那里,看到一座高楼大厦,喔,这户人家啊,富贵的不得了,拄赤红壁,朱红大门,因为成都还保留老古式呀。富贵人家,有地位的,那个门是朱红的。哈,普通都是黑的。朱红的大门,还有铜环,打起来“咵嗒、咵嗒”响的。老太太招呼他:到这里来!他就跟她进去,一进去,他就觉得不妥:哎,这是人家的,我又不认识,你怎么带我进来?老太答:没关系。噢,又进去,伟大噢,看到哎哟,游廊曲街呀,红楼梦上的花艳一样。又进去,忽然见一个房间,一个闺房,老太太又招呼他:哎,你来这里面去看看!答:嗨,这是人家的睡房嘛,你怎么让我进去?老太曰:哎,看看你??????你爱进去就进去,不进去我也拿你没办法,我是带你到这里了咹.他心里一愣,想:嗨这个老太讨厌!怎么这么不规矩,把我带到人家的睡房这里来?刹那间老太就离开不见了。不过他又不甘心,这是为什么呢?一脚就要往回走了,想想不甘心,就打开那个窗子往里望,一看,嚯!一个女人在那里生孩子。唉!倒霉!怎么让我到这里来看。扭头就往回跑。一跑回来,就醒了。折腾了一身冷汗,嗨,他把汗擦一擦,哎,奇怪,我打坐从来没有昏沉过,今天打坐昏沉了咹,这个这个很不应该!昏沉还出阴神呀,就入了魔障了,好像做了一个梦,真不清醒。这个是无明嘛,不对的!因此一个人就跑到文殊院。文殊院这地方我们这几个道友们,四五个人都很熟这个和尚。他一转就转到后面那个林园里去了。就叫那个我们称做活罗汉——那个园头师,种菜的和尚:哎,我们那只老母猪哇,它又生了。他问:哈,是生了几只?园头师:一只呀,一生出来就死了。他追问:在哪里呀?答:就在那里你自己去看吧。他走近一看呐,看到那个猪圈门口贴着一张红纸条,这个红纸条就是他打坐中见到闺房门口贴的那张纸。写的字都一模一样,那是园头师写的:“到此止步,母猪要生了”。他当时昏沉定中看到:“到此止步,母亲要生了”他一看吓一跳:哎呀,我的妈呀!他说我当时要是进去看一看嘛,就是变成那个一条小猪了。所以生六条小猪,有一条死的,生下来就死,就因为我的神识没有进去。就这么昏沉一下,这就进去了。故妄言之,故听之吧。 这个说明啊,说明什么?有时候人投畜生道,胎生的畜生道,你不会觉得自己变畜生哦。还觉得跟人中一样呢。欲界,还是欲业非常重。被这个欲业的吸引力,这欲业就是一种吸引的力量,磁性很厉害,把你一吸引就过来了。你离得再远也没有用,没有空间时间的障碍,说爱欲之可怕。好,大概如此。只讲这一道,详细讲,多得很。不是卖官腔,实在时间有限。 现在就答复陈先生一个问题。他的家乡,吴兴家乡,假设根据这样说,每个人入胎,就要灵魂进去,才能够结胎。是不是有人先领胎,中阴还没有去呢?生出来的时候才入胎?有!有这个情况咹.像我上次讲过的咹.一种入胎昏迷,这样投生,刚才讲的入胎。三元和合一入胎的时候,人完全昏迷了,又与死亡那个昏迷是一样。一模一样,一入胎就忘了前生了。 那么在胎儿里头呢?这个中阴身慢慢七天一个转变,又是七天一个转变,到了四十几个七天,九个多月了,就要出生了。所以呀,死也是七天,生也是七天,活着了,也是七天一个转变。所以人得了伤寒,一个七天,一个七天一个转变。伤寒病征才看的出来。那么讲普通常识,人的生命,七年一个转变,七岁、十四岁、二十一岁、二十八岁,为什么这七七八八的?什么理由?另外一个道理,数理的道理,这又是一个理由了。所以,学佛学道,里头道理多得很,不是那么简单。 那么讲普通的人入胎,他是不知道的。那变胎儿的时候呢?就是阿赖耶识进去了,胎儿没有意识的,可是有第七识。也有前五识的影像、投影。也可以说在胎儿中间,则非量境界的带质境,胎儿在娘胎里头,所以有时候七八个月胎儿在胎内拳打脚踢的。啊,男孩子是背朝外面的,女孩子是脸朝外面的。老太太们一看,哎呀,你会生女孩子的——肚子圆圆的,因为脸朝外面这样坐着的。男孩子是背朝外面坐着,弓出来的。但是有时候胎儿在里头开运动会,有时想着赛跑啊,他要跑出来东打一拳、西踢一脚。那个妈妈“哎唷、哎唷”难过呀,是他在里头开运动会。或者是病的关系,或者什么关系。所以呀,栽入胎风,密住胎风,出胎以后更封密,一生下来呀,拿现在的科学、外国的小说叫“时光隧道”。胎儿那个隧道,看到一个亮光、一钻出来以后,那个胎儿一生下来只有这么大。与空气一接触,脐带一剪断,一下就变大了。似搁毛孔里头有用针插进来一样难过:哇啊——叫起来,不是哭,是叫。又昏迷了,是多生多世经过这个刺激呀,统统忘掉了。大阿罗汉修的定力很高,可以到达入胎不迷,住胎十个月昏迷了,不知道了,忘掉了前生,出胎更迷了。至于大的阿罗汉、声闻、缘觉、辟支佛,入胎不迷、住胎不迷,出胎还是要迷。大菩萨才入胎不迷、住胎不迷,出胎不迷。好难,哝,这个定力。所以说,了了生死,不要吹牛了。吹牛吹破,还要吹马呐。现在讲的入胎的。 有一种人是这样。阿赖耶识分神一部分先请胎,最后要出胎的时候,全体进来,是有,这是一种。那是什么原因呢?有定力的做得到、有修持的做得到。还有一种人,天生的福报、善行多得人做得到。这里还没死亡,还活着、不过老了,精神不大够了,精神不够已经有一部分阿赖耶识分神到那边领胎了。等到这里完全断气,那边出生了。 还有一种是这样,胎儿呀,佛说这个投生是好难噢,人生难得,母亲的胎藏,所谓母亲子宫,高了不能种胎,矮了不能种胎,冷了不能种胎,热了不能种胎,各种各样。男性的精虫,冷了不能种胎,嗯——什么不能种胎,列出很多的条件,只有父母男女两个因缘都对了,都健康了,和合起来,还要中阴跟她有缘,像磁铁相吸一样,才能入胎。可是有些人的业报,对父母两人的业报只能做六个月的孩子,只欠这个帐。换句话说,这个母亲也只欠你六个月怀你的帐。结果第七个月流产。有些刚生出来就死了,所以真做一个人,活着而今天还能做一个正人君子,能够晓得修行修道,佛说宝贵啊,自己要看自己贵重啊。不要看不起自己、糟蹋自己。生命是很难得为人的。这是一。 第二,有些入胎呢?出胎以后有些得道得人,比如说,刚才第一下讲,有人能够确定,自己这一生还没修行,但是硬要违反自然,违法脱开这个业果报应。那很难啰。不过将来成功出来,也不晓得要多少功德才转化得了。很难转化,不愿意入胎怎么办呢?在中国道家有“夺舍法”,夺胎。夺胎有两种:一种是,这个不是中阴了,人在这里死,这个灵魂还没醒,可是阴神是有,还不散,但是入胎呢?在那个中阴境界上也能够得定、能够作主,但是没有“了”——没有得到空性或空性还没有证果。那这么办呢?那据说,看到某某胎母亲怀一个胎了,这个胎儿一生下就会死,他的业报如此。然后等这个孩子一生,马上自己的灵魂,就从这里一钻,就上了,抢这个房子。咹,不过“夺舍法”这些人,很多都是再来人。照理有规矩的,生来了以后,还是装起来。不是有许多人生来就会说话吗?历史上很多,现在也很多,生来就会讲话。“夺舍法”就履戒不可,要装像婴儿,然后了解了这个家庭了,嗯,这个叫姑姑,这个叫阿姨,这个叫婆婆,这个叫妈妈,再开始慢慢学话,慢慢学爬,实际上他都会了、都会走了,飞都会飞,咹.那么这一种也许是“夺舍”来的。 有许多“夺舍”呢?其它的生物,修成功的中阴身,或者游魂野鬼、或鬼仙——鬼道里的仙。像你们“扶栾”的呀,“缘梦”的呀,都是鬼仙搞的玩意。不是真仙真佛来的。有些鬼仙业报该得人身的时候,它违反自然的规律,违反业报,它“夺舍”,硬把别人婴儿的灵魂挤走了,自己硬进去,抢这个房子。等于我们啊,不好的房客,抢劫我们的房子一样。这一类最后还是遭果报的。所以陈先生问呐,是不是有胎儿出生以后,再入胎的这一类?大概如此,因为详细呀,太多了。详细我们这个生死问题,我每次都给大家讲,我要好好给你们讲,我也讲了几十年,好好讲,从来没有兑现过,因为专讲这个问题非常麻烦。 现在正有位小法师让他集中这个资料,集合好了看那一位能够编出来,能够用现代的话编出来更好。不过不晓得那一天完成。 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了解了生来死去,都是唯心所造的,实际上,一切种子如瀑流,所以我们现在学佛,念念能够空,空的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自己的脾气情感,随时来的时候,把它转化得过来,哈哈,一笑能够打开来,先学弥勒菩萨的一笑,一切能够转化得了,碰到哪一个中阴任何生死境界,都能转化得了。现在目前自己的心理变化、情绪的变化、每一天受自己的思想、情绪所左右、妄想停止不了、情绪空不了、说能够学佛、这一生想成佛,不要做梦了。什么打坐坐的好,没有用的。但是我为什么主张打坐呢?若在打坐上定力都定不住哇,不要说对境更定不住。不要之抓到某一句话,不要搞错了说,老师有讲啊,不一定打坐修道哇,要多做事呀。那是我给那些坐久了的,得一点定力的同学讲。不是给你们腿子不会盘的讲啊,话又不会听,怎么得了嘛。好了,我们今天到此为止。 那么上次根据,第一首的讲阿赖耶识,“去后来先做主公”生死这个问题,上次所报告的呀,非常的简单,因此有许多同学提了很多问题,咹.我们现在再补充。所以这个人,我们上一次有个声明,只讲到人道中的生死,实际上生死这个问题,所谓三界六道,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三界。六道大家都晓得的,天、阿修罗、人——善三道,畜生、恶鬼、地狱——下三道。这是非常简单的分类。那么中间这个变化,是唯识的、心识的、就是灵魂,生死投胎的这一种,这个降生的,生与死这个降生的这个因果报应,不是迷信的,纯粹是科学的,这个科学是我们借现代的这个名词,所谓要有理论要有事实实验。 那么生死的这个实验,在什么时候(有能力),看到你(自己及一切众生生死的果报)有同学问。我们自己能够证到生死很不容易了,差不多要到三禅定以上。我们现代人嗯,定力到三禅定以上,而且三禅定到四禅定,这个之间,还要有发现了神通的人,那么对一切众生的生来死去,自然看得很清楚。尤其对自己的生死(果报)啊,几乎也很明白了——生死果报。 比如我们举一个例子,大家喜欢讲禅宗,我们都看过六祖传记,禅宗六祖的传记。也看过他的经典——六祖坛经。六祖有一次,晓得有人来杀他,行刺他。名气太高了,尤其当时呀,所谓学派的争论,那么他自己就坐在那里,夜里就等着,准备二十块钱——这是现在比方了,摆在那里,果然夜里有人进来要杀他,他就笑一笑,说,我没有欠你命债,只欠你钱。过去生中欠你钱。把这个事情说穿了,所以那个杀手受他的感化,皈依了他。比如讲这一类的事,为什么他(六祖)知道?是定力到了,差不多自己都清楚了。所以,生死要正真得了哇,分两方面路走,第一是定,第二是慧。我们修禅、修密、修净土、修等等,这是练习修定的功夫。那么假定,定不到,就能够了了生死,不可能的。定到了以后,了生死呀,还是小乘的。就是说,自己生死看得清楚、果报看得清楚,可以呀,勉强地停留住。这个是小了。比如下一生,我准备怎么样投生,怎么“小了”。大的了生死,必须要慧,非要大彻大悟以后,才能知道。这些东西大家参考什么地方呢?我可以向诸位讲,很重要的地方啊,就是楞严经有一段我没有翻白话的,为什么把它拉下不翻白呢?第一很辛苦,翻出很难,原文字说得很明白了,第二点,翻白的时候,一般人不大容易信,若要把它翻成现代的文句,现代的观念,使一般人正真相信了解,这个花的功夫哇,等于在写一部楞严经,甚至还要多,很困难。而且这部佛经里头,关于这个阿赖耶识,怎么舍身,生死来去,怎么投胎,往那一界投生,就是说我们的灵魂投胎的时候,它的个体有多大,比如说比我们的现在的身体大吗?还是小吗?或者生在哪一界的时候,体型的大小、形状、乃至入胎胎儿的,第一个礼拜、第二个礼拜、第三个礼拜、第三个礼拜,它那个变化的形状,都说的很清楚。尤其我们现在大藏经咹,这个随便买,这个经论里头的资料,把它集中起来,也并不太困难,不过三界与各个经论里头,这里有一段、那里有一段,多得很。把它总起来麻烦。那么楞严经上面呢?大约的这个名词,非常扼要地讲了,比如,它讲生命的来源,如果诸位,假使自己家里咹,买到有《楞严大义今释》,我告诉诸位咹,在卷八,《楞严大义今释》这个行行有原文的这个本,五百一十二页,这里开始,就谈这个问题,因为这一段我没有翻过白话。原文很明白了,我看起来都觉得很明白了,都是白话了。不过现在的人看,也许有困难。而道理非常多啊,我们现在摘要地说以下,“纯想即飞,纯情即堕”“一切世界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这一段,主要的,我们先看这一段经文,“一切世界生死相续,生从顺习”自从我们生下来以后,一切业力,第六识、第七识、阿赖耶识,都在活动,这个习气,累积越来越厚——“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人到死的时候,四大分散,这个意识啊,流变——临命终时,“临命终时,未舍暖触”,这个死的人在他的身体上,温暖还存在,“一生善恶俱时顿现”,像上次报告过的,四大分散,那个要死的人,它那个境界差不多都比我们做恶梦还可怕,非常可怕。而这个身体觉得很痛苦,这个时候,“死逆生顺”——死,看起来,倒转来,在我们的习惯观念认为活着是应该的,死了是舍不得了——“死逆生顺”。 “二习相交”——就是我们人的习惯,当然不愿这个生命死掉,所以我们人类的习惯,有一句中国文化里头的名言,这个“窝生”是愿意的,就是有病有痛,乃至病到命只剩一点点都还想活着,不肯死、讨厌死。这个究竟生与死之间讨厌这个问题,我们插一个笑话,我们就讲庄子,庄子我们看《齐物论》上提到过,庄子用一个很幽默的话来说,他说,万一死了以后,比现在好的话,那个时候不知有多大的后悔。可是,庄子是以笑话姿态来讲。我们现在并不是讲,死后的好与坏。可人的习惯,对于这个生命,最痛苦,一天到晚生病,一天到晚痛苦,他还愿意活着。对于死去总觉得是可怕的,所以,楞严经上说,“死逆生顺,二习”——自己的观念习惯,“相交”——相矛盾,自己观念习惯相矛盾。这个等于死亡的当时,发生的痛苦更加重。然后讲到六道中间的生命关系,“纯想即飞”——一个思想多的人,那么是上升的,“纯情即堕”——这个情,情感的情,就包括我们人的个性、习气、心理上的思想习惯,与生理上、身体上感受的习惯,尤其是喜怒哀乐,身口意三业,这个统统说这一个字:情。“纯想即飞”——上升,比如我们讲,念佛这个大家知道,或者信其他宗教,祈祷唱升天歌,想到上帝那里去。或者信各种宗教都有,世界上宗教,大宗教现在五个,小宗教还有两三百个。那不是宗教也叫宗教,有几个棍,都在玩弄这两三面东西——想与情啦。所以我们在这里研究宗教的心理,特别注意,太宗教化的情绪,还是“纯情”,不一定是对的,真正宗教的哲学是思想——回升华。“纯想即飞,纯情即堕”。 那么,“七情三想”,七分感情,感情的成分重,思想的成分轻,只有三分。“沉下水轮”。 “七情三想”—— 七分情,三分想。生命的堕落——“沉下水轮”。乃至变龙、变鱼、变水鸭,沉下去,“沉下水轮”。 “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 “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轮”等等,这一段很多,文章非常美,生死的道理说得非常清楚。但是,你们青年同学却读不下去,其原因是什么呢?一看呀,什么地狱啊,讲得活龙活象的。老实讲,你感情它,就反抗,抗拒。因为它是旧的观念。时代不同,描写那个恶鬼,地狱的各种现象。那么,我希望,我自己也希望自己,当时有个愿望,有一天我把这一卷与未翻成白话的,要把它详细掰出来。不过一方面时机还没有到,二方面也坐不下来。每天忙得乱七八糟的,也快要堕到地狱边界了。这个要时间坐下来,纯想即飞,飞不起来了。算算没有那么多的“情想”。 所以我们晓得想与情,这是用中国文字的这两个字的解释,所以“沉下水轮”,因此我们晓得,情感非常重,普通讲情感重,就包括了这个人,对肉欲生命,肉体的感觉。在事实这个磨练,这个牵情非常重的人,实际上虽活着,即身等于已经下了一半的地狱。很多痛苦的事,人世间很多很多痛苦。比如一个没有事的人,我们人世间,不晓得一个事业、事情多的人的痛苦。事情多真是痛苦。比如前天有个朋友,他就讲,我能来,一天很忙的中间,跑到这里来,几分钟时间,他觉得有逃难逃出来了的这个感觉,嗨呀,好舒服的感受。他就这个一句话,我就拍掌赞成,哈哈大笑,道理是什么?深深懂得这个味道。可是一般人不容易懂得,他没有这个经验,没有经验,怎么理想。经验不是聪明能够理解得到的。换句话说,世界上有许多人一天到晚,无劳务、闲无所事,那么他应该轻松了,他正在情多中。他那个无聊的世情、没有事情做啊,使它的情感在那沉闷的痛苦之中。不管盲目与普通的清闲,都不真叫做想。所以楞严经上讲,“纯想即飞,纯情即堕”这个道理要非常注意,对于生死之间。 我现在讲生死之间,多半牵涉到生命的实际,请大家注意。比如在我所认识的朋友,因为我也可以说,认识的人也不少。至于过去几十年,以及现在几十年之间,比如我所晓得有两三位朋友,纯粹是学者,对学问最爱好、最兴趣,而且他的学问是专搞思想。现在这两位是夫妻俩,到七八十岁,一根白头发都没有。专门读书搞思想。性情也很柔和。我们之间因是朋友很熟,谈到人生,谈到家庭,谈到生理的问题,他就告诉我。我说你们两位“白头皆老,嗯,不能称白头我说是黑头皆老,七八十岁一根白头发都没有。他们感情很好,很美满”。他俩笑笑,没答复我的话,因为我下面一句话,不诚实的话,因为他们一生没有生过孩子,所以我说很美满,他只笑笑。后来慢慢谈到生活,我说你们俩位,房子那么大怎么住啊?答:反正我们几十年他住他的房,我住我的房“,可见他们生活哇,在男女的情爱方面,没有这回事。两个人都是搞思想的,非常轻缓。不但七八十岁,没有白头发,而且生活就像清教徒一样。简单,除对学问有兴趣之外,世间一切东西似乎对他没什么诱惑和兴趣。这一类人,佛经上讲,这类人死后,他生来世还是写文章、还哲学家。要想成佛呀,三大阿僧祇劫还要加两倍。因为这个思想的转变非常难。所以你要注意楞严经末后说的”五十一种阴魔“始终是都在思想方面的偏差,这个学佛的人要特别的注意哦。你一个劲地一点的偏差、走开了,已经落入识阴的——色受想行识的识,见解上的阴魔。这个三大阿僧祇劫转不回来,思想的见惑有这样的困难。 所以我们平常修一切法门,大家以为念佛普通,我们要打坐,或不要修禅。很多学佛的人讲些话之后,笑都不好笑,只好听到说:是啊、是啊。有时我嘴里答:是啊、是啊,我嘴里这么答,心里在忏悔:妄语、妄语,根本说得假话。因为我真要讲的话:不对。那会令对方很难瞰。可是人嘛,何必当面给人难看。答:是啊、是啊。这个是出于应酬,很苦,心里觉得很痛苦的妄语。 我们晓得修净土也好或修任何法门,没有把思想定住的,一念不能定住,你什么学佛也好、修道也好,不要说这一生,你修一百生都是浪费的,都是欺骗自己,不对的。而且我们晓得,定在什么地方。比方任何一个宗教徒,尤其是学了佛法的,他自己那个观点执着得非常牢。你再讲什么,拿佛经证明,教修正,他不会改变的。他会同样打妄语应付你,哎呀,南老师啊你真高明啊,你讲的真话,一概不听。因为我已经看出他的心里,一点都没有接受的。只好不理。他这个就是凡夫的定境。 你以为定,什么称定?现在我们注意,每一个人,自己那个思想观念认得很牢坚固,把握的很紧,怎么样也不会转变。这就是凡夫的定。这就是凡夫业力的定见,这称作定。不要以为打坐称作定哦。打坐是修定之一。 所以我们练习打坐,间隔修持当中,没有一点中心,那统统是空坐。这个空坐,是练习昏迷,换句话说,是大无明的境界。你不要自己认为打坐坐的好,越坐得好,无明越重。智慧越没有。贪恋那个迷迷糊糊身体上的舒服,坐在这里很安祥。嗯,气脉动了,任督二脉通了,奇经八脉通了、还有什么三脉四轮通了。一天到晚在身体上境界上玩。注意哦,越是功夫好的朋友特别要注意哦。以为修道几十年,对不起,犯了四个字:已经堕落。“纯情即堕”,你不要以为修了几十年的功夫,最后一无用处。比普通不修的还堕落呢,厉害。因为他坐在那里,百无所事,似在定境界,一天迷迷糊糊,理智不清。理智不清了,心于,不要说“明镜也非台”,更高了,早就心入“明镜台”,对于三千大千世界中事照见一切都清楚了。连生来死去,都没有看清楚,这个定境是极大的无明!越是功夫做得好的人,多半都在“受阴”境界里,被感受所困。 但是,要不要打坐?要不要修定呢?要啊!你当中要有主哇。所以修定第一步,你必须系心一缘,这是硬板规矩,必须这样。比如我们念佛,这一声佛号,就系心一缘。真念到定,所有的其他思想都切断了,就定在那儿了。 心不系一缘,这个统统在“纯情即堕”,堕落在情的境界,不过也不会堕落在饿鬼、畜生道,因为你坐在那里,坐了几十年,少造了许多恶业啊,善念没有做嘛,恶念也少造一点。不过他生来世,修得好也可以投到人道,变成一个笨人而已,变成一个笨笨地傻傻地,用本省的话说,变成一个“傻人”——头脑昏昏地、莫名其妙的一个家伙而已。是真的,我不是吓唬你们呀。所以定要研究好。 所以“纯想即飞”注意这个想,不是普通让你乱想,就是观想那个观点系心一缘这个想。一定要搞清楚。修定要修好。 那么现在我们回转来,上次报告的,当我们四大分散,要死的时候,人要真正死亡那一刹那,完全不知道了,在那个大痛苦,等于我们一个人被人打得就是要你死,那个一身的痛苦,那受不了,那四大的分散——地水火风。一下,快要真断气、断完了的时候,四大分散完了,有解脱之感,就昏过去了。上次我跟大家讲过。这个昏昧状态期间名死亡,不名中阴身。你中阴身还没生起来呢。那么等于我们人世间的时间二十几个钟头或者三十几个钟头,两三天的时间,不一定,有些人快一点、有些人慢一点,是业力的分配不定,要详细讲到这里,麻烦得很。比如,这个人是善人,善报多,死了要升天,看哪一种天,欲界天的人,还有母育生,与我们一样的,有身体,不过比我们身体高明,好得多了。欲界的低层,还是与我们一样胎生。(卷七终,2007、1、10听录毕) 2007-02-07 18:22秋水唯识与中观(卷四) 南怀瑾先生讲演(共四十卷) 听录音记录(2006、12、1) 相着那一处,痛苦的很,每一个细神经,打通都很痛苦。尤其你们有近视眼的,五官有所不好,就会大病一场。连我的眼睛都开过刀,告诉你。我晓得那个气脉通眼睛的时候,我眼睛里头长出一个东西来,当时我想,球体旁上,眼球里头长出一个手,手里头还有眼睛,就这么长出来。结果我到医院把它拿掉。我晓得这一部分气脉不通。但是学医之道,这一部分的气脉不通,眼球的眼白上长东西啊,一定与气候与感冒风寒有关。气循环不透造的。当然我拿掉了也不愿带眼框,还看书呀,眼睛还在流血,就列的更大,可我也不管,要是瞎了就算了。它又犟不过我,就好了。但你们不要跟我这样玩呃。你们玩不得的呃,不是好玩的。 那么就是告诉你们,很多大家看到的东西啊,就是脑部的相关部分的气脉不通造成。这种情景是非量的境界,非量跟独影所致。好,这问题答复你了。但还有问题在里头,这是观中所呈现的映像。这就与定中不同了。因为你在做观想。观想是第六意识在造作。你第六意识的观想,也可以说是一种业果吧。修白骨观,你观一点,你没有达到观想,没有达到专一的时候不能算数,不能算定。所谓专一,专门观一个亮光。对这一个亮光要一念万年,万年一念而不变,忘掉身心。这个叫要专一,这个叫得止乃至得定。没有达到这个程度你意识境界没有到达专一,那你不算“奢摩塔”——不算得止。那你的意识在跳动像鞭子一样,意识跳动啊刺激生理、脑子,刺激生理神经,然后配合上独影境界,这是非量境,还不能算它是独影境。还句话讲,严格说有些是独影境界,有些是非量境,你的问题是观中,提问题不能随便写。 若在定中呢,与观中是两样。我讲定中啊,已经不是止观了,只一念,第六意识的现量境——一念清净摆在这里,这个是定境。此中的差别是非常细的。这要注意。所以有许多认为有神通的人,都在非量境界上、独影境界上唵,那么这种境界叫不叫作通呢?叫做凡夫境界上有少分的依通。是依通不是真神通。用处大的很。说小事啊,我告诉你,不管事算命看相、中国外国许多神通的人,包括这些什么大师啊教授呀一口气我可以给你举出两千个我还记得。说小事确实很灵,大事肯定他不懂,这叫不叫神通呀?小事灵没有用啊,哈哈。唵,这些都是依通。大事肯定他不懂,凡是大事他也不知,他也不说,哈。 乃至说他知道了自己的过去和未来,缩命通了以后,他的神通差不多了。但是通了缩命的人,自己有神通也不敢玩了,因为这个严重得很,不能错一点因果的。这是答复了第三个问题,还有第四第五个问题。 问醒梦一如,这时候,在梦中知道自己的梦,醒来以后依然知梦,这梦乃是独影意识还是比量、现量,还是非量?梦我已经答复了,不要重复,遇见梦境啊。哦,(台下提问的学生在口述问题)醒梦一如是吧?(师在倾听……)哦哦哦,好好好,梦中知道梦,是第六意识清明、第六意识的作用。那么梦境界绝对是好,就是说(台下提问的学生又补充口述)两个都并用,拿心理讲脑子神经分类系统,那么有一半是醒了,这个是所有的境界都可以说是第六意识的非量,但是扩大来讲,非量也是现量——第六意识所表达的。可是你这个问题里头还有个问题哦,醒梦一如不是这样解释的。(台下提问的学生又补充口述) 这个醒梦一如啊,不是说梦中得到了重复就是醒梦一如,受到了梦幻境界。所以下面这境界是醒梦一如。此人在梦前已经幻记梦中所述,是幻观境界成就。是“幻三昧”叫作醒梦一如。你这个所问是梦中可以作主,不算是醒梦一如。啊,你这个要纠正。(台下提问的学生又补充口述说,在梦中身体在打坐而且真的在发光,你说梦中打坐发光,是梦吗?)当然是梦啊。当然是梦啊。所以你研究唯识啊,你以为这个是真的?我问你,你刚才犯了一个逻辑错误。你认为梦中,你讲的呀,“我梦中我正在打坐放光,你能说他是梦吗?”我不答你的话了,(台下提问的学生又辩说,“是表达的不确切……”)这个还是独影境所变现的功能。是有这个关系,独影境跟着带质两个来了,两个配搭了。有时带质与独影啊,像这个同学的问题,就是把观待道理与证成道理混为一谈了。用每个名词啊,又被名词困住了。这个东西有时就是刹那之间变化很快,配搭用上了。但是它还是梦,那个境界还是梦,不可否定是梦境。千万搞清楚哦。如果搞不清这个理,就往往走入那个梦境,你把它当成神通了,当成真的了。久而久之会不会起神通?绝对会起神通。起了以后这个是什么?你查《楞严经》想阴之阴魔的境界,就进入魔境了。那就犯了魔境,这是《楞严经》的道理。因为你慢慢意识上在造作这个影像,就认为是证成了。刚才你讲的话就犯这个逻辑。你很肯定说:这样还叫做梦啊?!你意识上把它当作“证成”来理解。知道吧?这个道理呀。所以这个唯识更要留意了,非要搞清楚不可。 岂知如此,因此你学了意识的现量,你要晓得把《楞伽经》把前面的第六意识翻开,第六识的颂,“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对不对?我没有背错吧?不要打我手心,老师哦。小时候背书被老师打怕了的。一个字不能背错呕。“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所以你一看《瑜伽师地论》第六意识编幅占了十几二十卷呐。这个三界六道统统在意识里头。 所以第六意识在梦中岂止会做梦。我告诉你,你不是读过《子》书上,“立子”里头,说一个神仙挑担子的。这是道家的神仙嘞。叫做“腹中别有天”这是中国的道书上写的。他挑这个担子在途中休息,然后在担子里头搬出一个盒子,对着盒子唤道:“出来”。太太从盒子跳出来,你看如果现在买飞机票,你有这个本事的话,你可带家属把他们放在火柴盒里头揣在身上带走了。太太放在里头带走了。唤出来以后哇,把厨房都搬出来喝酒哇什么的,喝好了让太太收拾,自己去休息,这神仙有点醉去歇息,太太没歇醉。太太又在身边摩出一个盒子,唤道:“出来”,她的爱人就出来了。两个人又在吃喝一番,吃饱了看到这个道士神仙快要醒了,那个太太叫她的爱人快点进去快点进去,他要醒了,一进去,放到口袋了。那这个道士醒了,哎呀可以走了。看到太太问她,还没歇啊?进来进来。放到盒子里一装,挑着担子走了。这叫作“腹中别有天”。 意识境界的重重独影,如果你定力深啊,岂止梦中知道做梦而已哦,“三界轮时也可知”。所以你到神经病院看看神经病的人,我们在座好几位医生都知道。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发了神经病,在我家里住二十多年了。他坐在蓄水的马桶上,日本式的马桶是埋在地上的,一边拉大便一边发神经,把那个蓄水马桶两手一拉,就站起来。然后一跳就跳上房子上日本式的房子是矮一点。他发神经了。当然谁拿他莫法子。我一到家吼他:下来!他乖乖就下来了。放下!他就放下马桶了。所以他下一次就怕我。你说这普通人能做到吗?从身体的体能到意识的功能,我们凡夫没有经过修持都埋抹了。说神通一切境界本来都有的。但是你不要认为那个是真的。搞清楚唵,对了没有?解决了第四个问题。 第五条了,如一切量、一切境、一切性都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独影意识的现量。那么,禅宗的语录上讲,“此人皆可眼前一句话,似梦中相识”。这好,这是第八阿赖耶识现量的证成道理,差不多了。但是告诉你,第八阿赖耶识现量的证成道理差不多了,这是南泉祖师讲的。马祖的大弟子:此人见似梦,眼前一支花,是梦中讲。进入菩萨道的如幻三昧,是第八阿赖耶识转了。但是下面就不对了。下面说:这与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的道理不相干。怎么叫不相干。所以日本的禅宗,同中国有些讲禅学的常常应用这三句话。未悟道以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道以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后大彻大悟以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个话你查《指月录》《传灯录》不是大矩说的话。这只是用功当中的偶然境界。拿这个话来判断禅定悟与不悟毫不相干。我告诉你,一个发了神经病的人、一个受了挫折的人,他也是见人不认人,见鬼不是鬼。也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不能说他悟了。以前我有两首诗上,“眼见空花,心病狂啊”这个不对,这个不对的。我这个诗好像在《楞严大义》偈子上。所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当用功到某个境界意识不同。眼识还在,意识不起分别,就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真证的道理,叫证量。如果是病态,意识变态心理的人。意识落在无记上。受了重大挫折。所谓人格的变化,受了重大的刺激。意识没得思想了,傻了。但是他眼识在,第八阿赖耶识功能还在呀,他也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个与悟道不悟道没有关系。所以啊,这几句话引用来讲禅很危险,错误很严重。这个悟与不悟跟描写境界没关系。 悟与不悟是“智”。妙,第六意识转妙观察智,待第八阿赖耶识整个的转。八识转成这个四智才开。禅宗的证悟,这个不相干的。所以说:“此人接引一句话,与梦中相识。”这个不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二者不一样。这个应该说是“菩萨如幻三昧”。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这个境界很难讲。如果是病相,属于非量的境界。如果这个人,假定的唵,假定这个人入了静定呢,“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那是他下的语句用错了,应用“见山非山,见水非水”,进入梦幻境界可以。那么觉悟了以后呢?“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语句还是下错了。觉悟的人啊,随时在梦幻空花境界,说它是山也可,说它是非山也可。这些呆板的语句不足于断定悟与不悟。可是这些问题不可扯在一起,扯在一起就犯逻辑上的错误。唵,这个道理。问题答复完了,好吃力哇。 所以啊,讲到唯识,我很高兴你们后面几位道友问的问题。可以说会问问题了。一个喜欢答复你问题啊。你们问问题啊,要捎捎炎处,就可以答复你问题。所以我上次唯识讲完了,与懂教授几位谈,谈到上次翻《楞伽经》后面的几首诗,偶然再自吹一下唵。在菩萨戒是犯戒的,犯了自赞了,没有毁他呃,嘿嘿。赞了不能毁他哦,嘿。先声明,有比丘在座,先忏悔了,再来犯戒喔,哈,这个。第八页,讲到唯识,感慨这个难讲。《楞伽经》翻白话完了,作四首诗,我写在《楞伽经》的序言,第八页。有四首诗就是讲这个痛苦。因为张善德教授请我下课时我们谈起,谈到这次讲唯识,他们觉得称心,张善德教授还担心说:老师这次讲完了,恐怕以后不讲了,真怕我“捏个盘”就走了的样子,我还捏个碟子,还“涅槃”。哈,四首诗第一,“风雨漫天岁又除”,因为《楞伽经》白话翻完了正好要过年。“泥涂曳尾说三车”,声闻、圆觉、大乘就是“三车”。“崖巉未许空生坐”, “空生坐”是须菩提,就是要好好呆在那儿打坐。“输与能仁自著书”我说我倒霉,不是释伽牟尼佛,释伽牟尼佛一辈子没写过一个字,都是学生们记录替他著述。我是倒霉了,不只自己写,还要捧学生。我有个学生叫何宝在美国,他说:老师啊,我们都不希望你作释伽牟尼佛,希望你作孔子好,孔子是专门自己写书捧学生的,如颜回呀子路啊都是孔子捧出来的。释伽牟尼佛不写一个字,都是学生碰他的。我们作你的学生,希望你作孔子,你著书,捧我们啊。所以我有这个感慨, “输与能仁自著书”“能仁”是释伽牟尼佛。我这辈子输了,自著述。第二,“灵鹫风高梦里寻”。 “灵鹫”就是灵鹫山会上。“传灯独自度金针”,搞到自己一个人,没得人讨论……。但我翻译白话都把密意说出了。“依稀昔日祇园会,犹是今宵弄墨心”。这是自吹的唵,是自赞的话,犯戒的哦。想象当年在“祗树给孤独园” 会上讨论这个问题,好像现在翻译这部经,就与当年一样的。这是假吹的,不是“独影境”,我也没有到唵,乱讲,是私人打妄语。第三,“无著天亲去未来”唯识宗是世亲菩萨两兄弟倡导,世亲也叫天亲,《瑜伽师地论》是无著菩萨讲弥勒菩萨的演讲记录下来。无著天亲都走了,唯识他俩是大家。“眼前兜率路崔嵬”弥勒菩萨还在兜率天,我要去问他嘛又没钱买飞机票,兜率天出入证也没人给我,去不了。所以啊,有时候翻译到这里啊痛苦呀,怎么办呢?“人间论义与谁证”这个人世间啊想找一个人讨论一下,都没得人问,没得人讨论。只好盘腿上座,向释伽牟尼佛一低头,后来问题解决了,“稽首灵山意已摧”就再翻译下去,谈这个痛苦。第四:“青山入梦照平湖。外我为谁倾此壶”做了梦,把我都丢掉了。作翻译就是这样,吃力不讨好,卖不到钱的事情,拼命干唵。“彻夜翻经忘已晓”我连夜连夜地翻译经典,这是完全是一个人搞成的,不像翻译楞严经,还有人来帮助我。“不知霜雪上头颅”经翻完了我用镜子依照,头发一下子白了,没有功劳哦。所以我两边的头发白了,就叫楞伽头发,哈,因它而白的,哈哈。唉,还未讲到本文啊,对不起唵。所以,你们一直提问题给我,那就完了。这个本文就会一直拖下去哦。今天只好如此,唵。“彻夜翻经忘已晓,不知霜雪上头颅”啊。 嗯,虽有了两次的课,等于还没有开始。那么现在研究《成唯识论》,为了了解《成唯识论》开始啊,要把玄奘法师的《八识规矩颂》也做个了解。本来这个是大家很熟的。可是为了少数一些同学们不熟悉,所以要重新提起大家注意。 《八识规矩颂》我们这两次都耽搁了。那么我们现在还是从《八识规矩颂》先作个认识。在讲《八识规矩颂》之前,可能我们又要耽误一些时间。我们要给唯识学整个的法相的的道理,指出一个重点。而这个重点是根据唯识学的大经论引来的。整个的唯识学,楞伽经的范围。就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个是佛法的究竟的全套理论。所谓五法,就是五样东西,唵。三自性,八识,二无我,两种无我,这个是基本要认识的,研究唯识的也就是研究全部佛法。 所谓五法,什么叫五法?名、相、分别、正智、如如,这是五法。三自性,我们照旧的翻译,照玄奘法师的翻译,用唐朝以后唯识所惯用的,依他起、遍计所执、圆成实,这是三自性。八识,就不用介绍了,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识,如果把这前五识和第六意识分作一个阶层,中间是第七识――末那识,最后,第八阿赖耶识,这就是八识。所谓八识,是解释了我们讲这个万法唯心,这个心的作用。分成八个部分,分成八个层次来解释。这个特别要注意。就是说,宇宙万有一切,不管是物理的、心理精神的,都是这个心王的能变所变出来的,所变化出来的。“能变”的是心,这个心呀,是包括了“心物一元”的心,“所变”就是变出了精神世界、物理世界、万有的现象。是八识,用八个部分的层次来说明心的道理。使我们要求明心见性而达到菩提证果,更明白更容易,有理路可寻,有它的体系条理,有它的程序可以把握。这是八识。 那么整个的八识为了达到证道、菩提证道,要两种无我,一种是“人无我”,是“人”空。一种是“法无我”“法”也空。这是楞伽经慨括了法相唯识宗的大纲要——这个是“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 现在我们在五法讲这个《八识规矩颂》这是帮助大家恢复记忆的。许多同学都很熟。不过现在大家疏懒了,要恢复记忆。《八识规矩颂》是把唯识的道理的基本上,等于我们过去读书的《百家颂》《三字经》《千字文》一样的基本,就是拥有学问的基本。古人叫作规矩,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 所以这个讲到《八识规矩颂》是玄奘法师把全部的佛学,唯识唯心的道理归成简单明了的一个体系。那么这个体系在我们唯识的道理里头讲,尽在讲“名”与“相”。一切的名词,所包含它内在的现象是什么。我们晓得整个的世界,我们所有的世界,一切皆是“名相”来的。所以简单明了的佛学名词叫“名相”。甚至我们研究佛学的人,把佛学研究得非常好,只能说是“名相佛学”。对佛学的名词,可以说它的内涵暂时知得还清楚,自己成佛没有?没有!不相干。那是在名相上面转。 所以这个“名”,用现在的观念,包括了一切理性的、抽象的理、思想、理念与实际的许多事、许多物,这些东西。万有的世界、精神世界,所以名、物世界都是相。 这些“名相”那里来的。我们先来讲这个“名”。比如说我们中国人坐在这里,手里端个茶杯。现在这个茶杯叫法不同了,叫暖水杯。这是我们人认为给它取的名词。假设一开始就取名“臭水马桶”。 现在我们就称这为“臭水马桶”呀。这个名,世界上已有了名,是人为取一个观念,加上这一个现象,构成了理念上名词的内涵,可是每一个人,都把这个名词的内涵抓得牢牢的,抓得很牢。比如人家骂你:南怀瑾是个混蛋。那南怀瑾只不过是三个字,它是混蛋跟我没关系。我常说有一次在火车上,我旁边坐一个人在看《楞严大义》一直到了高雄,我说唉快到了,呓,你在看什么书哇?“看《楞严大义》”,我说“哦这个是什么书啊”他还讲里面内容如何好,我说:哦。还问我这个人认识不?我说,不认识。我当然不认识,那是南怀瑾啊,与我没关系。我这个时候在火车上没有研究佛学,所以与我更没关系。不需要崇名,争个名,那著相。崇名著相,那永远得不到解脱。那名相那里来呢?是由自己第六意识去分别生来的。第六意识所有的妄想就是分别心。所以我们人最好分别,尤其是个性,分别惯了、妄想多的人,特别爱分别、爱挑剔。穿的衣服啊这儿穿歪了,那里扣不好哇、这个地方摆不好哦,这人看的很难过啊。都在那里分别,这些都是犯诸妄想。 那么凡夫的分别心是那里来的呢?第六意识为什么那么多分别心呢?因为被“名相”困住了,遍计所执――“遍”普遍地存在,“计”自己下意识地把这个虚名假造的人为的观念而抓得牢牢的,计就是计较。“所执”抓得非常牢,不肯放。因此构成啊,业力的生死轮回,是遍计所执来的。所以,名相由分别来的。自己分别以后,就遍计所执,永远不得解脱。如果自己观察清楚了,反省过来,才“正智”。晓得一切皆是虚妄,都是自己欺骗了自己。那么悟到了正智,那就是普通我们讲“悟道”说得道了,如如回到自己生命的本来。如如不动,你叫他佛也好,上帝也好、主也好,叫他“涵不拦挡”也好。叫他什么名字都可以,它是名相没关系。所以看到世界在华严经上“什么主啊、神啊、佛啊、上帝啊,都是一个如来的别称。或者叫它鬼也可以,神也可以,佛也说了,可是一切众生不知道,就在这里转。 像这个五法,讲的很清楚了,那么我们这些名相的道理。佛经怎么读呢?一切皆是“依他起”,依他而起。依他的道理,就是“境风吹识浪”。外境界一动啊内心就波动了。但是你看唯识这个名词很严重。拿我们这三四百年的思想。从西方文明复兴以后,一直到十九世纪唯物思想恢复发达,注意哦唯物思想恢复发达。人为希腊当时文化里头,乃至希腊埃及以前,唯心唯物这两派思想始终存在,于人类生命的知识文化早就有了。不过到了十九世纪以后,因为科学文明的进步,唯物思想更发展了。唯心思想压下去了,这是西方。 那么以唯物思想来看。看了唯识上“依他起”这个名词,如果被他抓到一点的话,那佛学会被他拉走了,很严重。我们研究佛学的人,第一个要注意,“空”是个什么东西?如果说空了就是没有,正是唯物思想。唯物思想就是空了就没有。生命死了,人死如灯灭,如灯熄了一样。没有什么果报,没有什么轮回,一点用不着怕的。这是唯物思想呀,是“断见”。生命断在这里,空了嘛。 所以你要晓得,东南亚小乘的佛学思想,恰恰与唯物思想相应,被人家牵着鼻子跑。因为错解了空,小乘空的毛病,就有如此的严重。尤其研究佛学的人,要特别注意,随便谈空,正是唯物思想所牵着走。因为也有些人演讲啊,如果研究唯物的心理学,说人的心理那根本假的嘛,机械的,人习惯来的。比如讲,巴格咯夫的定律,学过去那个心理学家,唯物主义就是用这一套理论。训练狗的心理。有人要喂狗吃饭的时候,以敲击盘子为号,让狗来吃饭。敲惯了,到时就晓得来吃饭了。到最后盘子不放饭不放牛肉,“噗噗”一敲,狗又来了,看看盘子没有饭,狗站在那里想吃的食欲发了口水直流,可见这个心理作用也是唯物的,等于依他而起。唉呓,你也觉得唯物的心理好厉害哦。所以依这套思想控制人。人也是那么地机械。一切心理思想观念都会转变了,以唯物的物质环境把他整个地转变。一切都是唯物的、简单明了,不专讲这个哲学。顺便提到,大家对现在的思想倾向要特别留意。 再进一步说,就是现在西方欧美心理学的发展看到很了不起。还是在唯物的思想范围。这一点要引起我们搞文化的人特别的注意。西方整个的思想虽然有唯物唯心的争论,而到今天为止西方的思想,它基本的立场还是在唯物的范围,脱不出到那里去。 我们顺便提到未来人类思想的危机。又这个观点看来非常严重,并不是那么太平。我们晓得近一百年来,在所有的战争,不是原子弹在战争,是思想在战争,心物两个思想在战争。那么未来使我非常感叹,今天全世界的文化哲学是一张白卷,空白的,没有东西。有其是我们这一代。很丢人,猴面孔。不要怕,羞死了,我们这一代,对人类文化没有交代的啊。再不转来,这个世界的危机,现在在思想上是空虚的。东方跟西方都是空虚的。那么由这些道理,这是因什么而有这个阶层呢?讲到唯识学这个名相,一切皆是“依他而起”。 “依他而起”比如诸位在座的,假设没有一个宗教信仰,没有学过佛,一张白纸的人,脑筋里根本没有佛。从来没有看过佛像,也没有听过这个东西,唉,他心里也很安详呀。梦也不会梦到佛啊。但是学了佛以后呀,来去都是作佛里佛气的梦,而且受了许多糊里糊涂的影响。所以现在心理学说的一种很难治的病,谓宗教心理病,信了基督教、信了天主教、信了回教、信了佛教,他走错了路,思想那个错误变成心理病吧。宗教心理病没法治疗了。 那么这种宗教心理病是怎么来的呢?“依他而起”,没有这套学术加上他的意识形态里没有这个东西。但是话说回来,好像前天,我们显明法师讲《法华经》我随时打开扩音机在听他讲经。我也有到场去听的。真的讲的很好。我可以补充一个道理,这个故事大家都晓得。我们中国佛教、中国文化有两个故事。一个故事大家很流行,一个和尚在山里讨厌了这个是非人心,讨厌世间、厌恶及了。收了个孤儿,小孩子。几岁就把他带大。没有一次下山,什么都不知道。等他到了十七八九岁,成人了。老和尚有一天要下山了。想想这个孩子,我要实验实验看。就把小和尚带下山,下山以前告诉他,下去啊,很多花花绿绿啊,你当然都可以看。有个东西最可怕的,你要注意哦,那个东西呀与我们一样,不过头发是梳起来的――古代嘛女人梳头发的,穿的衣服是怎么样的啊,脚很小,清朝有包小脚的,那个很可怕,那个东西称谓老虎,这故事大家都知道。那么小和尚带下山来,走一阵看了以后,问小和尚什么最好看?哈,老和尚吩咐过这个老虎不能看喔。小和尚讲老实话,他很坦然,他心里没什么,说:师父啊,看来看去那老虎太可爱了。好,那这个问题来了。你说这个心是“依他起”的吗?是,“依他起”!他本来没有看过这个老虎,也没有什么可爱,也没有什么可怕。但是,他那个“依他起”的本能呢?他是本有的,不是完全外物引诱起来的。正如前次有人提到,一个青年人,不管男女,第一次到性爱欲的梦中,并没有对象而呈现对象的那个作用。所以,“依他起”是讲第六意识境界。没有错,都是依他起。比方我们世界上有许多民族也实验过,拿异国的民族,比如拿我们黄种人。中国人的孤儿送给美国人抚养。收养了以后,从小在那里长大,他一定说他们的话,写他们的文字,动作言语都是他们的习惯。习惯绝对与我们两样。可是人确实是黄种人中国人。因为他从婴儿开始接受教育,这个教育是“增上缘”,因缘里头谓增上缘,这仅是增上缘之一,后天的教育谓增上缘。这种增上缘加上父母的遗传也算增上缘。父母的遗传也算增上缘之一。后天的教育也是增上缘之一。那么这个人,我们就会非议说,这人还算我们种族的人?尽是一股洋气,很讨厌。但是他从一岁就被人收养。可是你仔细研究,可是他的黄种人的根根里头还是黄种人的根。不经过三五百年恐怕不会变。如果经过三百到七百,能不能完全变还是问题。这个里头有一个东西不是“依他起”。这个不是“依他起”的就是比之于第八识之间(第七末那识――具生我执识?)“遍计所执”非常牢固那个念识的种子、种性。就像种子,那个种性不同就不同。 比如说,一颗植物的种子。移到其他的国家、移到其他地区去种。那个植物出来的味道是变了,那个种性很难变。这是“遍计所执”所生的种子。 假定悟道了的人,究竟不 “依他而起”了,等于说对境心不起。对境心不起,第六意识压制的功夫不算道。对境无心,对境无心了,唵。那么不“依他起”了,但是无心的这个空的境界也不执着了。因为执着了,“空”也落在“法执”。这个也不执着了。那“遍计所执”也去掉了、舍掉了。那“遍计所执”也舍掉了,对境而无心唵。如如自性本来现前,个个是佛。那就是等于禅宗六祖所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意物,何处惹尘埃”。那本来清净。 所以我们了解了这些道理,“五法、三自性”以后。现在我们再简单回来讲《八识规矩颂》不拖了。赶快讲完了,好转入《成唯识论》的正式研究。我们在《八识规矩颂》的前五识颂,两首唵。第一首偈子它是性境吧,性境是前五识,他属于现量境的前五识唵。这个都晓得了。三境三量都解释了。 眼耳鼻舌身前五识通三性。注意这个通字。通于三性。换句话说,哪三性?善、恶、无记。这三性。注意哦,唯识讲三性,往往混淆了。另外刚才讲的,也是三性,不过加个字谓三自性。依他起、遍计所执、圆成实,这三种谓三自性。 现在讲,性境现量通三性。这个三性不是那个三自性。这个是人性上的善性、恶性和一个不善不恶的无记性,非善非恶。这要注意了。提问题不讨论了,免得耽误下去。为什么眼睛有善有恶啊?又通无记,耳朵听声音也是如此,这个中间讨论下去就很多很多了。记住唵,通三性,眼耳身这三个识,前五识还包括鼻、舌两识。这两个不谈了。 眼识、耳识、身识,身体的感觉。这个 “二地居”所谓“二地居”,第一地:无取杂居地。地狱、畜生、恶鬼、阿修罗天、还有人、天。阿修罗也包含在天道。人,天人与我们世界不同。可以说外星球另一个世界的人――天人。与我们地球上的人类,乃至畜生、恶鬼、地狱这三种在“无取杂居地”,普通的凡夫。在这高级的天人就有分别了。欲界天还有欲哦。同我们一样有欲哦。再上去色界天的初层,这所以要大家对三界天人表一定要记清楚啊。如果我们讲佛学,现在讲三界天人表。这是宇宙生命的分类。分成三十三层。严格的分为六十多层。 外太空的生命,在佛学于两千多年前分为六十多层。是有生命存在的。到今天自然科学太空总部问他,月球里面究竟有没有人,他真正的负责人不敢答复这个问题,他不知道了。你不能说已经到了月球表面了,没有人。科学是不能乱讲话。科学家到今天不敢下这个定论。还不知道。我们也不一定讲它有,我们现在是讲佛学。在佛学的理念的范围,你看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这样高明的理论。 那么我们人,本来“无取杂居地”以内的。当然有眼睛、耳朵、鼻子呼吸,第一首前五识都有。如果到了初禅的境界,初禅就是“二地”了。超过了“无取杂居地”到了色界天的初禅天了。这个时候呢,鼻识、舌识两个不起作用了。只有眼睛、耳朵、身体三识还存在。怎么讲法呢,有了证入初禅的人,呼吸没有了、停止了。所以鼻识不起作用了。嘴巴当然不吃东西,连口水都不咽了。你们初初打座还嘓噜咕噜在咽口水,到了真正初禅定以上,连口水也不需要咽了。呼吸自然停止了。鼻、舌两识不起作用了。不是没有哦,潜伏了不起作用了。只有眼识还存在,耳识还存在,所以入定的人,你叫他,有时候听不见。你拿引磬“叮叮”这么一敲,他就可以出定了。 有时定了自己出不来的时候,你们学打坐的注意哦在家里。万一瞎猫串到死老鼠的时候,你们如果入了昏沉定,出不来定,那要吩咐旁人千万不要碰你身体哦,千万不要碰,更不能摇动,就用这个引磬在他耳朵旁边慢慢地敲“叮叮”这么一敲,他就可以出定了。所以这个叫引磬。也如同观音法门,是什么道理呢?讲物理的道理,这是中国道家的医术。耳通气海,修观音法门啊,效果大咧。理由如此。那物理的、心理的道理。耳通气海。这是附带告诉大家的。 这眼耳身三个识还存在。如果超过了二禅以上,那前三识也慢慢退化了。所以真得眼神通不是这个肉眼啊。而谓天眼通,不是这个肉眼。所以天耳通也不是这个耳朵了,所以你们注意啊,打坐注意啊,搞搞地,这个眼睛闭起来打坐,实际是脑神经没有休息。脑神经属于什么?身识。脑神经没有休息,很神经地搞里头,哦、哦、哦看到什么,自己以为眼通,你还尽在玩眼识呢。那里是眼通喔。那是神通的兄弟,老弟叫神经。啊千万注意唵。有时打坐耳朵听到,嗯唉菩萨跟我说话,教我什么,也是耳神通的老弟叫神经,不要搞错了。 换句话说,这个时候,全身识没有离开。所以入定,不管怎么着,身识。识,我们讲唯识这个识哦,你们注意唵,千万注意唵,记着!识是三种东西一定连在一起的。心物一元的道理,暖、受、识。这三样东西连在一起的。所以真正入定的人,刚才为什么告诉大家不要去碰他?真正入定了,身体的整个骨节、整个的经脉,软的跟棉花一样、跟面粉一样。你要是把他的手拉拉,可以拉到一丈多长。因为这个肉溶入骨了。所以入定了以后,身上的温暖、温度,是低温,不会退温的。甚至还有高温的。你看很低的温度,摸到还有一边很暖,可是你拿别的东西,拿物质的东西一接触到,假定你用个小茶壶,放在他身边焐,焐在胸口上,算过把钟头,那茶壶的水会热滚开来。生命活着,暖气永远存在。千万不可冷、冻着,会病的。所以生命在,它一定有暖。老年人为什么骨头会硬呢?什么是老啊?,老了就是死亡的一半啊。闽南话“叮咳咳”了,硬都可以敲鼓了。有暖气在就越来越柔软。所以我们晓得,经典上有时候翻译,善行功德到老,“软地”,又翻译“揉地”,那么我们讲教理的人啊,那个恶业,千万不可谓“软”。实际上“软”是讲真正功夫的境界。禅定功夫证到了。这个身体不要练什么武功、不要修什么气脉,它自然柔软,越来越柔软。 那么说“暖”一定存在,识,凡是还没有冷冻以前,它生命一定存在的,所以真正入定的人,纵然经历八万千四劫,乃至于说十二万年,只要体温还存在,识,一定没离开,阿赖耶识没有离开过身体。那么这里又有人问了,道家所说的出阴神出阳神,那是第几识啊?这里是个问题唵,你们去研究研究看。有没有这回事?那是第几识的作用?第几识带什么作用?第六意识带质境作用。出阴神是第六意识带质境。出阳神不同了,假定修得几乎类似《楞伽经》所说的“意生身”的境界。正是“意生身”的境界。 何谓“意生身”的境界呢?报身化身两个合在一起了。这都是实际的功夫。 所以暖、寿存在,识的作用就在那里。识,这个要注意唵。这个叫“眼耳身三二地居”。这个作用。 第三句是讲意识所起的心理现状。现在我们注意唵,年轻的同学。还在读研究所的你们诸位博士们注意。这个就是最新的心态学。这个是新名词唵,外国人爱弄个名词。中国人翻译这又是一门新科学。前几年,大家爱研究心理行为。这个心理学行为过去了。心态学,这又是一门新学科了。心理形态。其实就是心理行为的那个形态。实际上你跟上外国人一迷惑唵,你都搞不清楚了。实际上翻来覆去唵,人类玩不出什么新花样。不过还是那个旧的,不过取一个新名字。 我们晓得唯识学里头心理行为学包括了政治领导学,工商业的领导学、心理行为学的一切等等不在话下,这许多名称。心理学、心理能力学、现在来个心态学。太多了、要分门别类。你要把《百法名门论》有关心理部分都要搞清楚。你就可以创作了,可以发展了。沟通东西文化、形而下的作用,我可以保证你可以写一百篇的博士论文都写不完。有一百个不同的题目可以做。 那么这个重点呢,研究这个唯识必须要研究一本书叫《百法名门论》世亲菩萨作的。《百法名门论》换句话说,它把一切唯心的心法、色法。色法就是物理。心法、色法。有为法与无为法结合起来。这个新的作用。归纳又归纳,不是分析唵。假如像我们现在走科学的路线,要分析再分析。但是你晓得古代归纳又归纳你觉得不过瘾呐,非常过瘾。因为正好给你现在去拿学位。这个里头包含的东西你拿出来,把旧瓶里头拿出来,变成新酒去卖。你把那个旧东西归纳性地拿来分析再分析,做学问来就觉的,唉哟你好渊博哦。而实际上,古今以来,什么谓学问?哄人的,都是一切众生自生妄想。 但是,你看妄想啊,妄想是很伟大的哦。诸佛菩萨神通智慧有多大,众生的妄想本事就有它那么同样的大。不要轻视了众生的妄想。科学是妄想出来的。但是今天的科学是非常的可怕。 你可别误会科学不是智慧哦。它属于什么智慧呢?是般若里头的方便般若之“工巧明”这部分。你学了唯识就懂了。是方便般若里头的“工巧明”的这一部分。这是科学的智慧范围。所以下面,讲前五识。包含的心态作用有几种呢?有遍行、五遍行它具足的。我们对五遍行要特别注意唵。现在如果名词不分析,暂时不管它。下面表都有,什么谓五遍行?。这个诸位如果你手边有《楞伽大意》你翻开下面《八识规矩颂》的法相表,里头都有了。 什么谓五遍行?说五遍行是它具备前五识,别境,有特别的境界,它也具备。善法,具备了十一。讲这个前五识啊,心态作用。还句话说,有第六意识帮助它。乃至第六意识,现在心理学注意哦。所讲的“潜意识”“下意识”,乃至于说“第六感”这些等等。还是唯识学第六意识的范围哦,没有超出来哦。 有人认为说,现在心理学讲的“下意识”或“潜意识”就是第八阿赖耶识,那你不晓得错到那里去了。那是大错特错,不要跟着错哦。那我的门牙要笑掉了,连我的假牙也笑掉了。不能玩的呀,不要搞错了。你要晓得,这些所讲的是前五识配合第六意识所引发的心态。中二,它前五识,有中烦恼的心态两个、两种。它把大根本大烦恼的心态有八种。不惧全唵,不讲第六意识。第六意识那坏了,善、恶、无记样样都具全。前五识有些有有些没有。根本三种烦恼前五识都具全,贪嗔痴。这是一切众生的根本烦恼三种,贪嗔痴它都具全。 那么我们先讲。大概提一下唵。不作详讲,详细在《成唯识论》里头再研究。比如眼识它具备了根本烦恼贪。眼睛一看到好的色相,那个眼睛就给它吸住了,它就贪起来了。贪看色相,贪色了,眼睛给它挖走了。变成好看的东西,比如这两天卖金币。我看到那个台湾银行,一早起来看,唉喔,怎么街上排队排到我们门口来了。我下了电梯,我说这是干什么的?是卖金币的。唵哈,我说这是??????只好叹息一些众生的贪嗔痴。这个怎么那么好玩嘛。还有人整天夜里就扑在那里等着呢。这很奇怪,我说我们当时如果看到金币,那两个眼睛??????你说走吧走吧走吧,好嘛好嘛而眼睛一定被它牵住,眼睛会这么的看着。眼睛贪色。耳朵贪声。所以我们文人对好的歌声、听好的音乐,语音嘹亮,嘹亮不绝唵。其实那个音乐早就过了。那个语音在里头哇。这就是耳朵对语音的贪。这眼睛清不清很难啊。我们一切众生都是嗔恨眼睛看人呐。尤其是人看到那个讨厌的人,就这样:那个眼睛就嗔恨,这眼睛坏的很呐。识都具备的。 但是眼识啊,比如拿眼睛来讲,它根本三烦恼是具备的。除了悟道的菩萨,惑能够转化了,是佛眼看众生,没有这一套。一切众生具备。可是你要前五识啊贪嗔痴三样,三个根本烦恼具备的。唉,它没有犯罪。帮助它犯罪的是第六意识。是它教唆它犯罪的。前五识啊,等于一个不大懂事的孩子,唵,它很天真。有这个贪嗔痴这些烦恼的成分,它没有长期贪嗔痴,它后面那个坏东西第六意识呀,加上去唵,它根本烦恼哇犯罪的行为就大了。所以反过来第六意识想去犯罪呢,那个理想想去犯罪啊,唉,前五识不帮它,第六意识也没办法。它们之间是随因果在作伴的。那么前四句偈子大概扼要,详细的我们讲《成唯识论》的时候再作研究。 关于前五识的偈子,很难了唵,又碰到一个难题。“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非常讨厌的事情来了。前面五个识,眼耳鼻舌身,这个我们知道了。前面五个识哇,靠什么起作用呢?靠“净色根”起作用。现在我们先研究,解决一个问题唵。佛学的名词,什么谓作“根”呢。根就是我们心理上的“官能”“机能”。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拿身根来讲,身体什么是根呢。整个生理上的神经,所有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这些都是根,即使这样讲还不够。神经是什么作种?这个神经拿医学角度讲是什么变的?细胞、蛋白质组合拢来的。就是各种各样组合拢的。有些是现代科学知道了,有些还不知道。就变成我们这个身体。整个的神经,这个都属于身根。乃至于我们的大脑小脑这一些都是身根。就是现在人追求的间脑,大脑小脑中间有一点,现在还不知道。科学医学还在研究间脑。这个东西一般认为,研究科学的认为现在我们人之所以有五种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缩命通,这些个通,有特别敏感,是这个间脑的作用。但是你注意唵,这个理论并不是确定了的。现在医学在追求这个东西。对于这个间脑还在研究。在这点东西啊,与我们丹田一样,所需过去不许论丹田,现在不同了,因为针灸一流行,承认了。以前作为中国人说有个丹田在肚脐下三分,把尸体拿来解剖,说这里没有东西嘛。所以强调这个肉体,但是中国过去人解剖过没有?我们过去三国以来也解剖,不是拿死人解剖,拿活人解剖。而这个东西,活着的时候呼吸,这个里头起作用的。一死了,它就是肠子,没什么。没有气了。间脑也是这样。现在间脑,我们晓得,活着时的间脑哇是一体的,等于说冷冻起来的这个布锭一样,假使它死了就硬了。说是不是间脑这个东西,与神通没关系,不去管它,我们顺便提到这个。 刚才讲,所谓间脑,也不过是身根的一种而已。一个小部分,还不是“净色根”。我们的眼睛,眼神经的,没有病的很健康的这个眼神经,认为眼神经这个细胞,有人认为这个就是唯识学所讲的“细脯”——这个“净色根”,也错了,不对的,唵,也不是。说“净色根”这个根我们了解了是这些“官能”佛学名词啊,古代的谓作“根”。 那么什么谓作“色”呢?要注意了,要研究《百法名门论》什么谓之“色”?色法“有表色”“无表色”。可以表色的,比如:红黄蓝白黑。大小长短方圆等都可以表色出来。有种东西“无表色”。无法可以表色的。这个无法可以表色的色唵,已经到达了,拿现在的观念,己经到达了“精神”的领域。好了我们有出一个名词了。那么在精神的中国,我们文化里头讲,唉,精神是个什么东西?谁能下个定义。这麻烦了。等于我们以前在学校上课哇,几十年以前,我自己本人就担任这个课程,常担任这课,唉,今天有没有你的课?有。上什么课?《精神讲话》,我自己担任《精神讲话》这个课。不过自己心里在笑话,这是神经讲话唵。这怎么讲精神?精神是什么东西?《精神讲话》换句话说,讲话就是要精神的,没有精神就不可以讲话。我讲完了,我讲话讲完了。 嗬,哪有精神道理?精神道理,有。精,道家老子有提到过,“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恍兮惚兮 ,其中有物”信其中转化为物。不是唯物就是唯心,唯心里面有个东西呀,老子的观念。如果研究《黄帝内经》中国的老祖宗的这部医书,也就是啊,生理哲学的最高这本书。它整个宣扬的独有意义。但是不属于唯物的范围,己经超过了物,进入了另外一个东西了。所以整个成了两个东西它将合拢来。 我们后世讲精神两个字啊,是理念上抽象的。在中国文化里头,这两个字的定义名相,它的名词不是抽象的。精是精,神是神。但是这个“精”字不是现在医学所讲的,男性生理上那个精虫,不是这个。所谓男性生理那个精虫,女性生理上的卵藏,是精神那个精的范围的一个小部分。这是刚才提到的精神两个字。又解释了这个名词。好,那么我们晓得“净色根”无表色已经到达了精神的领域。还有“极微色”。极微,在《百法名门论》还有个东西谓“极微色”,还有个“极纵色”。 色法,你看看佛法的科学唵,注意哦。色法,归纳又归纳,分解四大的范围。有表色,有表色很简单,我们都看得见的。无表色我们就困难了。通过这个思想经验。还有“极微色”。“极微色”等于什么?现在所讲的原子、核子,是“极微色”。所以极微色分为七个。“极微色”再把它分析,它还包括七份、七部分。这七部分怪了,“极微色”包括了七部份。哪七部分?“色、声、香、味、触、法、觉”。觉,感觉的觉。这奇怪了,“极微色”。 那么有人要问了,不过我在《楞严大义》上解释过“极微色”。物质分析到极微。古代好用这个名词。现在说极微,显微镜都没办法看。原子能的这个能量是什么?爆炸开了是空的,整个原子到最后是空的。但是,空的东西,比方像什么?我们这个点灯泡,中是中空哦,把空气抽空。是真空的东西就像炸弹。一爆破那个声音大得很,爆炸的力量也大的很。还有我们动物,河里头有的鱼,鲤鱼那个胆,我们小时候在家里吃鱼,鲤鱼那个胆都拿来玩的,空的,所以鲤鱼的力气很大。说下杆钓那个鲤鱼,在我们乡下钓,这么粗的竹竿有一二丈长,刚好钓到鲤鱼的一只壮丁,拉着这个鲤鱼,纵然要跟它玩个把钟头才敢拉上来,要不拉不上来。那么粗的钓竿被它拉的弯得,那个钓线几乎被它拉断。紧跟着它走,等它实在疲倦了,才把它拉上来。为什么鲤鱼它力气那么大?它体内中间有两个胆,这胆是真空的。这有时我们小孩玩腻了,放在地上用脚一踩“吡呀”如鞭炮那么响。是真空的东西,它爆破的力量很大。所以原子爆破了以后呀,比方呀,当然我不是原子,我也不懂原子,与一般人懂科学的一样,写一个原子理发店,中国人的科学。啊,跟着科学的时髦。如原子冰淇淋我说不要吃唵,吃了会爆炸,中国人的科学。跟着尾巴在乱来。爱因斯坦写一篇《相对论》我们讲“易经论”。永远相对。唉,这就是相对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哎呀,这只好摇头。中国人的科学。 但是这个极微为什么分七份呢?那个真空分到最后极微,空到没有再空的时候,它放光,它出了味道了。出了“色、声、香、味、触、法、觉”。如果人碰到那个真空爆破,你这个细胞就感受哇,死亡,伤了。是吗?它确实分了七份。唉,可是我们这位老人家——释伽牟尼佛事隔两千多年了,他早就说出了,极微到最后还具备七份。“极微色”我们以有应用有现代的自然科学的一点点很粗浅的知识还可以解释了。到了“极纵色”就没有办法了。“纵”是代表远大,很高,高深远大。彻底永远看不见。恐怕“显微境”科学仪器是不是看得见,我也不知道了。至少在理论上是“极纵色”。等于我们现在太空科学一样,发现至今为止??????最近不是报道有发现太空里头有个黑洞无比的大。黑,可以容纳这个银河系统几千个不止,甚至有余。这个宇宙越来越巧妙了。当然今天科学我们比喻和科学,不是学科学。说小得皮毛又皮毛的皮毛的常识,只作个比方。但是要注意。(卷四终2006、12、12录毕) 唯识与中观(卷五) 南怀瑾先生讲演(共四十卷) 听录音记录(2006、12、13) 又被推翻,有新的发现就被推翻了。所以你把科学当作真理来用,那是非常笨了。可能有不到位和纯真,还在追求嘛,还是未定之学。所以我们千万小心,就是说借用了今天这皮毛常识,姑且拿来,因为没办法解释比喻嘛。尤其是我们现在的青年,都是原子理发店的科学家。把原子今天的课,都有皮毛常识。只好皮毛对皮毛了,引出比喻而已。 说“极纵色”它是己经盖覆,心、精神与物理之间的东西。这个色,我们介绍了唵。但是你们今天研究要注意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两句话说起来不好讲唵。严格讲,不好讲啊。拿唯识学讲真是要你的命啊。 “空”就要你的命。反之也很好讲。照过去讲,眼睛看到色,等于宋儒所讲的,“色中有记,心中无记”呀。我眼睛看到不动心,把色空了,笑话!那个眼睛色相而已,那不相干呀。佛法讲色是讲这个色法。 佛法还有个归纳,我们四大,“地、水、火、风”。那物理世界呢?这个大类归起来,“地、水、火、风”,四大,佛经经常用。实际上佛经重要的地方用到五空。五大:“地、水、火、风、空。”唉,你们注意唵,青年同学。如果研究印度文化、东方文化的交流,“地、水、火、风、空。”与中国“五行”是一样的。中国的表记:“金、木、水、火、土”。一个东西。 所以佛学所讲的十二因缘,与中国阴阳学的十二“分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东西。两个表达不同。要千万注意。不然你研究佛学所理解的佛法是错误的。因此看古人所讲的,现在许多注解的错误哇,不可记数。 现在回过头来讲本题唵。色法:“地、水、火、风” 物理世界,分作四大类,谓四大。那我们新的公理上呢?四大是假合为身。比如讲,像骨头,坚固的,我们身上拿医学上讲,骨髅系统的。这是“地大”的范围。我们的血液、霍尔朦呀,这些东西属于液体的,谓“水大”范围。我们身上的热能,这个属于“火大”范围。我们的呼吸系统,属于“风大”范围。这称“地、水、火、风”四大,构合拢来,成为我们这个身体。“地、水、火、风”是色法哦。不是“净色”哦。各自身上的细胞,细胞属水大,水大构成的色法,不算净色。差别就大了,所以认为“净色根”是细胞的话,错了,不对。细胞是蛋白质所构成。 “净色根”是什么东西?比如说,我们这个精虫,你把它在分析蛋白质酸性的,这些东西构成的。它也没什么,可是精虫也不是“净色根”啊。我们在研究到了男性的精虫碰到女性的卵藏,为什么两个一结合了之后,为什么变出一个人来呢。人是两个精虫卵藏一结合了一半一半,一摸一样,等于两半这样配合拢来。你要注意哦。说增长修持,我们人体的气脉有所变化。你看到我们人是这样坐着的,整个来讲人体气脉变化是这样的。这人的阴阳,等于是个地球的轨道。指南针不是总是指南,不是指着正南的而是偏东南哦。一共四百天。所以我们的身体总是正直是这样,一半一半、左右一半一半。这个道理你们很难体会了。等到你们的禅定功夫慢慢到了,到了那部分体会。 所以说精虫卵藏结合了以后,他第一节、胎儿入胎第一节,由两个东西一结合以后,第一根变化起来就是中脉。中脉是中空的哦,由底下到头顶。这是第一个七天的变化。你称呼它是——现在西欧翻译的名词也是有形字——“月専”肉字旁边坐个専。霍尔朦所经过的地方,这个东西谓作“月専”。我们可以说这个东西几乎有一个相近,“氖”,说佛法讲修气脉的那个氖,是个玄的东西。比霍尔朦分布的那种“月専”,它不就是神经系统。这个大家在座学医学的,这各位应该知道的。正是学西医的朋友们。但是我们知道这个还不是“净色根”。 “净色根”等于什么呢?很难表达了。我们回转来了解一些旧东西。比如讲我们中国讲的阴阳学。十天干、十二地支。由五行变化出了十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甲乙性属“木”,是五行的归纳。丙丁性属“火”。戊己性属“土”。庚辛性属“金”。壬癸性属“水”。所谓“天干”这个天是代表宇宙与这个地球,彼此在放射、彼此在干扰。彼此放射干扰的那个作用。交互干扰的那个作用,是谓“天干”。 甲乙性属“木”,那个甲 “木”哇,未成形的木,还没有构成物质。这个是指木的气。乙 “木”哇,是成形的木,已成形态的木头了。称谓“乙木”。丙丁性属“火”。那个丁 “火”是火的气。那气是什么东西呢?我们借用现代的自然科学观念说:那个“能”,那个“能量”。总算我们把吃奶奶的力气也拿出来了唵。从小长到大所知的范围都拿出来了解释“净色根”是这个“色”。 但是如果拿中国文化来笼统解释它,很简单。何谓“净色根”呢?气!气,这个问题就来了。说“五识同依净色根”,这个“气”、这个“能”。 何谓“九缘七八好相邻”呢?这个“九缘”书(《楞伽大义》)里面有表,看了就知道。唯识学讲,我们人这个眼睛要看见对方一个东西,眼睛相对的是色相。眼要能够看到物,要九个因素才能看到。第一,眼睛看东西前面一定要有空间。要空、要有距离,没有距离眼睛就被蒙住了,看不见了。所以要有空间。要有光,等等九个因缘。眼看东西,要九个缘。 耳朵听声音呢?需要八个因素才可听见。耳朵不要光线,不要色相。所以只要八个缘。 鼻子呼吸、嗅气,舌头尝味,身体的感觉冷暖、快感不快感、痛苦不痛苦等等,需要七个因素。 这个是法相学问。所以归纳结果,玄奘法师,论他文学我说有遗憾,这位法师的文学不高。但是啊,《八识规矩颂》我服了他,没办法用文学作,可是他能够作出这样的像诗句一样的,己经了不起了。“九缘七八好相邻”有本领一路连下来,“合三离二观尘世”。分析身体的感觉唵。鼻子的鼻识,与舌是三个识唵。要合拢来起作用。怎么讲呢?这个身体,没有接触到没有感觉的。我们把衣服穿在身上,皮肤接触了,唉不舒服,脱掉。那衣服扣的不紧,还有一分的距离,有时候当然有感觉了。这一分的距离已经与身体发生作用了,它必须要配合起来。比如舌头,这个舌识啊,这个菜,这个吃的东西到嘴里舌头一尝,唉喔,太咸了。这个尝到感觉了。它假如不合拢来,吃空气有没有味道?莫昧道。有淡味,没得味道的味道。那么嘴这么一合拢来,味道就尝到了。就这三样 “合三”。 眼识和耳识它要有距离的,谓“离二”。说“合三离二观尘世”。这个世界的作用在前五识。这个五官机能的作用,有这么些道理在。这现在还没有详细唵。这是大概略说,详细的要研究《成唯识论》“愚者难分识与根”,没有智慧的人啊,分不出来。我们眼睛看东西,不晓得是眼神经反映的作用,透过脑神经,或眼识这个神经反映的作用。现在医学讲唯物的这个神经反应的作用。这是唯物观念的论点。 拿唯识的论点,这就是“愚者”只知道根的作用,他不晓得识的作用。识是什么它根本不知道。说“愚者”只认为“根”的作用,“根”就包括神经啊,细胞哇,这个机能反应的作用,谓“根”。 识呢?你注意第一句唵,“五识同依”它像“电能”一样,有依赖这个电灯,才发出光的。那个“能”呢?现在把“识”调作那个“能”。所以依赖“无色根”,才起作用。他说,没有真的开悟,没有定慧等持、见道以前,“愚者难分识与根”。识,什么是识,什么是根,他两个分不开。在我们普通总觉得,我的眼睛看不见了。没有办法,眼睛看不见了。这一点注意,楞严经上佛有提到这个问题。不过楞严经提的不同,佛跟阿难讨论,问阿难说,你说瞎子看得见否?阿难说看不见,佛说,错了,瞎子也看见,瞎子他永远看见前面呀,看不见的那个东西。瞎子看到什么?他永远看到自己看不见的那个东西,瞎子在看的那个东西就是眼识作用。假如我们把眼睛蒙着,完全闭起来,看见看不见?看见!你是看见自己看不见的那个东西。眼识还是存在。瞎子怎么会没眼识呢。有眼识的作用。但是为什么称作瞎子?他没有这个根——眼根。所以不能面对色相的现实,现量就出不来了。但是瞎子看见的也有瞎子眼根的现量哦。他那个现量是黑咚咚的。 同样的道理,而聋子耳朵有没有听?聋子也在听,聋子听到“嗡啊嗡哒闷”,像我们耳朵老化了听到闷闷的。永远听得闷闷的。那是不是在听呢?耳识还在听,听得。耳根虽然坏了,耳识没有坏。要注意这个。“愚者难分识与根”。 同样的道理,我们割一块肉,像开刀时,活的肉,把它割下来,那细胞还会在短时间内跳动。那还是身根上的跳动,生命的余力在。这个时候,这个识,身根、身识的作用还带一点,没有完全上去。那么种子的规范,第八阿赖耶识,细胞的死亡归到色法里头去了。归到四大里头去了。这个要注意,唵。 前两首偈子是介绍前五识的大要的作用,我们研究唯识之前就要懂得。 到了第三首,讲求道的。“变相观空唯後得”。一个人修道,得了道、悟了道、证得菩提、开悟了,前五识会其变化的作用,起大变化的作用。简单的、勉强说,拿我们中国儒家的文化,气质都变化了,变相了,前五识与过去不同了。比如说,证得了道、禅定功夫到位了,真正定力够了以后,近视眼的,不近视了、好了。老花眼的,也不老花了。一切都变了,比如前五根返老还童了。这是他前五根的变相。乃至前五根变成三神通了。天眼通、天耳通,身体有神足通。比方,修到这个时候,身,能够空,身根空了,眼耳鼻舌身,五根都能观空,都证得了空性。由空之后,性空缘起,再修妙有。这样才能够证得报身。色身唵,身体与五官转变成佛身、报身的佛身唵。要得到“后得智”的人才办得到。得“根本智”还做不到。悟道明心见性只得“根本智”。到八地菩萨以后至成佛才得“后得智”,像楞严经上所说的:“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这是要实证的,不是空洞讲理论,那是不行的。“变相观空”唯有後得智的人。得了“后得智”你就渐渐见一个空、悟一个道、一念不起,以为这就是禅、就是道,那是骗骗你的啊。这就是故伎哄小儿的,像学生问,“老师这个对不对”?“嗯,对,对”,先给你来个安慰,要不你气得要自杀。怎么办?哈,哈,只好如此慰绩而已。这个不是,这个还不是“根本智”。“根本智”得了还不能转,要得“后得智”。“果中犹自不诠真”啊。你要晓得,悟道了、成了四果罗汉、得了九次地定、可以毁身灭迹、具足五神通的人,他对这前五根啊,这个生命的道理啊,还不懂、还不能透彻。要到什么程度的人呢?四果罗汉、声闻、圆觉,除了有神通、可以变换腾空自在、可以知道前五百劫,后五百劫,都知道了,对本体的道理还没了解。故说“果中犹自不诠真”。要等到“圆明”到了八地以上到了佛地,证大圆境智、第八阿赖耶识转成大圆境智。乃至初地的菩萨——欢喜地——“圆明初发成无漏”得了无漏果了。一到了真正的无漏果来呀,这个肉体的色身才能变化掉。能够转变这个肉体的根与前五识了,才能“三类分身息苦轮”,才能修到千百亿化身。如各种类身,下地狱上天堂、变畜生、变蚂蚁、变狗变什么随便你去变化就是。“三类分身”千百万,度一切众生。菩萨的境界。后面四首偈子是讲功夫、证道、见地、果位上事。前面两首是先介绍识与生命的作用。如此而已,后面的要特别注意,尤其我们这里是讲修证的,“变相观空唯後得,果中犹自不诠真”。 真证的道理你懂得进去,四果的罗汉??????你粗粗学会打坐,有一点懂??????那根本不相干,于空的境界不相干的。所以要到佛地,因此你晓得呀,我们唯识的前五识转了,变成什么智啊?“成所作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那就是成就。换句话说,以禅宗来讲,言下顿悟。十分之八九悟道了法身清净的一面,你这个肉身、报身就转不了。当然像六祖一样转了。前两天有人递过来六祖肉身的照像。六祖肉身的照相你们看,与普通人肉身照相完全不同。那照得就跟活着的人一样的。这个有不同了。可以说他自己故意把它变成的,只有“圆明初发”才能转这个身。 若我们普通打坐学佛,都到一种心境的清净或者自己觉得妄念不起很清静、七天也好、半个月也好、三个月也好、一年也好,一念清明很自在是第六意识的境界而已啊。与前五识毫不相干唵。那是第六意识偶然境界而已。不要认为第六意识的这点清明、当然在理解上也懂了很多了。哎呀,看佛经也懂了、什么也懂了,好像己经得了道、悟了,这你是被第六意识又欺骗了自己。统统落在“法执”上。“法空”都没有做到。唵,这个须要注意的。 那么前五识的三首偈子都了解了,唵。 现在开始讲第六意识。它的纲要给我们介绍了。第六意识不同前五识,也不像第七识、第八识。“三性”它具备了,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第六意识啊这个东西唵,引用我们中国的《西游记》小说啊,把它比喻作孙悟空,是这个样。它最坏(造业)了,它也最高明。我们这个心理第六意识思想,我们现在普通人讲,这个“心”,笼统,哲学也好、普通人讲,这个“心”啊,都在第六意识的范围。 第六意识无所不通,它具备三性、三量——现量、比量、非量都具备。唵,与三境沟通。“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一切六道轮回,乃至于说现在凡夫将来成佛都靠它。你不要轻视了它——第六意识。唉,虽然坏(造业),可不要轻视了它哦。没有第六意识的思想你还成不了呢,是“三界轮时易可知”。它这个第六意识的心态呀,包括多了。哈,跟它相关的“心所”,不是心的“能”哦。心的“所”,不是“能”。“能变”的是第八阿赖耶识喔。第六意识也是“所变”呐。在第八阿赖耶识的立场来讲,第六意识也是它的“所变”而已。不过是它的“当家”的儿子——“老二”(第六意识)在当家。 “大儿子”是第七识,不大管事的。等于我们唐朝一样,当家老二李世明,当了皇帝了。哈,老二当了皇帝。 (第六意识)相应心所,它包括心所有五十一个。善的恶的坏与好的它都有。“善恶临时别配之”。第六意识它的善、它的坏,不定的,当它急着非常不定。它还要前五识的帮助。临时对境依它起的作用。对境依它的时候,善恶的境界所得的业果、所起的作用不同,“善恶临时别配之”。 他说,这个“性界”——它(第六识)自己的意识自性。它的界别,真善受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支配,“恒转易”义谓随时在变化。就像我们的心意啊前面一个思想正想做坏事,后面马上一个思想第六意识另一面又来了,哎呀,自己劝自己:这不是造业吗?哎呀,算了算了不要做了,打个坐、拜个佛吧。唵,它随时在变化中,即所谓“性界受三恒转易”。 “根”,意根,意有根哦。哈,意根在哪里?脑神经!我们这个脑神经是意根所在。过去人家认为是心脏,不过心脏是发动器。脑神经是意根,所以意动啊,它脑神经发动前面五根跟着都动,前面五识根都来帮助。他们六个“兄弟”是一帮,眼、耳、鼻、舌、身、意。“根随”好多时候哇,说大家要学佛了,这个“信等”来了,哎呀,我要信佛、我要做好人,对自己有信心。这个“信”是好东西。但是信念一起,六根一齐起作用。即所谓“根随信等总相连”,这是第六意识最厉害的东西。我们上天堂下地狱、成佛成凡夫都是它。 “动身”,身体的作用。那个每个细胞发生的作用、动作、发语、讲话,有些人的嘴巴坏,嘴常常发泄一些虎口,活着嘴巴满口胡话。蛇身,古人说的唵,虎口蛇心,蛇的心理——两面刀。这个嘴巴造口业。但是也不能推给嘴巴,哎呀,我这个嘴巴不对,心里没这回事啊。我也常常说,有许多人说:嗯,某人心很好啦,就是嘴巴坏。空话!嘴巴讲话哪里来?意念动的,就是心动啊,心就是坏。好就是好,这个好人,满口善言,都是好话。这“动身发语”,你要知道,就是这个“意”最厉害,统统是它造的,“贪嗔痴慢”都是它。那说这个人,我脾气坏了,我心好的。哪有这个理?!你不要下地狱,就这么原谅?,脾气是什么?就是意动啊。不是偏袒脾气?脾气还有另外一个东西呀?脾气属什么识呀?还有个“脾识”吧?! 都是这个意!“动身发语独为最”最厉害啊。意业造满了等于拉弓射箭一样,恶惯满盈的时候,“引满能招业力牵”。它的现行、它的行为——意业这个思想,构成了现在的行为。现在行为累集多了,变成习惯,这个习惯就是业力的因,就变成未来的种子。过去生中那个意识的习惯,变成习气,习气就是业力,变成这一生的个性。就是过去生意识业力的种子。种子生现在的现行——现在的行为。 现在这一生的行为,变成未来的种子。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天上天下、惟我独尊,都是它搞的果报。所以《瑜伽师地论》的意识地这部分占了二十几卷之多,统统都是讲这个东西。但是变圣人、变凡夫都是意识的作用。 这个意识的心态呀,最可怕了。所以“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最”“引”就是拉弓一样,要拉满,所以中国文学里头讲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那个力量没有拉满呐,拉满了以后,箭在玄上不得不发,你自己就发出去了。拉不住了,都是这个意业。 所以我们搞了半天修行,你修禅,修个意业“空”、清净,是转意念,把它转清净。念佛的人,把佛念成意业,把它念成习惯,把它念成正念,如此而已。学密宗搞了半天,也就是练习那个意业,拼命向好的路线转,但是意业贪着太多啊,那密宗就设许都花样给你贪嘛,你爱想得很美丽就给你设得很美丽,你爱十八只手,就给你四十只手好不好?而且是,呕呜,每只手里还有个眼睛更厉害。你爱什么给你什么。哈,那个诱导法真高明。佛法就有诱导法非常高明。统统在转你的意业。 说明这个意识证道,所谓圣位。我们普通所谓感觉到心境的清净,念头都空了。或者打坐的人觉得自己无念、空,这是非常难得的唵。真做到完全空灵、无念,这是意识,这个第六意识分别心完全如如不动。清净了,这个很难得的事。但是虽然是难得啊,没有什么了不起!这个意识心,很容易空掉。例如一般修禅的,一般人用工夫啊,把这个意识心,做到“三际托空”。“三际托空”这个观念,就是说把心理的状况,前面这个思想过去了,后面思想没来, “三际托空”,中间当下这一念好像空了,就清净了。这个在修禅的非常有名,谓之“三际托空”。也谓之“三心空性”。这就是说,前一个念头、后一个念头、中间这个念头,假定的唵,认为地把它分开。我们的思想连续很密切,分不开这三段。但是一个修定用功久了的人,可以把这个心理状况,把他切开,分成三段。前面,比如念佛的人,南无阿弥陀佛,这就算前念过去了,下一句还没有念,就是后面一句没有念:南无阿弥陀佛的“南”还没有起来。那么中间,假定这个中间,中间没有念,就停住了。在净土宗念佛的人,比如说,有时候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着,很久很多,一心不乱,专一了。突然,往往有些人,自己不知道,这个佛号念不上来了,没有了。连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南字都不会起来了。就愣住了一样。可是自己并没有昏迷,也很清醒,可是想提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念头,提不起来。往往很多念佛的人到这个情况,就着慌了,自己反而惊慌了,觉得糟糕了。实际上有很多人把修持上这些情况来问我,我经常讲一句话,你这是“叶公之龙”。就是春秋战国时候有个故事,“叶公”“叶”是一个春秋战国的小国家的名字,湖南山东这一带,叶县,过去是个国。那么这个国家的诸侯,小诸侯,在旧的制度封为公,是阶级。叶公呀素来好龙,喜欢龙,房子柱头地上画的都是龙,因为他的爱好龙,感动了真的龙来了,这个真龙来了把他吓死了。平常喜欢龙,画的到处都是龙,把真龙感动来了,结果把它下死了。 所以我们经常说,念佛修佛想求到空,真的那个空的境界现前呢,他又吓着了,甚至吓疯了。说金刚经你要注意,金刚经上说,再三提到,如果有人见到这个空,而不恐怖者,不吓住,空的境界来了,并不吓住了,不起怖畏心,不怕了,“是人不仅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种诸善根,而已于无量佛处种诸善根”,才有这个气魄,才有这个智慧的认识。不然呢,天天求空,一达到空的境界,个个害怕了。 其实这种,我们避开空与不空不谈。我们普通人心理状况,偶然碰到好像思想意识突然切断,人就愣住了。那个意识切断了,佛经有一句形容的话:切断纵流。好像一股流水,长流水,我们搞一个堤坝把它切断了,把上下游的水隔开了,中间一段流水就没有了,空掉了。切断纵流。可普通人遇到心理的这种状况,心理的状况,偶然一断前后念,断了、切断了。这个时候,要注意的唵,这心理状况,如果说身心绝对的康健而达到这个境界,那是好事情。但是有时候普通人心理状况忽然到达这个情况,那是什么道理呢?那是唯识学称谓的:“闷觉位”。闷觉,比如说一个人,不是晕过去了,不是死过去了,而是闷住了。闷觉的这种心理状况与睡眠的心理状况是一宿的,是一个范围。闷觉位与睡眠这个位次是根本上“无明”的境界。不是好事。所以我们有时候,作功夫的人,经常在这个闷觉位上,以为自己是“空位”,念头空了。如此下去,现生脑子越来越笨,可以现生变成白痴,就这一生。至于这种修法他生来世的业果,那绝对是变成猪哇、变牛哇,不用脑筋的动物。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闷觉位的闷觉这个境界,当成了三际托空。这非常重要。再其次,以后应该知道我们这个思想第六意识容易空掉了、容易切断的。这个要特别注意唵。实际上是很容易切断,所以有许多人,尤其修密法的,修密宗的或者修禅宗的,偶然——这不是大家经常听我讲的一句话:唉,你这个家伙,瞎猫串到死老鼠。那也是这种情况,偶然来个空灵:“唉呃,这个就是”。那是诱导你。这是意境上偶然的一段空灵。等于说三际托空。意境的三际托空并不难,很容易。很多人修禅,到了这个境界,这个念头空了,慢慢用上升级,也是一堵墙一样,就是像达摩祖师所讲的:“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你要注意,修禅的人,达摩祖师的这四句话。外息诸缘:一切诸缘空,没有了。内心无喘:怎么弄个喘气这个喘呢?这个心理的心波啊,心波浪不调动了。等于说呼吸好像停止了,谓内心无喘。接下去心啊如墙壁,心怎么如墙壁?心被隔起来了,既然不动的样子。心怎么如墙壁?内外隔绝了。外边的如何都不动心,打不进来。达摩祖师说:到这个境界,可以入道。他并没有说这个就是道。所以一般人看禅宗的语录,要特别注意,达摩祖师说,你如果修持到这个境界,可以入道了,可以入门了,慢慢地。并并不是这样就是对哟。 那么我们应用达摩祖师这个话,这个时候心如墙壁、三际托空,托空容易做到了,修持很容易做到。我们注意唵,一般人乃至古人,就如《五灯会元》《传灯录》都记载,很多禅师到达这里以为自己大彻大悟了,都没有到家,这只是意识的空。 比如说,我们一般讲禅学的,到了这个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唉,对境心不动了。还有:见人不是人。见人不是人是什么?看到别人在前面一站,也晓得你是人啊,也晓得你是张先生、李小姐、王大娘,都知道啊。不过看起来你这个人啊就像演电影一样,看到这个世界就像梦中一样。唵,这个第六意识的空灵到这个程度。唵,所有这种情况是第六意识的境像。 不过话说回来,诸位唵,像我现在的讲话,把这些境界,一般认为很了不起,都批评得一个钱都不值,不要傲慢。诸位能够修到这一步,已经很值得恭喜了。第六意识能够真得空掉,这对密宗修大手印的人,到达了这一步经常空掉,那的确你后面的路好走了。达摩祖师也讲过啊: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就容易了。 可是我们现在大家,念佛的也好,修净土的也好,修密宗、参禅的,最困难是(意念)切不断,不能“切断纵流”,这个念头空不掉。这还不算空。这个只是第六意识的三际托空。但是我们要知道唵,第六意识的三际托空是容易的,在道理上我们要了解。 我们是个人,因为投胎,就有了我们这个生命。这要第八阿赖耶识投胎。唉,陈祖光先生请你注意唵,到了讲第八阿赖耶识提醒我讲人怎么投胎出胎的事唵,我要详细报告唵。我们人投胎——第八阿赖耶识——以后,慢慢胎儿成长,第八阿赖耶识的现量,前五识、前五根都成长了。第七识跟着,当然发生“我”,从有生命以来就“执有我”这个观念。这是第七末那识的作用。但是婴儿出生的时候没得第六意识哦。所以婴儿没有意识分别心唵。对一个婴儿你拿牛奶喂他,与刚生下的婴儿你拿大便去喂他,都差不多哦。唉,你说婴儿有没有分别?严格讲有分别。牛奶放他嘴里会吃,口杯药汤放他嘴里他还不太接受。但是那个不大接受的不是意识,那是“五蕴”感受的“受”,真正意识完全不像我们成人——思想清楚、分别观念大,这是意识。所以啊,我们要知道,等到(婴儿)头顶上那个“嘣嘣跳”这个地方(顶门)一封口了,就开始会讲话了,意识慢慢形成了。因此我经常说,我们普通骂人,像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家骂:老奸巨猾、老顽固。嗯,我承认。为什么?这个意识,由婴儿至老大这个年龄,越老越顽固,这个顽固就是现行,右边又变来胜的种性,这个习惯就便变种子。或这个意识是后天慢慢透上去。就像我们的言语啊,思想啊、习惯啊,就像一个婴儿生下来,也不会讲英文或西班牙文、葡萄牙文,这个都是后天意识给你加上的。开始也是不会讲中文,就是我们中国人能讲中文,这个不是婴儿先天带来,也是第六意识加上去的。 那么意识是后天以及教育、家庭的教育等等,读书学识,这都是意识慢慢、慢慢给你累积起来。累积这个意识的现行,变来生的种性。说我们这一生的、增加了的相貌、态度、习惯等等是前生的身根种子带来的现行,这讲到意识。这个意识我们了解了以后,说这个意识呀后天的加上,我们容易把它切空了,容易把它空灵。 比如说,我们讲一个现实的,平常回去以后,尤其是中年的朋友应该注意。有些人到了中年、到了老年,不管你修否,大部分是失眠、睡不着。其实啊老年人都睡不着,有几天的,没有什么了不起,没有什么可怕得失眠。有人意识当中后天有些习惯,真认为人应该睡眠多少,那是不一定的。我常讲的台北有一位教授,很多年前来问我,他失眠三十年,那时候他来问我,也常见面了,他来问我的时候已经六十岁了,六十多一点。我说:“咳呀,你真傻,这不是问题,你紧考虑这个问题”。他答:“哎呀我总觉得不好嘛”。啊、啊,我说怎么呢?他说:我总觉得不正常嘛,人总是要睡眠。我说你今年六十几啦?六十二呀,你还没死啊,我就开玩笑哦,我跟他讲话就这么直。我说你前三十年四十年没有死掉,现在六十几了,精神蛮好,那个睡眠对你有什么关系嘛!这你活六十年当别人活一百二十年,别人一半还在床上黑夜过来。咳,你黑夜挺精神比别人花得来。为什么有这个观念?睡眠是习气你知道吗?修道的人要断除“财、色、名、食、睡”,特别是饮食睡眠,修持上还要特别把它断掉,既然自己不想睡,还觉得是毛病,这对修道的人来说不是愚蠢到极点了嘛!本来就要断除睡眠,拿道家的人来讲,修道功夫到家的有一句话:“身呈玉叶”。身体轻到像一片树叶,能在虚空飘一样。“昼夜常明”怎么个昼夜常明?白天黑夜都是亮的,没有昏迷。睡眠是昏迷、无明啊。昼夜都常明,永远都是光照明亮在那里。你还不好吗?咳,我说包括在座各位老修道的朋友,今天还跟我讲这样的话,所以我讲你该打屁股。道理都不懂,还是修道的人。 凡是老年人,自然睡眠少了。婴儿睡眠就多,年轻人睡眠比如说,中学生改班现在我们有许多家长啊教授老师都不知道,不小心都把小孩眼睛都搞坏了。中学生小学生我们现在教育中学小学这个阶段的儿童,真的睡眠要十二个钟头。结果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之下四个钟头都睡不到,还背那么重的书包,还拼命的用脑子,真可怜。糟蹋自己的根苗,实在不应该,可是谁也不懂。在这个年龄要十几个钟头睡。当然普通老年人爱睡。像人家问我,嗯你睡眠?我说我没有睡,老了,那个不要紧。分不清何妨,遇有时间就睡,没有时间不干了。但是真要使我睡个痛快满足二十个钟头。必要时睡上二十个钟头以上,那么我今天总算过了隐了,觉睡够了。可是平常没有机会睡觉,那还不就算了,那怎么办呢。 睡眠、饮食、男女等等都是意识习气,这个习气不能断,不谈修持作功夫。但是我们讲到失眠什么道理?虽然我们知道失眠,你说失眠的那个痛苦、那个病态是什么?第六意识的作用。跟生理没得关系。血液有关系啊,你感觉上,哎呀,血液流动非常快,躺在枕头上,听到心脏的咕咚、咕咚,气血在流动,好像血压一量马上高。你们还有一个唵,现在人一半很奇怪随时量血压,我从来不量的。人家问我,我现在血压正在高。那你现在来量我可能就高。因为我故意把精神提上来。不然我要睡眠去了,要休息去了。谁愿意讲这些话,什么八识?九识我也不管。嗯,但是为了别人只好提起精神来,强调它。唵,这个血液会往上冲的。血压高与低不是决定健康与否的标准,有关联而已。一般人有一点点皮毛的医学常识,经常注意自己的血压。没有病也找个心理病来。这叫“恐怕血压病”这不是完了。但是你那个睡不着,血压还是会高。如果你心理呀,第六意识晓得:知道了,它不要睡,就没事。 我们睡眠有两种,所以佛在经典上对这个问题答复得很好,唵,过去,有弟子们问佛,不是这部经的唵。人为什么会睡眠?佛说两个因缘:一,心疲劳,思想心理的疲劳会睡眠。一个人碰到倒霉了,心里恢心到极点,就一天到晚都想睡,什么精神都没有。一种身疲劳,体能的疲劳,要睡眠。心里并不想睡眠,而体能过分疲劳,他要睡眠。所以佛说:睡眠者,有二因缘,一,心,一,身。四大疲惫和心理疲劳。但这是普通人。 如果是一个修行的人,身与心是一元的。又进一步了。那可以停止了睡眠。乃至静坐入定,它不但替代了睡眠,还消除了身心的疲劳。比睡眠还好。因为我们这样躺下来睡眠,就是五脏六腑,这样躺着就挤压在一块,就是那么一橐摆在那里。反侧躺也一样,仰着躺、扒着都有压迫。只有坐的端正,以背脊骨为中心,那心肝等脏腑都很整齐挂着,很完整地挂着,不容易疲劳。所以睡眠久了很疲劳。 那么以中国的医学讲起来,久睡伤身体,睡眠过渡了。久睡伤气,元气受伤。久行——这个做事多了、劳动多了,不是它休息呀——伤血。很多啦。久坐伤骨。久站伤什么??????这人体自己要调整合适,这写道理都出在《黄帝内经》里头唵。有书自己去看了,不要贪便宜。像某个同学说啊:“哎呀,老师,不行啦,脑子里不记呀,多听听你讲,免得我看书费力气了”。唉呓,这是什么话?这样不对的。这都自己不检查、不反省,不是修道人的话。道是智慧的,透明。那如果不靠自己,那三藏十二部佛成佛的经验都摆在那里,那你说出几万元买,买一部大藏经佛成就的功夫智慧都在大藏经里,你把大藏经煎汤吃下去,你不是成佛了?那不行的呀!非要自己参究!同时你要知道,我有时候给你们讲的并不是书上看来的呀。但是你去翻开书里决定有,我还可以说出那本书名,而那本书我摸都没去摸它,第几页我都可以告诉你。噢,所以要自修呀,不要贪这个便宜。讲到这个意识的作用。 所以我们人睡不着的时候,你如果把意识三际真能够空了,不配合生理血液的循环,不理会身体这个四大,一点问题都没有。当然最起码,你会睡着了。高明的,身心两个分开了。分开了什么情况呢?那也称作定哦,那真正的定境。你看到自己身体在那里睡,看到身体还在大呼噜,呲呀咕呀,呼吸来往,自己这个清醒的清明的这个意境啊,照见这个身体。这样有时候还可以偶然给自己开个玩笑:格老子给我睡好一点哦,今天睡够了等下起来我要用你唵。这个肉体我们要借用它。就是这样一个境像。所以第六意识,是这么一个情况。假如我们修定的作功夫,到达了这个境界。以禅宗来讲,“三际托空,意识清明在恭”,算是开悟没有?很多人认为就是这个。哪部经典告诉你?就是这个的说法,那是诱导你用功,不得已。 所以法华经上说,“指黄叶止儿啼”。佛说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因此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总而言之,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那是大彻大悟的。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呢。唵,那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有八万四千法门。等于一个小孩在哭、哭着,没有办法哄他。只好手握着一片树叶:不要哭!不要哭!这是黄金,你不哭我就给你。这好了,把小孩哄得不哭,就好了嘛。管它是真的或假的金子。所以佛在法华经上说:“一切法都是空拳谎小儿”。说你不要哭,我给你糖吃。你哭不给你,你停了哭,我给你。实际上,这里头没有东西。一切法皆是如此,空拳谎小儿。 所以在意识清明这一段,有时候修禅定的人给他一个方便说:“嗯,这个就是了”。你认为清明这个就是了?是什么?哈!现在告诉你,第六意识偶然清净的现量的一面,还是意识的境界。你是空,还是意识的空嘛。对不对?你不清明睡着了你还会有这个空的境界?就没有了嘛,那就意识进入睡眠位了。所以这个清明没有了。你说醒来又空,嗯,当然又是意识造成了这个空嘛。“嘿呀我现在好空喔,啊,我都懂了,世界都是空的呀,哎呀真的,我现在总算清醒了”。你说他在说梦话吗?所以我们旁人只好说:“唔,好哇,懂了唵,有道了,哼,这个悟了”。实际上我们回头捂着嘴在笑,这还不是意识自己造的境界。 但是意识造的这个境界是真的还是假的呢?还说回来,你真能从此如达摩祖师所讲的:心如墙,可以入道。就是这个钥匙拿到了,你可以去开发。 所以,我们可以说,禅宗不是分三关吗:“破初关、到重关。破末后牢关”。我们勉强地可以讲:确实是这个样子。拿将《八识规矩颂》来解说,把意识的这个习气之流、业力之流,破的开,再到意识无自性的空,可以说破初关。那么功夫到达这个境界,要行、住、坐、卧,随时随地都意识空灵、无分别、无妄想的境界。你说这个时候能作事嘛?当然更能做事。意业都是空,尽管在讲话,讲完了没得意念了。在空中能够讲。那么这是破了初关的境界。 但是没有破重关,要到把第七末那识破掉,破掉以后,快到破第八识的边缘,可始到重关。 破末后牢关:就是超越了物理世界、超越了精神世界、打破了第八阿赖耶识,使证到大圆境智、如来藏性。这是说破末后牢关。牢关,坚牢而不好破的。 这是三关之说。是禅宗方便之谈。 现在我们了解了第六意识这个样子,所以玄奘法师,在《八识规矩颂》上关于第六意识有此说。“发起初心欢喜地”,菩萨,大乘菩萨,登地菩萨,就普通一个人,修菩萨道,作功夫。初地菩萨,刚刚上堤,等于我们上一层楼梯,电梯上来,到了第一层了,共十层楼房。初地谓欢喜地。 所以呀,第六意识真的破了,所谓破是方便的话,意识怎么称作“破”。这是人类语言表达的方式。第六意识真达到无分别、无妄想、空灵了,我们刚才讲唵假定一个名称叫它“破”了,没有什么破不破的。就是把这个妄念比作切断了,进入空灵,而能起用。不是三际空了算了。这是菩萨登地以后第六意识才能空。 说“发起”,刚刚发心,那么普通讲发心,发明自己第六意识心地的空灵。即谓“发起初心欢喜地”。这是入门。所以,方便妄念不空,你说你的定了,你修福修到了,都不算数。到第六意识空,随时能够做到,性空,无自性。能够做到了以后,你这个人才够得上是学佛的。说“发起初心欢喜地”,但是第二句却是“俱生犹自现缠眠”呐。注意这个“眠”,睡眠的眠。不是啊,这个这个感情缠绵、那个绵绵不绝的“绵”哦。这个睡眠的“眠”用得比那个缠绵的绵还要高明。那个第六意识空了的时候哇,你看这个人初悟道的初地菩萨,就了不起了?没有什么了不起。“具生”,与生命具来的那一个习气——所有的习气还在。习气的根根统统在。所以不算成佛哦。“俱生犹自现缠眠”,习气缠绕着你。眠,“随眠”,眠是一个佛学唯识学称谓“随眠烦恼”,它跟随着你,永远使你无明、无知的状态。无知等于睡眠,永远睡在你旁边。哎,你起来,它起来,你坐它也坐,你躺下它也躺下,它缠绕着你,使你永远沉迷不醒。所以啊,具生“我执”,等等。具生以来这个烦恼习气,俱生犹自现缠眠“。它跟着你。 第六意识真的完全干净了、空了,说按教理来讲,没有顿悟的,都是渐修的。由一个凡夫发心,修到了第六意识能够空登菩萨初地,那不得了,要一大阿僧祗劫以上,没有一定的唵,有一定的数字,不过我现在报的数字不准确。由见了道以后,修到了到第七地的菩萨谓“远行地”,又要一大阿僧祗劫。共三大大阿僧祗劫才能成佛。所以要把烦恼的习气根根完全修断呐,“远行地”后,即第七地。第八就是“不动地”了,就不退转了。没有修到第八,即使修到了第八地,就如禅宗讲的:破了“重关”了,可以不退转了。 所以我们修禅的,禅宗有一句话唵,你们年轻的同学这个要闭关,那个要闭关,哎呀,我看还是叫警察把你关到紧闭室容易。“不破本参不入山”,第六意识不破,住山都没资格。“不到重关不闭关”呐。真正要闭关要到“远行地”后,第八 “不动地”的重关,这才可以闭关。真正的闭关关房里一本书都不准有的,佛经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就是茶杯一个碗,然后有个坐的地方。墙壁画也不准挂,什么也没有。这闭关还可以看经啦、大藏经啦看书吗?还弄个摇一摇嘛,还弄个清茶熬一熬,哎呀,你看我喝一杯清茶,还点个檀香。那还是在玩弄习气呀,不行的。说真正闭关你们怎么去闭呀?啊,到了“远行地”后,“纯无漏”,第六意识真正转了。所以得“无漏道”。 你们注意唵,外道有五通,罗汉就有六通,第六是漏尽通。所谓漏尽是什么漏尽?外道的解释:男女只要不漏丹就漏尽了。嘻,那你不吐口水呀?你眼睛都张开看看,你眼神也漏掉了。耳朵喜欢听音乐也要漏掉了。六根都在漏啊。 唯有经意识无漏,漏尽。所有烦恼习气、无始以来习气统统转了,所以普通叫作空入方便门,就无所谓空,清净圆明了。空并不是没有,转成清净了。那么到了这个境界——第八地的境界——第六意识转了,不就转识成智了,不名“第六意识”了,而改名“妙观察智”。所以得道的人——诸佛菩萨在定中,用的是什么?还是这第六意识,可是不是凡夫境界用的意识了。要知道,所以,百丈悟道的时候跟马祖讲:拿出那个梻子,“即此用,离此用”。就是这个东西,还是这个东西。可是不是凡夫的意识,这个时候意识转了谓“妙观察智”。使“观察圆明照大千”啊。第六意识成智慧见解变的。变成个什么呢?变成我们的照见三千大千世界的大的“雷大王”。这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众生风吹草动乃至于一个蚂蚁一颗灰尘都在这个第六意识,圆明清净、大圆境智、清清楚楚。这是第六意识。所以“远行地”以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那么我们一般学佛的,偶然心清净,那个境界,第六意识偶然清净,所以禅宗祖师有时候讲,一般人瞎想,唉喔,达到空了。来告诉师父:哎呀你给我印证一下。唉,现在青年很多,常常有些青年写信来,自己认为己经悟道了,要求我印证。“我又不修禅,我又没有悟”。嘿呀,你不给我印证,火气之大呀,唵,你不给我印证,那罪该万万死。还有一个青年当面跑来,说:我这个硬是悟了。我说我不懂禅呐,你找我干什么?他就说,我悟了,要我印证。什么我又不懂禅,我又不是禅师,你叫我印证?那不行哎呀,你不给我印证。唵,我出嘴痛骂一顿,你给我滚开,神经了?跑到这里来。我这里又不是道,也没有道,也没有佛,我是个普通人,我还给你印证?你看这样的人?好几个。真可怕啦!嘿,这个!所以啊,学佛啊,什么叫做鲁莽?这些人就叫作鲁莽。头脑还清楚呢,讲的都有道理,实际上这个道理他讲得对不对呢?他也觉得自己:唉,我虽跟你讲话,我都觉得没有我呀,我都空的呀。其实他跟我讲,我绝对信他的,真的,不是假。因为他不是神经,神经的,眼神意识都可以看得出。但是第一个,他做人的基本己经不够了,那能冒冒然跑来这样认为,不认识,还像我欠他有个禅什么的。唵,啊,很多呀,还写信来,唵,只好一丢,连基本的做人的道理都不懂,这个时代你说怎么得了呢?! 唵,其实这种境界我们普通人都有,意识断了。禅宗祖师称作什么:“孤光偶虑”。偶虑,这是形容词。唵,你们看禅宗的语录就知道:“孤光偶虑”。我来创造一下,比如我们人走夜路,忽然碰到一个木头,一吓,呃!那一下,好像是“三际托空”似的。总之一刹那之间一个念头都没有。好像,也是“三际托空”意识空的境界。我讲好像,这里头又一个诀窍唵,也可以说不是好像,确实把意识切断了。另外呢,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受重大的刺激,受、吓、喜怒哀乐中间都可以碰到意识状态这个境界。要么发疯,要么就打开智慧、开悟。就这样一个情况。说开悟也没什么了,这个悟这不是禅宗悟道的悟呀。哈,我这讲的开悟就是理解了。呃,这是第六意识那么个清明境界,有时候可以保持得很久。那么能保持的很久是很舒服的,身心很舒服的。但是有一点呃,你上座坐久了,你的两个腿的气不通的话,你坐在那里照样腿痛腿麻,麻得你第六意识一点都不清明了,这靠不住的呀。不是道,所以第六意识空,就是你要切掉习气的彻底空。 再说第六意识,比如我们学密宗的那有个讨论,前五识,我们都晓得在那里。身体眼睛耳朵鼻子。身体、嘴巴、舌头把味搅了,嗅觉都知道。第六意识在(人体)哪里?过去人讲在心脏,不是。第六意识(人体机关)在脑,所以我们思想运用多了,脑越停不了。第六意识的机关开得越大。那么后来讨论到第七识在(人体)哪里?第七识,无所在,五根六识里都有、都在,那一点都有我见、我执。说第八阿赖耶识在(人体)哪里?在密宗当年学习讨论的,两派的争论,一说,第八阿赖耶识在中脉,在背脊骨的中间。有一说,在脑子里,都不是。他们都忘记了第八阿赖耶识“受薰持种根身器”,那就我们人体唵,两臂张开有多宽,人体放射的能——自己体能的电与光就有那么大范围。在这个范围不但有第八阿赖耶识的功能,超出这个范围以外跟宇宙通的都是第八阿赖耶识整个的功能。你说它通过中脉、通过督脉、通过间脑而起作用可以。说第八阿赖耶识就在这里,或在海底(穴位名)或其他部位,那都是着相了,是错误的观念。 八识规矩颂简单地了解了,好正式研究《成唯识论》现在是讲第七识。第七识一般的习惯没有办法翻译,翻音谓“末那识”这个“那”字,在古代读音:“诺”。这个“末那”第七识,尤其现在研究心理学的同学们更要注意,现在心理学所讲的,“潜意识、下意识”,乃至什么这个“第六感”等等,并没有超过第六意识的范围。说“末那识”没有办法翻译成什么识,理念上理解它是真正第六识,谓作“意根”。意的根。那么我们如果加以进一步的理解,普通称谓“念”,念头那个念。那第六意识我们容易分别了解它。人的思想分别头脑的清楚,对事情的思考着想,是第六意识的作用。第七识所谓意根唵,有时候好像不起分别,没有分别。那个境界里头这是说我们有念,尤其我们在这里,大家不是聚众修行求道。我们打坐的时候觉得自己一点杂念都没有,清清静静,这个正是念,就是第六意识的根。 所谓念,普通经典翻成念,对于念,我们经常拿一个笑话的办法。猜字摊,一般看命猜字的那个办法,中国这个字,你看“今”字下面一个“心”,现在心,这个就是念,“今”“心”嘛。说睡眠睡着了,什么思想也没有。那个睡眠境界就是“念”。也是念。这个念进入哇睡眠昏沉状。心理状况在睡眠昏沉当中。所以刚才特别提出来,作功夫的朋友们特别注意,你觉得自己完全放下睡眠,空掉了,甚至感觉都没有。这里中间你要分清楚,算不定这个自己完全放下连身体感觉都没有。正如普通人的“睡眠位”,心理在这个位。或者是“闷绝位”,闷过去了。相同的。这个正是意识的境界,不要认为这个时候不是意识,这个意识接近第七末那识境界。 说末那识,普通也有解释,很普通的解释谓:“我执”。谓作“俱生我执”。与生命同时带来的这个“我”。那一切众生之所以不能成佛,就是“我执”比喻空不了。但是这个我执哪里来的呢?“具生我执”,当我们入胎的时候已经有“我”。那怎么样这个肉身变成中阴身的时候,这个我也没有离开,第七识没有离开,谓“俱生我执”。所以这第七末那识是与生命同时来的。例如这个婴儿生出来,现行的第六意识刚才也讲了一半唵,婴儿没有现行的第六意识,但是第六意识的根同样的在,没有爆发而已。受后天教育等等灌输,再来爆发那个根。那么婴儿没有第六意识分别思维思考等作用。但是婴儿的第七识的“我执”早就存在。比方说,两个双包胎,都饿了的时候,一个早有奶吃,迟有奶吃他还是不高兴的,这耽误我吃迟了。那个我执与生命俱来,有生命就有我。这个“我”(的意识观念)就谓之第七末那识。(卷五终2006、12、16录毕)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书本网【烟雨豆豆】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